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胸腺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7例囊性胸腺瘤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9~72岁,平均46岁。分析常规MRI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囊腔分隔、实性成分、包膜完整度、瘤周水肿等)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A型胸腺瘤2例(11.8%),AB型胸腺瘤2例(11.8%),B1型胸腺瘤2例(11.8%),B2型胸腺瘤8例(47.0%),B3型胸腺瘤3例(17.6%)。肿瘤大小2.3~13.6cm,平均7.1cm;囊液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2例(70.6%),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5例(29.4%);囊壁或分隔均含有不同程度实性成分,其中单发附壁结节/肿块9例(52.9%),多发附壁结节/肿块5例(29.4%),弥漫性增厚伴结节/肿块3例(17.7%);肿瘤实性成分ADC平均值1.32×10-3mm2/s。结论:囊性胸腺瘤多为B2型胸腺瘤,肿瘤多伴有不同程度实性成分。MRI对囊性胸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7年8月间经临床病理确诊的6例上呼吸道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5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上呼吸道MALT淋巴瘤中,1例位于鼻咽部,1例位于口腔左侧上腭部,1例位于右侧会厌,1例多发位于两侧面颊部及左侧上腭部,1例位于左侧声带下方,1例位于右侧舌根;MRI表现:相对肌肉信号,T_1WI 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T_2WI 5例均呈高信号,T_2WI和T_1WI所有肿瘤均信号均匀,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均一强化;CT表现:与周边肌肉密度比较,平扫肿块呈等密度,其内密度均一,增强扫描肿块强化均一,强化程度明显,无坏死、囊变及出血的表现。结论上呼吸道MALT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当中老年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局限性肿块,信号或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或重度强化,强化均匀,囊变、坏死出血少见,提示MALT淋巴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兔肝VX2瘤MR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的动态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种植后MR扩散加权成像(OWI)的价值、动态特征及其病理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法行肝内VX2瘤种植,其中25只种植1个部位、15只种植2个部位。对全部种植兔于种植后第7、14、21天行DWI和第7、14天行常规MRI(T1WI、T2WI)检查,并对其中10个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种植后第7天DWI、T1WI、T2WI病灶发现率分别为78.7%(37/47)、10.7%(3/28)、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1);第14天分别为95.7%(45/47)、54.3%(19/35)、82.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P〈0.01)。种植后7d肿瘤生长较慢,内部尚未坏死,信号均匀;约14d后肿瘤生长开始加速,但此时内部坏死仍不明显,呈等或不均匀信号;第21天时肿瘤内部出现明显坏死,DWI上呈不均匀信号,成活肿瘤部分呈高信号,肿瘤坏死部分呈低信号,而囊变、液化部分呈高信号;从第7天至第21天。肿瘤边界逐渐由不清楚至清楚,内部信号由均匀至不均匀。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100s/,咖112时,种植后第7、14及21天,肿瘤周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2.18±0.29)×10^-3、(1.96±0.33)×10^-3与(1.80±0.35)×10^-3mm^2/s,而肿瘤周围正常肝实质ADC值分别为(2.82±0.36)×10^-3、(2.61±0.40)×10^-3与(2.75±0.43)×10^-3mm^2/s。结论VX2瘤成活与坏死、囊变部分DWI具有典型表现,同时DWI在早期发现病变方面有重要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MRI及DW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2例OGCT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行DWI(b=0、800 s/mm2)及ADC值测量。结果:12例中,幼年型OGCT 3例,成年型OGCT 9例。囊性2例,囊实性9例,实性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DWI呈不同程度高信号,平均ADC值0.612×10-3 mm2/s;囊性成分T1WI呈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上部分囊液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平均ADC值2.207×10-3 mm2/s;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至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强化。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出血信号。结论:OGCT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但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汪纯洁  谢道海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380-1384
【摘要】目的:分析髓系肉瘤(M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40岁,14例为白血病性MS,4例为孤立性MS(非白血病性MS)。结果:单发14例,多发4例。16例(88.9%)边界不规则;14例(77.8%)密度/信号不均匀,平扫CT(43.35±7.95)HU;18例均未见包膜和内部钙化;7例(38.8%)伴有坏死,1例有囊变,1例有出血;增强扫描11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化。MRI显示病灶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信号,DWI上为高或稍高信号。白血病性MS影像学诊断符合率为85.7%,孤立性MS为25%。结论:髓系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白血病性髓系肉瘤结合病史易于诊断,孤立性MS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瘤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后淋巴瘤患者的MRI征象。结果:1部位:上腹部2例、中腹部5例、下腹部3例。2病理证实: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大B细胞型淋巴瘤5例、滤泡细胞性淋巴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38例平扫表现肿瘤为均质信号,2例伴有少许坏死。4继发改变:2例侵犯腹主动脉及腹腔干,5例侵犯肠系膜上动脉,2例侵犯直肠后脂肪间隙,1例侵犯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结论:10例淋巴瘤,8例MRI平扫均表现为均质软组织信号,D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轻度-中度均匀强化;2例病灶内伴少量坏死,其余表现同前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 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儿童及青少年8例;小脑蚓部5例,其他部位8例.MRI扫描:肿瘤完全囊变者1例,囊实性者9例,实性者3例,伴附壁结节者1例.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及附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DWI低信号11例,等低混杂样信号2例,SWI可见低信号2例.伴有轻度瘤周水肿及梗阻性脑积水各3例.结论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小脑蚓部多见,多为囊实性,占位效应较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泪腺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WI呈稍高信号的泪腺肿块初诊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瘤组(16例)和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组(20例)。b值取 800s/mm2,逐层勾画肿瘤边界,以获得整体兴趣区(ROI),获得DWI稍高信号区平均ADC值(ADCm)、肿块对侧颞叶脑白质ADC值ADCw),计算二者比值(AD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肿块ADCm值及ADCR的诊断价值。结果:泪腺淋巴瘤ADCm值及ADCR分别为(0.783±0.215)×10-3mm2/s、0.914±0.231;泪腺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ADCm值及ADCR分别为(1.218±0.514)×10-3mm2/s、1.441±0.642;泪腺淋巴瘤ADCm值及ADCR低于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P<0.05)。以ADCm=0.828×10-3mm2/s为阈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0.027、敏感度93.8%、特异度90.0%、符合率91.7%;以ADCR=1.167为阈值, AUC为0.933±0.040、敏感度87.5%、特异度80.0%、符合率88.9%。结论:磁共振DWI及ADC值在泪腺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原发淋巴瘤的MRI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加强对该肿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肿瘤的部位分布、形态和肿瘤的信号特征。结果:11例肿瘤中,顶叶4例,额叶3例.胼胝体及透明隔区3例,眼球及海绵窦区1例。全部肿瘤呈实质性肿块,7例T1WI呈稍低信号.T1WI呈稍高信号;4例T1WI和T2WI呈等信号;增强后11例肿瘤均呈明显均匀性强化。结论:脑原发淋巴瘤多起源于脑实质和胼胝体区.肿瘤通常没有囊变和坏死,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肾平滑肌瘤的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8年经本院病理证实的9例肾平滑肌瘤的MRI表现,重点分析病变的形态、有无假包膜、脂质、出血和囊变坏死、在T2WI、T1WI和DWI上的信号特点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肾平滑肌瘤长径为10~84mm,平均40.3mm。所有病变(9/9)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未见脂质和出血信号,出现囊变坏死3例(3/9);在T2WI上呈类圆形等或稍低信号8例(8/9),其中有假包膜5例(5/9);在DWI上呈等及稍高信号8例(8/9);在皮髓质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7例(7/9),病灶实性部分表现为延迟期均匀强化9例(9/9)。结论:肾平滑肌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段世军  朱小飞  雷学斌 《放射学实践》2021,36(12):1509-1513
【摘要】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DF)的高分辨率CT(HRCT)及MRI表现,提高HRCT及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DF患者的临床、HRCT及MRI表现。32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5例行MRI平扫,其中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大小、形态、位置、密度、强化特征、MR信号、邻近肋骨改变、胶原纤维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肿瘤直径2.1~12.3cm,平均(6.4±1.8)cm;肿瘤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18例(56%),不规则形14例(44%);浅表型9例(28%),深部型23例(72%)。在HRCT平扫上呈等密度6例,等~低密度24例;肿瘤内密度欠均匀23例(72%),密度均匀9例(28%);在HR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上病灶均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7例病灶内条片状稍低密度影在延迟图像上呈轻度强化。肿瘤实质在T2WI及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10例,不均匀偏高信号5例,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15例(100%)瘤体内含有“草根状”或索条状胶原纤维,其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STIR图像上呈低信号;7例在增强图像上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条索状胶原纤维未见强化。肿瘤实性成分的平均ADC值为(1.27×10-3±0.21×10-3)mm2/s。在HRCT骨窗图像上观察,病灶邻近骨质呈针状或拉丝样骨质增生13例(41%),侵袭性骨质破坏并骨质增生硬化10例(31%),病变包绕肋骨、局部肋骨受侵呈骨质密度减低表现1例(3%)。结论:DF的HR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针状或拉丝样骨质增生、侵袭性骨质破坏并骨质增生硬化、以及病灶内有"草根状"或索条状胶原纤维是其特征性表现,HRCT及MRI对DF的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Ts)、胸腺癌(TCs)及胸腺淋巴瘤(TLs)的MR影像特征,提高其MRI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结果分为Ts、TCs及TLs三组。MR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肿瘤信号、内部间隔、纵隔淋巴结、与邻近大血管关系及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肿瘤间MR特征的差异。结果:66例胸腺肿瘤包括Ts 24例(36.4%),TCs 16例(24.2%),TLs 26例(39.4%)。三组间肿瘤大小、信号、内部间隔、纵隔淋巴结肿大、与邻近大血管关系及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TLs的最大径显著大于其它两组,最大径≥9cm者达22例(84.6%)。与其他两组比较,TLs信号更为均匀,均匀者有10例(38.5%),14例(53.8%)信号不均匀,合并多发囊肿。Ts内部间隔发生率最高,达91.7%(22/24),仅3例(11.5%)TLs可见内部间隔,而TCs未见内部间隔。TLs、TCs及Ts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分别为15例(57.7%)、9例(56.2%)及9例(56.2%)。TLs、TCs对邻近纵隔内大血管包绕侵犯大于180°者分别为21例(80.8%)和13例(81.3%),明显高于Ts(1例,4.2%)。在合并胸膜腔或心包腔积液上,TLs和TCs分别为20例(76.9%)和6例(37.5%),明显高于Ts的 3例(12.5%)。肿瘤形状在三组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31)。结论:Ts、TCs及TL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规MRI有助于三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眼眶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前MRI、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影像。评估内容包括病灶的MRI特征、CT增强扫描特征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总共收集27例(34眶)患者,其中25例(31眶)行眼眶MR扫描,10例(13眶)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15.38%)、泪腺区(23.08%)及肌锥区(21.54%)。病灶在压脂T2WI上,11例呈均匀稍高信号,13例呈等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压脂T1WI上,2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压脂T1WI增强扫描上,15例呈中度均匀强化,8例为轻度均匀强化,2例为不均匀强化;7例可见骨质破坏。10例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MALT)淋巴瘤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其中1例DLBCL患者在CT上表现为不均匀密度,其余9例表现为均匀密度。两种病理类型病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值0.60,P>0.05)。DLBCL与MALT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5.40~7.10) vs. 11.40(9.63~25.60),P=0.009]。结论:眼眶淋巴瘤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泪腺区及肌锥区。MRI上病灶压脂T1WI多呈等信号,压脂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在CT上表现为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病灶的强化程度对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无帮助。在18F-FDG PET/CT中,DLBCL的SUVmax较高,病灶的SUVmax 有助于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及rADC值对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12例PCNSLs和15例实性单发转移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区及对侧对称区域的平均ADC值,计算两者的比值(rADC),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PCNSLs在DWI上呈高信号11例、等信号1例,ADC均值为(0.62±0.11)×10-3mm2/s,rADC为0.93±0.15。单发转移瘤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11例、等或低信号4例,ADC均值为(0.76±0.18)×10-3mm2/s,rADC为1.13±0.26。两组间肿瘤的平均ADC及r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t=-2.50,P<0.05)。以rADC值1.17为阈值时,鉴别PCNSL和单发转移瘤的敏感度为46.7%,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70.4%。结论:ADC及rADC值在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邓亚  解天梅 《西南军医》2009,11(5):837-838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病变好发于小脑,8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5例。幕上者3例。(2)肿瘤呈类圆形,伴不同程度囊变,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囊肿结节型和肿块型,以囊肿结节型最多见;(3)肿瘤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平扫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1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及壁结节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T1W1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4)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5)肿瘤出血与钙化少见。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络丛肿瘤(CPTs)的CT和 MRI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CP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22例,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8例CPTs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个月~66岁,中位年龄30岁。发病部位包括侧脑室(12例)、第四脑室(8例)、桥脑小脑角区(6例)、三脑室(1例)和小脑蚓部(1例)。CPPs CT平扫多表现为较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中6例伴有钙化;肿瘤实性部分在T1 WI 上呈等或稍低信号, T2 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MRI 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强化。CPPs 内可见肿瘤血管,出血和囊变少见;APCCs更易发生囊变,可侵犯周围脑实质,易出现瘤周水肿;CPCs 可见瘤内出血、囊变、脑实质浸润、沿脑脊液播散等改变。结论:脉络丛肿瘤的CT和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 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学改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女6例、男8例,平均年龄43.1岁。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信号、钙化、出血和强化特点及是否有转移等影像学特征。结果:14例均为孤立性病灶且累及肾髓质,其中实性肿瘤8例(57.1%)、囊实性肿瘤6例(42.9%),最大径为(8.2±2.1)cm。MR T2WI显示病灶内大部分呈低信号,其内有结节状和条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各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平扫显示11例(78.6%)病灶的实性成分呈稍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实性为主的病灶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囊实性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及分隔状强化。钙化和出血分别见于6例(57.1%)患者。合并肾静脉瘤栓2例,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各1例。结论:Xp11.2 易位/TFE 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的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膜后淋巴瘤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后淋巴瘤患者的MRI征象。结果 1部位:上腹部2例、中腹部5例、下腹部3例;2病理证实: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大B细胞型淋巴瘤5例、滤泡细胞性淋巴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38例平扫表现肿瘤为均质信号,2例伴有少许坏死;4继发改变:2例侵犯腹主动脉及腹腔干,5例侵犯肠系膜上动脉,2例侵犯直肠后脂肪间隙,1例侵犯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结论 MRI平扫均表现为均质软组织信号,DWI(弥散加权成像)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轻度-中度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 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 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6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MRI特点,重点分析肿瘤实质的ADC值,从同时期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病例中选取20例作为对照。结果:66例髓母细胞瘤中50例位于后颅窝中线部(小脑蚓部),7例位于后颅窝非中线部(主要位于小脑半球),9例同时累及后颅窝中线部及非中线部,病变边界较清,周围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肿瘤实质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瘤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DWI(b=1000s/mm2)图像上60例肿瘤实性部分呈高信号,6例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影像报告第一诊断准确率为68%(45/66)。髓母细胞瘤组及室管膜瘤组的肿瘤实质ADC值分别为(0.6815±0.1613)×10-3mm2/s、(1.0068±0.173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实质ADC值诊断髓母细胞瘤的准确度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942),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7817×10-3mm2/s。结论:DWI图像及肿瘤实质ADC值可以提高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同时肿瘤实质ADC值也可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