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建立评估基线,为寻找薄弱环节,制定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美国医疗服务质量和研究组织通行的患者安全问卷调查法,计算正性回答率,获得患者安全文化基线.结果 与美国同类医院比较,差错的反馈和交流、医院内交接和转运等维度正性回答率较高;不良事件上报频率、人员配备、管理层支持、患者安全整体评估等维度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的差异最大.结论 患者安全调查法是评估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有效工具之一.探索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可改进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9,(3):20-25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职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为改进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形式,对613名医院不同岗位职工进行随机调查,运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总体得分为(3.77±0.98)分,总体积极反应率为67.09%。"科室内部团队合作""对患者安全的医院管理支持""管理者对促进患者安全的期望和行动""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对差错的反馈和交流"5个维度为优势领域;"人员配置"和"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2个维度为待改进领域;年龄、教育程度、岗位类别、职称、科室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长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认为自己所在科室患者安全工作评级为"优秀"或"良好"的占86.78%;医院职工感知的不良事件积极填报率为46.66%。结论该院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与国内外其他医疗机构相比有一定优势,建议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妥善处理不良事件,明确重点人群与重点任务,定期测评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SOPSC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筛选使用HSOPSC进行的研究,并呈现12个维度结果。结果共纳入20篇研究,18篇呈现了12个维度的正性回答率,11篇呈现了患者安全等级,10篇呈现了过去1年内上报不良事件数量,计算所有研究的总体率并与AHRQ 2014年测评结果报告进行比较,国内的优势领域和美国相当,但在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人员配置、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患者安全等级以及过去1年内上报不良事件数量等方面均较美国低。结论建议开发统一的中文版HSOPSC,建立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研测评数据上报系统和比较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状况进行调研,为提升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哈尔滨市4所三级公立医院372名医务人员发放中文版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SOPSC)。所得数据利用EpiData 3.1软件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72.58%的医务人员在过去12个月内从未上报不良事件。“组织学习与改进”“科室内团结合作”正性应答率较高。待改进维度为“事件报告频率”“人力资源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结论医疗机构需提升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营造正向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以保障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赵慧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2):50-52
目的了解临床医技人员病人安全认知情况,为其进行病人安全文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以便利取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医院200名医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技人员病人安全文化认知12个维度的平均阳性反应率排序,前3个维度是:管理者期望或采取行动促进病人安全、管理支持病人安全、科室内部的团队合作,后3个维度是:开放性的沟通交流、差错事故的非惩罚性反应、差错事故被报告的频率。有7个维度与美国和台湾的数据存在差异。结论山东省临床医技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认知较好的方面是管理者能从管理的角度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病人安全态度和行为,且科室内部的团队合作较好。但在开放性沟通交流、差错事故的非惩罚性反应、差错事故被报告的频率等方面的认知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为持续改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员工发放中文版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计算量表各维度及各条目的积极反应率。结果 共1 208名员工参与调查,组织的学习与持续改进、科室内团队合作、对医院安全的总体评价、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管理者对患者安全的支持、交接班和转科等维度积极反应率均大于75%,为优势区域;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开放程度、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维度积极反应率均小于50%,为待改进区域。不同职称、学历、下班延误时间、年龄、岗位、与患者直接接触等因素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总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该院员工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较好,但在人员配置等方面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利用AHRQ患者安全调查问卷对医院当前患者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对过失/差错的无责反馈”“不良事件上报频率”“人员配置”是患者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改善措施并执行,无责反馈、人员配置有所改善,但不良事件上报频率改善不明显。利用患者安全测量工具可以发现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但也应针对调查结果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患者安全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提供建议。方法以某三甲医院304名临床医师和医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Mplus 8.6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612,P<0.01),两量表各维度之间也均呈负相关(r=-0.570~-0.356,P<0.01)。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各维度除对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产生直接负效应(β=-0.702~-0.387,P<0.05)外,也可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对其产生负效应(β=-1.937~-0.091,P<0.05)。结论医院应强化高职称、长工龄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构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加强领导重视和内部沟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一例血标本标签粘贴错误的案例,通过分析事件根本原因,提出建立完善的抽血标准流程、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改进建议。指出,建立“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营造良好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是促进医务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水平的测评,了解这类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开发提升老年医院服务质量的适宜干预策略提供证据.方法:便利抽取江苏省老年医院的215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中文版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得分为3.72±0.455,整体积极反应率为65.29%;女性、护理学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的总体评价得分较高(P<0.05);护理学专业医务人员的"对于错误的反馈和交流"、"医院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全面理解"、"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这五个维度的认知得分均高于非护理专业医务人员.结论:该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建议通过构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建设配套的制度环境,借鉴护理学专业的优势加强错误反馈、组织支持等患者安全培训,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患者安全文化,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及建设的现状,为患者安全管理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57名医务人员,应用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评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以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及其机构相关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不同专业医务工作者在团队精神、安全措施、医院管理及交接班程序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药剂人员(4.5±0.6)以及护理部工作人员(4.5±0.6)的总分认知度最高,医技人员总分认知度最低(4.4±0.5)。不同职务的医务人员认同的患者安全文化,副/高级(4.8±0.4)〉中级(4.6±0.6)〉初级(4.4±0.5)。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领域:“人员配置”“工作量”“如果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更加重视帮助与教育”反应率〈50%,是医务人员共同认为有待改进地方的前几位。结论某院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仍需完善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加强高风险科室的安全管理与人员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患者安全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干预效果,为医院持续构建和改进安全文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员1130人和1287人,借鉴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患者安全文化问卷,于2015年及2017年分别进行调查,针对2015年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修订诊疗制度,增加软硬件、培训、医务人员数量等干预措施,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两次调查对象对患者安全认知五个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总体分布一致,2017年的积极反应率均高于2015年的结果,两次调查中优势条目和待改进条目的分布和提高趋势同样一致。结论通过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患者安全文化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的确立和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陕西省三级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实现医院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7月-9月向陕西省6所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医务人员共计1 065名。患者安全文化总体评分为(3.74±0.41)分,83.00%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安全等级“非常好”或“很好”。患者安全等级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最高学历、用工形式、参与6S培训(P<0.05)。对错误的反馈与交流、医院交接班与转科程序、医院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全面理解和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等维度与患者安全等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参与调查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医院应积极使用质量管理工具,针对不同人员采用个性化措施,加大管理支持力度,重视差错事件的持续改进,以不断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he error in health care has received attention recently,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health centers has been relatively neglected. To measure the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primary health cent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tilizing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HSOPSC) developed by 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and a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Healthcare staffs from health center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The patient safety culture score including subscores on 11 dimensions and 39 items; patient safety grade and number of events reported. The overall positive response rate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 was 57 ±16.8 (CI 9555%-59%). The dimensions that received higher positive response rate were "Teamwork across units of health center", "Teamwork within units", "Head of center support for patient safety". The lowest percentage of positive responses was "Non punitive response to error".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years and patients safely culture score. Similarly,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rofessional, gender and total patients safely culture scor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Iranian health centers and the US hospitals in three dimensions.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health center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enough staff and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 to be open and fair with staff which helps report errors spontaneously and without any fear.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changes i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over the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