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均开展CT与MRI检查,分析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联合开展CT与MRI检查诊断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灵敏度91.52%(151/165)、准确率92.50%(185/200)、阴性预测值70.83%(34/48)高于两者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pa检验显示,CT诊断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差(Kappa值=0.386,P <0.001);MRI诊断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值=0.533,P <0.001);CT联合MRI检查诊断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0.773,P <0.001)。结论:CT与MRI检查均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联合开展CT与MRI检查可以提升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探讨CT平扫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从2015年10月19日至2018年10月19日来本院就诊考虑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GE公司生产的optima 660型64排和bright-speed型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以此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数据显示,60例患者6h内不同时间段(0-2h、2-4h、4-6h)发现病例数分别为25例、22例和13例,其中0-2h和2-4h分别有20例、8例在CT平扫中未发现异常;60例患者中有45例为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病例,发病率为45(75.00%);在CT平扫征象中,三个时间段出现密度降低征及交界模糊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25.00%)、13(59.09%)、11(84.62%),以4-6h时间段发生率最高且和其他时间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间段出现脑肿胀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00%)、12(54.55%)、11(84.62%),同样以4-6h时间段发生率最高(P0.05);三个时间段出现血管高密度征得发生率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接受CT平扫检测,临床实用性强,诊断价值高,利于临床早期诊疗,对提高检出率和确诊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1.5T超导MR机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检查,探究DWI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最终诊断,150例患者中有超急性期脑梗死52例,急性期脑梗死98例;经MRI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共36例,急性期脑梗死共114例;经磁共振DWI检查,超急性期脑梗死共52例,急性期脑梗死共98例;MR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DWI,MRI对超急性期与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总准确率明显低于DWI(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患侧ADC值及rADC值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T超导MR机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决策,对减少脑梗死后遗症及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帮助,临床应推荐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与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OCSP分型及扩散加权戍像、头部3D-TOF-MRA影像学检查,分析MRA的影像学表现并与OCSP分型进行对比.结果: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OCSP分型结果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各型符合率分别为TACI 91.7%,PACI 66.7%,POCI 100%.结论:OCSP分型与TOF-MRA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可及时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同时可显示血管的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常规CT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168例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结果:CT诊断缺血性脑梗死59例,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T阴性33例,其中21例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假阴性12例,其最终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76例。常规CT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100%。结论:常规CT对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MRI)在不同阶段大面积脑梗死诊疗、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阶段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CT及MRI检查,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检出率:发病时间≤5天患者占比86.67%(26/30)、1天≤发病时间<5天患者占比88.89%(16/18)、发病时间<1天患者占比66.67%(8/12);MRI检查检出率:发病时间≤5天患者占比96.67%(29/30)、1天≤发病时间<5天患者占比94.44%(17/18)、发病时间<1天患者占比91.67%(11/12),两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4%(50/51)、85.00%(51/60)、11.11%(1/9)、86.21%(50/58)以及50.00%(1/2),CT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57/58)、96.67%(58/60)、50.00%(1/2)、98.28%(57/58)、50.00%(1/2),其中MRI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同阶段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T及MRI检查均能够有效显示患者脑梗死影响,但MRI的检出率高于CT,且对脑梗死的病变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胰腺癌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太仓市沙溪人民医院诊治的胰腺癌患者42例纳入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本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2名设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CT平扫和各时期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准确率和病理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5.24%(40/42),在40例患者中,肿瘤位置在胰头部占比为37.50%(15/40),胰颈部占30.00%(12/40),体部占20.00%(8/40),尾部占12.50%(5/40)。肿瘤直径范围在1.18~6.89 cm,平均(3.42±0.48)cm。结论:在胰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准确性高等优势,能够为病情判断提供有力参考,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包括急性期62例(起病至实施检查时间为6~24 h),超急性期6例(起病至实施检查时间6 h),均采取核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检查,分析MRI常规序列及DWI序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及信号特点。结果:采用DWI序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100%(68/68)高于T1WI、T2WI序列的64.71%(44/68)、72.06%(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超急性期脑梗死于DWI上均呈现高信号,成像范围较广。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检出率,且成像范围较广,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04-2305
探析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联合运用MRA与DWI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DWI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结果显示DWI、FLAIR以及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67/67)、16.42%(11/67)以及0;MRA显示,37例为动脉硬化、30例为靶血管狭窄,且MRA病变血管分布定位与DWI责任病灶相符;同时,脑梗死灶中央区与对侧部位的ADC值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DWI与MRA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以将靶血管受累和责任病灶清晰显示出来,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脑梗死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拟诊脑梗死患者63例,均行CT及MRI检查,统计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误诊率、漏诊率,并观察联合诊断与CT诊断对不同发病时间(24 h、24~72 h、72 h)脑梗死检出率。结果:CT+MRI诊断准确率为90.48%(57/63)、灵敏度为98.04%(50/51),均高于CT、MRI各单一诊断;漏诊率为1.96%(1/51)低于CT、MRI各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发病时间不足24 h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为35.29%(18/51),高于CT单一诊断15.69%(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应用于脑梗死,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提高早期脑梗死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颅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MRI、CT检出率以及检出的病灶部位、大小差异。结果①本组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共149个:MRI检出147个,其诊断准确度是98. 6%(147/149),敏感度是98. 6%(147/149),特异度是0; CT检出病灶125个,其诊断准确度是83. 9%(125/149),敏感度是83. 9%(125/149),特异度是0,MRI对本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MRI对直径≤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100. 0%,高于CT的86. 8%(χ2=12. 847,P 0. 001),对直径 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96. 6%,高于CT的79. 3%(χ2=8. 123,P=0. 004);③MRI对本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CT,但其检测准确率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对直径不足5 mm小病灶的检出率,远高于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沭阳铭和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在患者疾病鉴别诊断早期实施磁共振评估,对比常规T1WI、T2WI、FLAIR、DWI序列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DWI序列对急性期脑梗死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序列成像和DWI序列表现,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图像表现:FLAIR序列诊断出的表现为高信号,常规T2WI图像所表现出的是信号升高,DWI序列的诊断也是高信号表现,而经过比较之后发现,DWI图像所表现出的高信号的范围更大。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成像表现:FLAIR序列图像呈现出的缺血区域的轻微信号升高,常规T1WI及T2WI图像信号正常,因此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T1WI及T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以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7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行以CT检查,研究组(38例)行以核磁共振检查,对照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以及临床分期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中,检出30例,检出率为75.0%;核磁共振检查中,检出35例,检出率为92.1%,研究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CT检查中,Ⅰ期5例,占比为50.0%(5/10),Ⅱ期14例,占比为77.8%(14/18),Ⅲ期8例,占比为88.9%(8/9),Ⅳ期3例,占比为100%(3/3);核磁共振检查中,Ⅰ期8例,占比为88.9%(8/9),Ⅱ期16例,占比为94.1%(16/17),Ⅲ期8例,占比为88.9%(8/9),Ⅳ期3例,占比为100%(3/3),研究组Ⅰ期和Ⅱ期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Ⅲ期、Ⅳ期诊断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来说,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显著,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B超+腹部CT诊断的效果。方法:数据选取我院收治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诊断差异性”分单一组(B超,n=40)、联用组(B超+腹部CT,n=40),2组诊断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联用组确诊率(95.00%)高于单一组(80.00%),联用组误诊率(2.50%)、漏诊率(2.50%)低于单一组(15.00%)、(5.00%),联合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09%、83.33%、81.25%、62.50%,均高于单一组的41.67%、56.25%、58.82%、6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可提高确诊率、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7-2328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收集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诊断结果。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MRI的48.00%(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表现弥散系数显著高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I,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和CTA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经过肠镜确诊的4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腹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然后给予MPR和CTA处理,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缺血性结肠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和结肠镜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变部位:横结肠10例,降结肠12例,升结肠6例,乙状结肠10例,直肠2例,急性期与非急性期肠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期"拇纹征"显示率以及肠壁分层显示率明显高于非急性期(P0.05),急性期患者CTA未见阳性改变,非急性期患者中1例显示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狭窄,1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缩小,1例在肠系膜下动脉开口位置形成腹主动脉混合斑块;急性期与非急性期黏膜层各期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无显著差异(P0.05),黏膜下层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差异显著(P0.05);通过与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对比,CT检查IC的符合率为72.50%(29/40),其中急性期94.44%(17/18),非急性期为54.55%(12/22)。结论:CT增强扫描与MPR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分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TA在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46例大面积脑梗死和 46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临床表现和OCSP(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分型以及CT特点。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意识障碍 18例、眼球同向凝视 18例。头部CT有异常改变 3 0例 ,OCSP分型大面积脑梗死组以TACI型为主占 80 %。结论 :将脑梗死的头部CT改变、眼球同向凝视、OCSP分型为TACI(totalanteriorciculationinfarction)型等三个方面相结合可超早期诊断大面积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DWI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图像信号、不同序列下的检出结果以及磁共振DWI的弥散系数,并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图像信号检测结果:DWI信号均表现为高信号,而常规检查中FSE T1WI和FLAIR序列中表现高信号的显示率分别为63.41%和75.61%。DWI检查对不同时期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常规MR I检查不同序列T1WI、T2WI、FLAIR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0.49%、75.61%和92.68%,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6.00%、62.00%和76.00%,并且与DWI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以及相对弥散系数均高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磁共振DWI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检测的准确率,且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起病时间急性期脑梗死(AC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根据起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 h) 20例、急性期(6~24 h) 38例、亚急性期(24~72 h) 42例,均自愿配合完成CTA或DWI检查及图像、相关数据采集,对比分析不同起病时间患者CTA、DWI检查结果。结果超急性期常规CT、MRI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大部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常规CT扫描提示存在早期脑梗死,常规MRI扫描提示T2WI上可见大片高信号病灶。共83例接受CTA检查,其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分别为15例、29例、39例,CTA显示颅内血管病变率为53. 33%、78. 9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共69例接受DWI检查,其中超急性期15例,DWI提示13例显著高信号,ADC呈现显著低信号,另2例DWI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急性期18例,可见DWI呈现高信号、ADC低信号;亚急性期36例,均表现为DWI等/稍高信号、ADC等/稍低信号;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患者患侧ADC值依次逐渐提高,且与对应健侧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A和DWI可有效显示不同起病时间的ACI患者脑血管病变、梗死病灶及脑实质情况,二者均可为ACI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CT平扫、常规MR序列、DWI序列检查对比分析。结果:(1)64例患者脑梗塞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超急性期脑梗塞,56例为急性期脑梗塞患者。64例脑梗塞患者总共检测出85个病灶,其中75个为新发病灶。(2)急性期脑梗塞患者DWI检出率为100.0%,显著的高于FLAIR检出率(89.26%)(x~2=2.341,P0.05)、SE/TSE T1WI检出率(80.36%)(x~2=3.128,P0.05)、SE/TSE T2WI检出率(78.57%)(x~2=3.517,P0.05);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DWI检出率为100.0%,显著的高于FLAIR检出率(0.00%)(P0.05)、SE/TSE T1WI检出率(0.00%)(P0.05)、SE/TSE T2WI检出率(0.00%)(P0.05)。结论:DWI序列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具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更具有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直接的影像资料,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