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复杂胆囊LC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120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MRCP组和非MRCP组各600例。术前发现胆道变异、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复杂胆囊,LC术前行MRCP检查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MRCP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为1 200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前通过MRCP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96例,其中胆囊管冗长且扭曲51例、胆囊管低位汇合23例、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8例、迷走胆管5例、副胆管4例、胆总管囊肿2例、双胆囊2例、肝内胆囊1例。手术证实89例与术前MRCP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胆道变异。结论:通过MRCP检查可全面了解胆树图像,LC术前便可发现各种胆道变异及胆道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克服了以往术中经验性、探索性解剖Calot三角的缺点,明显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前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例160例,有MRCP检查资料的胆囊切除术病例共43例,余均行二次以上B超检查。将术前B超结果及MRCP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情况对比分析。结果仅作B超检查者术前未发现肝外胆管结石或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而术中探查发现1例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此例手术时间为130 min。MRCP发现胆管结石6例,胆囊管变异2例(含副肝管1例),胆囊结肠瘘1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胆管损伤并发症。结论术前选择性作MRCP检查确切了解胆囊及肝外胆管的情况是必要的,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肝外胆管的损伤及肝外胆管结石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 079例拟行LC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期行MRCP与否分为非MRCP组(n=523)和MRCP组(n=556),对2组患者胆管损伤及胆总管结石残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非MRCP组35例患者中转开腹,MRCP组41例患者中转开腹。非MRCP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胆管损伤5例,胆总管结石残余27例;MRCP组患者术中未出现胆管损伤以及胆总管结石残余,2组患者在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结石残余方面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和P=0.000)。对于非MRCP组患者,术中胆道造影5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23例。MRCP组3例患者术前MRCP未发现而术中经过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另3例患者术前MRCP提示而术中胆道造影未发现胆总管结石。MRCP组患者术前MRCP发现双胆囊1例,Mirizzi综合征8例,胆囊管变异34例,副肝管28例,胆总管结石27例,与术中结果相比,其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100%、87.5%、94.1%、89.3%和88.9%。结论 LC患者术前行MRCP有利于预防胆管损伤及胆总管结石残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减少术中胆道损伤及评估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B超和MRCP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前行B超检查未行MRCP检查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B超和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中转开腹情况。结果研究组B超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60.00%、93.33%、66.67%、96.67%,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0.00%、98.33%、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中转开腹均为0,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术前行MRCP检查,对胆总管结石和胆道变异诊断准确率高,可有效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对预防胆道损伤及评估胆总管结石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资料,对比MRCP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对比MRCP组及非MRCP组的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情况、中转开腹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MRCP组发现18例胆总管结石行EST术后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MRCP组无胆道损伤,5例中转开腹,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平均住院日4.6天;非MRCP组中3例胆道损伤,2例术中及时中转开腹胆道损伤修补、T管引流,共8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胆漏,二次手术行胆肠吻合,20例胆总管结石残留,平均住院日6.5天。MRCP组患者术中探查结果显示Mirizzi综合征、胆囊管斜过肝总管前方汇入肝总管左前壁或副右肝胆管、胆囊横结肠瘘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CP检查有助于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减少中转开腹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CP在胆囊切除术前对肝外胆管变异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35例患者的MRCP检查结果.由2位医师独立观察MRCP图像,结合T2WI图像评估肝外胆管的变异情况.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2位医师对低位胆囊管诊断的一致性为98%(K=0.86),胆囊管内侧插入一致性为99%(K=0.93),迷走肝管的一致性为89%(K=0.81),副肝管的一致性为90%(K=0.82),其他异常的诊断一致性为100%(K=1.00).所有患者中MRCP能清晰显示肝外胆道系统的共500例,显示肝外胆道系统存在变异的共240例,其中胆囊管低位汇入85例,平行胆囊管37例,胆囊管内侧插入82例,迷走肝管9例,副肝管10例,胆总管囊肿3例,高位胆囊管汇入7例.25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68例患者证实存在肝外胆管变异.结论 MRCP是一种能够准确评估术前肝外胆道系统变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减少术后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CP在胆囊切除术前对肝外胆管变异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35例患者的MRCP检查结果.由2位医师独立观察MRCP图像,结合T2WI图像评估肝外胆管的变异情况.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2位医师对低位胆囊管诊断的一致性为98%(K=0.86),胆囊管内侧插入一致性为99%(K=0.93),迷走肝管的一致性为89%(K=0.81),副肝管的一致性为90%(K=0.82),其他异常的诊断一致性为100%(K=1.00).所有患者中MRCP能清晰显示肝外胆道系统的共500例,显示肝外胆道系统存在变异的共240例,其中胆囊管低位汇入85例,平行胆囊管37例,胆囊管内侧插入82例,迷走肝管9例,副肝管10例,胆总管囊肿3例,高位胆囊管汇入7例.25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68例患者证实存在肝外胆管变异.结论 MRCP是一种能够准确评估术前肝外胆道系统变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减少术后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CP在胆囊切除术前对肝外胆管变异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35例患者的MRCP检查结果.由2位医师独立观察MRCP图像,结合T2WI图像评估肝外胆管的变异情况.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2位医师对低位胆囊管诊断的一致性为98%(K=0.86),胆囊管内侧插入一致性为99%(K=0.93),迷走肝管的一致性为89%(K=0.81),副肝管的一致性为90%(K=0.82),其他异常的诊断一致性为100%(K=1.00).所有患者中MRCP能清晰显示肝外胆道系统的共500例,显示肝外胆道系统存在变异的共240例,其中胆囊管低位汇入85例,平行胆囊管37例,胆囊管内侧插入82例,迷走肝管9例,副肝管10例,胆总管囊肿3例,高位胆囊管汇入7例.25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68例患者证实存在肝外胆管变异.结论 MRCP是一种能够准确评估术前肝外胆道系统变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减少术后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MRCP组(n=662)和MRCP组(n=554),比较两组术中胆管损伤、胆总管结石遗漏率、中转开腹情况。结果非MRCP组患者术中胆管损伤9例,遗漏的胆总管结石32例,中转开腹23例;MRCP组术中胆管损伤3例,遗漏的胆总管结石2例,中转开腹9例(包括炎症较重、术前提示解剖变异的)。2组患者在术中胆管损伤、遗漏的胆总管结石及中转开腹方面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7、P=-0.038)。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术前选择性行MRCP检查有利于减少术中胆管损伤,防止治疗时遗漏对胆总管结石的处理,从而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的胆管损伤病例48例,均为胆囊切除术中损伤.结果 在术中、术后早期和晚期发现胆管损伤,均予不同方法处理,本组46例好转或痊愈出院,手术病死率为4.2%.35例经平均3年以上的随访,效果优良率达91.4%.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难以完全杜绝,应提高对胆管损伤高危因素的认识,仔细辨认并解剖Calot三角,胆管损伤时按不同情况和时间选择不同方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诊治的胆管损伤病例48例,均为胆囊切除术中损伤.结果 在术中、术后早期和晚期发现胆管损伤,均予不同方法处理,本组46例好转或痊愈出院,手术病死率为4.2%.35例经平均3年以上的随访,效果优良率达91.4%.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难以完全杜绝,应提高对胆管损伤高危因素的认识,仔细辨认并解剖Calot三角,胆管损伤时按不同情况和时间选择不同方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附182例综合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综合国内4家医院收治的182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经行胆管对端吻合或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良好,病死率55%(10/182)。结论胆囊切除术时应认清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单纯胆囊切除时,应行逆行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管损伤27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结果 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及客观原因,包括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手术麻醉情况等。对术后黄疸的病人,PTC及核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能确定梗阻部位,各种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术,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手术方法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6月225例老年患者LC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2例成功行LC,3例中转开腹手术。无胆管损伤、胆漏等并发症。7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心肌缺血改变3例。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周密的监护和处理,LC对老年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7年12月4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无胆管损伤发生,中转开腹26例(5.37%),放置腹腔引流管20例.结论 熟悉胆管解剖,仔细地处理胆囊三角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胆道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6~ 2 0 0 2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道损伤 9例 ,包括胆总管横断 2例 ,胆总管电灼伤 1例 ,胆总管夹闭 2例 ,胆囊管残端漏 1例 ,胆囊床损伤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 3例。胆总管损伤患者均行一期手术 ;胆囊床损伤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行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治愈。结果 :本组患者 1例因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而再次手术 ,其它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严格规范的操作 ,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 ,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胆囊床和胆囊管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preoperative feasibility of using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T) after intravenous infusion cholangiography (IVC-SCT)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SUMMARY BACKGROUND DAT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 aberrant or unusual anatomy of the bile duct and severe inflammation or adhesions around the gallbladder sometimes require a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METHOD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ies (LC's) were attempted on 440 patients, and preoperative IVC-SCT also was attempted in all of these patients. Using this spiral scanning technique, the bile ducts, cystic duct, and gallbladder were assessed for contour abnormalities, relative position, and filling defects. Forty-seven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having stones in their common bile duct or common hepatic duct. RESULTS: Three-hundred eighty-seven patients out of the 440 patients (88.0%) who were subjected to IVC-SCT had the length and course of their cystic duct successfully determined. Anomalous unions of the cystic duct were seen in 59 (15.2%) of 387 pati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erative findings, and 48 of 440 patients (10.9%) had severe adhesions to Calot's triangle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In these 48 patients, 45 patients (94%) had a nonvisualized cystic duct on IVC-SCT.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feasibility (dense adhesions obscuring Calot's triangle) of using IVC-SCT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93%, 98%, and 94%, respectively. Five patients had to b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 and the overall morbidity rat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s 0.9% (4 of 440). CONCLU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not the nonvisualized gallbladder, but the nonvisualized cystic duct on IVC-SCT. IVC-SCT may be of benefit to those patients scheduled to undergo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我院损伤7例及外院转入11例共18便资料,分析易靠民胆道损伤的原因,并将其归纳为病理因素,解剖变异术者放松因素,针对各种致损因素提出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18例,因病理因素所致胆道损伤9例,解剖变异所致胆道损伤3例,因手术条件不满意,暴露不良或术者的损伤6例。结论强调榱良好的显露和术者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是避免医原性胆道2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情况的处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遇到的胆囊三角解剖困难68例,其中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者29例,胆囊管结石嵌顿17例,胆囊管过短(≤1cm)6例,胆囊动脉变异16例。根据情况分别采取逆行切除胆囊、胆囊切开取石、胆囊大部分切除、中转开腹术。结果全组中61例完成LC,中转开腹7例。26例置腹腔引流管,1~5d后拔管。胆总管轻微刺伤2例,采用无损伤线缝合;伤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治愈;膈下积液6例,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2例)和延长抗感染治疗(4例)痊愈。无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具体情况作相应处理,有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LC并发症。但解剖极困难时,需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