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耳鼻喉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耳鼻喉科医院感染。方法选取2010-2012年医院耳鼻喉科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利用K-B琼脂试验研究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2010-2012年耳鼻喉科医院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耳部疾病引起的医院感染率高于喉部和鼻部疾病;共分离出病原菌1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38.93%,革兰阴性菌53株占51.46%,真菌10株占9.7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和乙酰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均<6.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6.0%,真菌对制菌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7.0%。结论耳鼻喉科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且病原菌的耐药率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本身和医源性两方面,发生感染后可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可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和易感因素,评估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规范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健全组织,加强培训,实行监、控、管一体化管理。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明显,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15%下降到0.3%,医院感染知识年终考核通过率达100%,平均成绩93.6分。结论 健全的组织,行之有效的培训,科学化的管理是促进科室规范化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可减少医院感染引起的纠纷,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强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学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预防院内感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俞德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17-3317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消除体内的毒素,治疗对象主要是尿毒症患者,其抵抗力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现将血液透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漏报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1998~2002年出院的18032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漏报率?20%,符合卫生部要求,从1998年的12.2%下降到2002年的3.1%。结论:加强医疗质量基础工作、增强监测手段、及时总结经验及开展前瞻性调查是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因其生理特点,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之一。自2008年以来,我科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新生儿病房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汝海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2):27-27
目的对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2年11月份至2013年9月份期间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对这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58例患者中,出疵感染的有16例(28.6%),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占据了10例(62.5%),皮肤感染3例(18.75%),手术部位感染的有3例(18.75%)。通过分析得知,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易感染因素、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胸外科1464份出院患者病历.结果 146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5.19%;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医院感染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应用、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 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近期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个内科病区58例患者资料,对不同科室呼吸道医院感染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病原体进行分析,总结防控对策.结果:58例内科住院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占34.5%(20/58),上呼吸道感染占65.5%(38/58).年龄高于60岁占有42例(72.4%).58例内科病区的感染病例中,分离报告病原菌17株.种类包括:真菌10株(58.8%),G-杆菌5株(29.4%),G-球菌2株(11.8%).结论:内科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采取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对感染病原体监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基础病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措施对降低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对耳鼻咽喉科1999~2003年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并对造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 结果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19%,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患者,其中喉切除并颈淋巴结清扫术感染率最高,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结论加强手术管理是耳鼻咽喉科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临床医师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根据主要诱发因素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有效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8年1-12月10 059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 2008年发生的医院感染437例,科室感染以血液内科为主,感染率为24.9%,其次为肿瘤科,感染率1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3%,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4.2%;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0.3%,其次为真菌感染,占25.4%;易感因素以抗菌药物使用为主,占40.7%,其次肿瘤基础疾病占16.2%.结论 医院感染的监控应从多发感染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生长特点、易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制定对策,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出护理对策,以减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08年1~6月年龄≥65岁住院老年患者14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住院时间延长相关,住院时间60 d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住院时间30 d(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3.6%)和泌尿道(13.6%)为主;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31.8%),鲍氏不动杆菌(18.1%)、大肠埃希菌(1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4%)为主。结论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和培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高立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
目的 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15.
65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横断面情况。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调查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对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1d的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应查例数663例,实查658例,实查率99.25%,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现患率为1.82%,例次感染率为2.28%,消化内科感染率最高,为3.80%,例次感染率为6.33%,其次为呼吸内科,其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均为3.16%;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8例次,占53.33%,上呼吸道感染2例次,占13.33%,泌尿道感染2例次,占13.33%,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和表浅切口感染各1例次,各占6.67%;病原菌送检15例次,送检率为100.00%,检出病原菌8株,阳性率为53.3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385例,使用率为58.51%,其中治疗用药260例,预防用药99例,治疗+预防26例;一联使用350例,二联使用34例,三联使用1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占68.57%。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邵剑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分布、危险因素,探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绍兴市人民医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495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广谱抗菌药物、各种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的应用,是引起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按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菌群失调;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我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对本科1995~2002年间出院的5 180例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医院感染386例593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以下称发病率)7.45%,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以下称感染率)11.45%;高血压脑出血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感染率分别高达67.36%和33.8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多见,占62.4%;痰和血液培养,致病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 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易感人群比例大,感染率高;医院感染部位不同,危险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尚秀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某院2006-2008年住院的49251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080例,感染率为2.19%,感染例次1224例,感染例次率2.4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3.55%,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25.16%和17.16%;医院感染患者原发病以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占27.4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24%. 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做好消毒隔离、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40所医院2005年1月-2006年3月出院的22 93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内科发生医院感染1011例,感染发生率为4.41%,感染部位,呼吸系统640例,占63.30%,泌尿道181例,占17.90%,消化系统84例,占8.31%,皮肤软组织16例,占1.58%。结论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442份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6.06%,高于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7.29%),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皮肤、脐部、口腔、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主要病原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全部患儿均给予两种抗生素防治感染,原发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率比原发为感染性疾病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