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疑似患者16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93例,169例疑似患者均行MRI与CT检测,统计MRI、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结果,比较MRI、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经MRI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78例,经CT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74例,经二者联合检测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真阳性91例;MRI、CT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97.85%、诊断准确率93.49%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C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CT和MRI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和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CT诊断检出阳性29例(64.4%)、阴性16例(35.6%);MRI诊断检出阳性38例(84.4%)、阴性7例(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方法:抽选9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独享,患者均先应用CT后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均存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其中,70例为脑内型,20例为脑外型;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0%,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正确率98.9%,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后者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准确率优于CT诊断,效果显著,更加适用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和20例动静脉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采用常规T1WI增强图像和磁敏感加权(SW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阳性率以及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病灶的检出率。结果:SWI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的阳性率为96.43%高于TIW1增强检查的78.57%,P<0.05;两种方式对颅内动静脉血管如血管异常、供血动脉畸形以及引流静脉畸形的检出率相比,P>0.05。结论: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动静脉畸的检查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检查,可提高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经CT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8例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45例,经MRI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1例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3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肿瘤鉴别诊断,主要分为定性诊断符合和定位诊断符合,定性诊断符合是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定位诊断符合是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定位结果一致。分别计算CT、MRI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结果 CT诊断的3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1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58%;定位诊断正确33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6.84%。CT诊断的45例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9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6.67%;定位诊断正确37例,定位诊断符合率82.22%。MRI诊断的41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8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68%;定位诊断正确39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5.12%。MRI诊断的39例眼眶神经鞘瘤患者定性诊断正确的36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31%;定位诊断正确的37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87%。CT、MRI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符合率和定位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符合率和定位符合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均很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15例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均位于中颅窝和鞍旁,MRI呈圆形或类似哑铃形肿块,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一般见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MSCT检查且诊断符合国际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诊断标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诊断,对病灶平扫、动态增强CT扫描以及延迟扫描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108个,MSCT平扫显示为圆形及椭圆形低密度影,部分表现为混杂密度灶;动态增强CT扫描显示特征性边缘结节状强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向心性充填。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帮助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供血方式,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建珂 《临床医学》2009,29(4):26-27
目的探讨低场MRI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疾病的价值。方法分析4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结果,以及常用的序列对照。结果4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平扫定性者为35例,4例为MRI增强扫描后定性,3例结合CT、彩超定性。结论低场MRI对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CT、MRI及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做MRI检查,9例并作了MRI增强扫描;11例同时曾做CT检查,3例增强CT扫描;曾同时5例作CTA/MRA+DSA检查,7例曾作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对各例的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高密度影;MRI中T1WI大部分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环围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灶,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CTA/MRA/DSA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诊断时,应综合CT、MRI及DSA的表现,其影像学的表现对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和典型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幕上14例,幕下2例,脑外4例;直径〈2.0cm16例,〉5.0cm4例。脑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CT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熟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9年11月,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146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发现MRI(95.89%)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在分期诊断方面,MRI对Ⅰ、Ⅳ期检出率较CT明显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中MRI诊断的检出率更高,还可明确患者临床分期,利于早期确诊,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T与MRI成像在初诊食管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初诊食管癌的患者2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部CT及MRI检查。观察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及其CT、MRI特征。结果在T1、T2期食管癌诊断中,MRI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N0、N1期诊断中灵敏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CT、MRI联合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与单独应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诊断食管癌均有明显作用,MRI在T1、T2期及N0、N1期诊断中敏感性较高,将CT与MRI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临床医生可将CT及MRI联合应用作为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5例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为单发,3例位于颅中窝,2例位于鞍旁。MRI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哑铃状肿块,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可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颅内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畸形,随着MRI的问世临床诊断病例明显增多,最早由Luschka描述。因为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瘸,而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故这种病变也称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在CT问世前,只有在手术或尸检时才能明确诊断。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对部分病例有诊断意义,而MRI可提供海绵状血管瘤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在手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桥脑海绵状血管瘤初次诊断错误原因。方法:对1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诊治过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患者症状、体征,结合2次CT及1次MRI检查,纠正诊断。结论:对于CT表现酷似脑干出血,特别是临床症状轻微的患者,应当警惕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5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应用CT诊断,研究组中患者应用MRI诊断,观察两组用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应用价值更高;研究组MRI诊断准确率94%,对照组CT诊断准确率80.0%,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应用MRI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诊断效果,有助于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随着CT检查的普遍应用,海绵状血管瘤在颌面颈部的检出逐渐增多。有关该病的MRI的诊断报道较多,而少见CT报道。本次研究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颈部软组织区海绵状血管瘤病例7例,通过总结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超声造影 “动脉相和/或门脉相结节状环形渐进向心性强化与延迟相高或等增强”特征表现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非特征造影表现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67个经手术获得病理为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病灶超声造影图像,以血管瘤特征表现诊断不典型CHL并于病理结果对比,并与其中54个同期行CT/MRI检查的CHL病灶放射学结果相比较,评价超声造影特征表现对不典型CHL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CHL诊断正确率高于二维超声结合CDFI对不典型CHL诊断正确率(P<0.01),且≤3 cm不典型CHL病灶与>3 cm不典型CHL病灶相比,>3 cm不典型CHL病灶更符合血管瘤CEUS表现典型的特征。超声造影在诊断不典型CHL正确率略高于CT/MRI,但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和超声造影联合诊断对不典型CHL病灶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CT/MRI和超声造影(P<0.01)。实际工作中,超声医师结合临床表现及生化有助于诊断超声造影呈恶性肿瘤造影模式的不典型CHL。结论 血管瘤CEUS表现典型的特征对不典型CHL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正确诊断率能与MRI/CT相媲美。超声结合临床生化及放射学检查更能提高不典型CH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脑血管畸形,过去被认为发病率很低,随着MRI的普及应用,其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关于磁共振各种不同的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能力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收集了18例患者的MRI图像,比较T1WI、T2WI、FLAIR、DWI、SWI序列不同的影像表现,以期提高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血管瘤的MRI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海绵状血管瘤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0例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SWI、DWI序列检查,统计常规MRI(T_1WI、T_2WI、T_2Flair)、SWI、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常规序列、SWI、DWI序列扫描图像的特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经SWI序列均检查出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44例单发,6例多发,共检出103例病灶数,81例位于幕上,22例位于幕下。SWI序列扫描脑海绵状血管瘤检出率较DWI序列、T_1WI、T_2WI、T_2Flai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在T_1WI、T_2WI、T_2Flair上呈类圆形或圆形混杂信号,病灶内表现为"爆米花状"、"网格状"高信号,部分病灶在T_2WI周围可见特征性环状低信号(铁环征),病灶周围无占位及水肿征象。SWI及DWI可显示病变周围含铁血黄素区域及瘤体,病变信号为低信号或低信号中伴有稍高信号,且在显示病变数目及范围均优于常规序列,且SWI优于DWI。结论:SWI及DWI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更利于脑海绵状血管瘤微小病灶的检出,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