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和参与控烟的态度及控烟能力,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提供措施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患者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人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的态度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病人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2009年对被选取的302名医务人员开展控烟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控烟效果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通过1年的环境、政策、健康教育等控烟干预,在医院内随意吸烟行为有明显改进,医务人员控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态度有明显改变,干预前后吸烟率略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手段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但其效果要继续巩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市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医院中,选择4家医院作为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健康教育,另外选择4家医院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共调查3093人,干预后共调查3172人。干预后,干预组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对吸烟导致肺癌、气管炎和冠心病的知晓率达到了85%以上,大部分控烟知识点的知晓率能够达到50%以上;态度上,97.8%的干预组调查对象认为“医生应主动宣讲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知识”,行为上,接受过戒烟培训的比例由31.8%升高到77.1%;吸烟率由18.9%下降到10.9%。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控烟理念及态度,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从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在职人员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9年4~12月在淮安一院实施控烟,具体措施包括政策的制定、场所干预、人群干预、成立戒烟门诊、设立戒烟咨询电话等,比较干预前后在职人员的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控烟知识与态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共调查在职员工137人,吸烟率为14.6%,干预后共调查137人,吸烟率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情况,干预前后χ2检验,P=0.70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在职人员控烟知识与态度均有所提高。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吸烟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干预前为42.3%,干预后为73%,增幅为30.7个百分点;在职员工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2.5%上升到干预后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医务人员在控烟理念、知识、行为与态度均有所提高,说明控烟干预是可行的,其效果需持续巩固。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无烟环境的创建,加强并完善控烟工作行政法规,加强对吸烟危害与戒烟技巧的培训与学习,树立医生作为健康维护者的形象,在控烟工作中起表率作用,以推动整个社会控烟工作的开展,加快控烟履约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6.
闵行区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参与控烟工作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闵行区医疗机构中在编员工的吸烟状况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控烟工作的态度,分析其成因,探索降低医疗机构在编员工吸烟率、提高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对闵行区19家医疗机构全体在编员工的吸烟状况、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控烟态度和控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在编员工总吸烟率为15.37%。其中,医务人员吸烟率为14.75%,行政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吸烟率为32.3%。行政人员(包括后勤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吸烟率。同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劝说病人戒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χ2=2090.141,P<0.01),而且,他们对在工作中加入控烟宣传的态度更为积极,行为更为主动(χ2=3164.438,P<0.01)。结论增强医疗机构在职员工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院在编员工吸烟率;加强医务人员的基本和专业戒烟技能,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7.
8.
北京市区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目前我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及其成因,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48.1%,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吸烟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医务人员对有关吸烟的心脏病,糖水病,溃疡病等危害认识率不足50%。认为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会有效的比例占61.6%。有73.6%的医务人员愿意工作中加入戒烟内容,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不愿意参与控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忙,忘记和自己本身吸烟。结论 必须加强对所有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基本的专业戒烟培训,引导医务工作者正控烟态度,把控烟视为一种职责。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控烟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1家医疗单位的在职医务人员,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计算干预前后吸烟率、知晓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吸烟率为25.62%,干预后为23.49%;干预前现在吸烟率为20.37%,干预后为16.95%,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务人员对吸烟相关知识、吸烟及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的认识情况、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意识、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能、在固定场合不吸烟意识均有所上升。结论针对医务人员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其效果需持续巩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宝山区医务人员的控烟效果。方法在宝山区卫生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综合性医院共4家卫生机构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于干预前后分别对791名和746名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对《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晓率从79.77%提高到89.54%;吸烟危害知晓率从64.41%提高到67.83%,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也有了显著提高;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的人从51.96%提高到74.66%,四者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吸烟率没有显著下降。结论为保证成功创建卫生系统无烟单位,今后需加强对卫生机构内部禁烟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大医务人员的烟草知识和戒烟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青岛市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状况与控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无烟医院的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6~8月,对青岛市5所市级医院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70人中,现在吸烟的占9.34%,原来吸烟已戒烟的占2.84%,从不吸烟的占87.82%。现在吸烟率,男性为27.31%,女性为0.31%(P<0.01);临床人员为8.99%,非临床人员为10.57%(P<0.01);<30岁的为1.60%,30~45岁为8.73%,>45岁为19.25%(P<0.01);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为9.55%,大学、专科学历者为8.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为11.65%(P<0.01)。调查者中,96.35%、79.54%、81.93%、96.19%的人认为吸烟会导致严重疾病、会导致中风、会导致心脏病、会导致肺癌;认为本单位不应允许室内吸烟的占95.93%,95%以上认为医院、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工作场所、大学室内不应该吸烟,84.87%和79.34%认为饭店和咖啡吧、酒吧室内不应该吸烟。[结论]青岛市市属医院工作人员现在吸烟率不高,控烟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无烟医院今后的工作重点,除了做好医务人员的教育外,行政和后勤人员的教育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行为知识态度,为制定烟草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一所大学、5所中学及5所小学的349名教师,卫生局及市政府机关的151名公务员,二所综合医院及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3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三种职业人群吸烟率为24.93%。公务员吸烟率(32.45%)显著高于医务人员(30.60%)及教师(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4.93%)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40%的现吸烟者从未戒过烟。93.88%的公务员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显著高于医务人员(91.49%)和教师(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的调查对象禁烟制度执行率均〈30%。吸烟致冠心病及肺气肿的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高于教师及公务员,而被动吸烟致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的知识知晓率以教师为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三类职业人群的控烟干预,对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采取强有力的控烟措施,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降低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东莞市医疗机构控烟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和医务人员的吸烟现况,为东莞市制定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东莞市健康教育所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40个医疗机构及其所有的在职医务人员共计7947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医疗机构中,100%召开过控烟动员大会并张贴了禁烟标志;97.5%成立了本单位的控烟领导小组并限制吸烟活动;92.5%设置了1个或以上控烟宣传栏;所有医疗机构内未见烟草广告和卷烟的销售。医务人员的总吸烟率为9.74%,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52,P<0.01),其中放射科医务人员的吸烟率最高,达20.98%;其次是外科医务人员,吸烟率达16.58%。结论东莞市医疗卫生系统能较好地贯彻实施各项控烟工作,但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控烟力度,重点加强对放射科、外科医务人员的控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黄浦区医务人员对控烟知识的掌握及公共场所控烟的态度。方法在黄浦区所辖医疗单位,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3.58%的医务人员认同医生应是不吸烟的榜样;95.87%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应实现室内全部禁烟;94.95%的医务人员认为被动吸烟与肺癌相关;92.20%的医务人员认为被动吸烟与支气管炎相关;89.91%的医务人员认为被动吸烟与哮喘相关;76.15%的医务人员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戒烟方法培训。结论医务人员对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和对戒烟方法的掌握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了解感染病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评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感染病区86.0%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但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5.8%。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0%,接触2位患者之间手消毒依从性仅为35.0%,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达90.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必要总结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师对代谢综合征(MS)有关知识的认识状况,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MS培训及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9年6—9月对某三甲医院的366名在职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MS有关知识。结果 366名医务人员MS知识知晓率为41.6%,不同专业、年龄的医务人员对MS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医生专业的药技及护士MS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4.4%、30.3%;从年龄分布上看,年纪较轻(20~30岁)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医务人员对MS的知晓率最低。结论被调查的医院工作人员对MS的知晓率普遍不高,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MS知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