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1000例带状疱疹病人的发病部位、年龄和治疗时间等各因素进行随访和研究。1000例中,男397例,女603例;门诊治疗644例,住院治疗356例;带状疱疹近期组(发病14天以内)700例,陈旧组(15天以上)300例。治疗方法:头、颈、上胸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中胸部以下用10%卡波卡因(Mepivacaine)6ml 行硬膜外腔阻滞,其他部位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并  相似文献   

2.
新型抗折硬膜外导管连续硬膜外阻滞除应用于手术麻醉之外,也广泛用于术后镇痛及疼痛性疾病治疗,故长期留置导管的病例日益增多。当前市售的硬膜外导管插入硬膜外腔后由于病人身体活动及姿势变换等可致导管受压、折曲、闭塞,而影响麻醉与治疗效果。因此,保持导管通畅是...  相似文献   

3.
间接热量测定法对病人代谢、呼吸管理极为重要。近年来在集中治疗领域己成为管理危重病人的必要手段,但是在麻醉中用于管理病人的报告还很少,作者用间接热量计测定了硬膜外麻醉、脊椎麻醉交感神经阻断条件下,对呼吸、循环、代谢的影响。1.对象及方法妇科拟行下腹部手术、ASA Ⅰ级病人2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EPI)组、脊椎麻醉(SPI)组。每组10例。术前12小时以上禁食,麻醉前30分钟肌注咪唑安定5mg,10~15分钟后安静状态下用间接热量计(面罩法)测量耗氧量(Vo_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_2)、由Weir公式求出必需能量(EE)、呼吸商(RQ)。然后进行硬膜外麻醉及脊椎麻醉。在麻醉后安静状态30分钟内,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上述指标。EPI组局麻药用1.5%利多卡因含1/40万肾上腺素;SPI组用0.5%丁卡因。分别由L_(1~2)、L_(3~4)穿刺,在测定中还适时给予咪唑安定,使之保持安静状态。麻醉后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麻醉持续、间断给药时血浆利多卡因浓度循环状态及术终疼痛的比较作者对硬膜外麻醉的持续或间断给予利多卡因后血药浓度、循环状态及术终麻醉平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一、对象与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33例。男17,女16例。年龄33~77岁。麻醉前30分钟给予咪...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结石症是伴有激烈绞痛发作的疾病之一。采用一般的解痉镇痛药往往难以奏效。作者报告3例采用硬膜外阻滞、输液及利尿药(EID)疗法进行镇痛及排石的经验。病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0、58、19岁;右侧输尿管结石2例,左侧1例;均有肉眼血尿。疼痛发作时从硬膜外导管注入0.5%利多卡因6~  相似文献   

6.
把65例晚期消化系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对比,告知组27例,均得知病名及不能手术的病情。未知组38例,系家属反对或病人未表示想知道病名的强烈愿望,而告知病人患“肝硬化”等良性疾病者。两组间疾病分布和病情轻重没有差别。结果精神神经症状和疼痛的出现率,告知组与未知组分別为22%(6/27)、37%(10/27)与32%(12/38)、47%(18/38),两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告知组略低。65例中疼痛者28例,无痛者37例,其精神神经症状的出现率分别为46%(13/28)和14%(5/37)(P<0.05)。再把疼痛组分为告知组(10)和未知组(18),其精神神经症状出现率分别为30%(3/10)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麻醉是早已肯定而且应用率较高的麻醉方法,但与其相关的解剖尚存不明之处,作者应用极细口径纤维内镜对硬膜外腔进行了观察。对象及方法各种手术及门诊止痛病人82例,年龄3~90岁(平均58.5岁),男36例,女46例,穿刺部位在中、下胸段52例,腰段27例,骶管3例。仅腰骶部的穿刺约1/2为直入,其余均为侧入法。用17(18)G Tuohy针行硬膜外穿刺,用阻力消失法或悬滴  相似文献   

8.
秦振元 《日本医学介绍》1997,18(10):468-469
头痛的神经阻滞疗法很多慢性头痛一旦诊断就应控制疼痛,正确地选择地进行神经阻滞。1972~1995年间在关东递信病院疼痛治疗科除了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头部带状疱疹的头痛患者共3176例,作者用本单位数据库的资料对头痛的病理及用神经阻滞的治疗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9.
观察对象为1978年以来10年间进行了颈椎前方减压固定术并经术后观察半年以上的颈椎病患者139例,其中65岁以上高龄组26例,65岁以下非高龄组113例,平均年龄分别为69.7岁和50岁。男女比例高龄组为16:10,非高龄组为85:28。以高龄组女性所占比例大。根据颈椎X 线拍片、脊髓造影、MRI 检查以及手术所见,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症58例,椎关节僵硬70例,两项均有者11例。椎间盘突出症与椎关节僵硬的比例在非高龄组为1:1,高龄组以椎关节僵硬所占比例大。非高龄组病变易发生部位的顺序为:C_(5-6)、C_(4-5)、C_(6-7)、C_(3-4);高龄组以高位颈椎发生率高,且累及数个椎体者多。手术均采用Smith-Robinson 法进行前方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切除骨刺,切开后纵韧带将椎间盘碎片完全摘除后取自身髂骨块固定。术后卧床1周后带颈托步行锻炼。手术方法和术后治疗两组相同。术后随访观察平均26.8个月。入院时临床症状按日整会判定标准JOA 评分,高龄组平均8.2,非高龄组平均10.5,以高龄组在上肢无力,步行困难,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方面程度较  相似文献   

10.
关于晚期癌症引起疼痛的问题已有各种报告。本文对食道、胃、肝、胰、结肠等的消化道癌及肺癌、子宫癌、白血病等疼痛发生的频度、持续时间、住院治疗等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用多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方法本组444例,均死于恶性肿瘤。男254例,女190例。平均年龄63.5岁。食道癌24例,胃癌110例,其中手术切除治愈55例(胃-1),剖腹探查术55例(胃-2);肝癌61例,胰癌39例,结肠癌49例,直肠癌37例,肺癌39例,子宫卵巢癌30例,膀胱及前列腺癌32例,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23例。胃、结肠及直肠癌均经手术证实系原发癌,其他癌症组也经手术或尸解确诊。调查项目为癌早期有无疼痛及疼痛的程度,用(-)、(+)表示,以及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频度。疼痛(-):不需给镇痛治疗者,疼痛(+);需定时给镇痛治疗者;疼痛(++):对消炎镇痛药无效,需给拮抗性镇痛药及麻醉药每日2次以上,连用5日以上或需用神经阻滞麻醉者。疼痛持续天数是以疼痛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作为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最盛行的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经皮肾碎石术等。虽然泌尿科医师有相当熟练的手技,但是在病程中对绞痛的发作采用的是对症治疗。通常,镇痛使用的药物有丁基溴东莨菪碱等解痉剂,非类固醇镇痛剂和非麻醉类镇痛剂等,这些药物使用后到出现效果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镇痛效果有限。临床上经常能遇到对绞痛几乎毫无改善。疼痛难忍的患者,虽然采用硬膜外阻滞可完全消除疼痛,但需由专科医师操作。作者采用腰背部局部封闭法可早期  相似文献   

12.
作者等怀疑使用市售的硬膜外麻醉(简称硬麻)用利多卡因做试验剂量时,误注蛛网膜下腔后是否会在数分钟内产生确实的腰麻,故对数种硬麻试验溶液(简称:试液)做了对比观察。方法:将妇科预定手术的病人140例分为7组,每组20例。取左侧卧位,在L(3-4)棘突间隙用25G腰穿针做正中蛛网膜下腔穿刺,试液的注入速度为1ml/10秒,利多卡因总量60mg,注入后2、5分钟,根据Bromage指数测定下肢运动麻痹程度。各组分别注入1种试液,种类见下表。A~D为高张高比重溶液,E、F为市  相似文献   

13.
曲成业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0):463-464
本文报告麻醉、手术中持续静滴硝异梨醇(ISDN)对缺血性心疾患病人循环状态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对有缺血性心疾患既往史或围手术期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在安氟醚(GOE)及神经安定镇痛(NLA)麻醉下施行各类手术的24~80岁病人99例(男50,女49),于麻醉诱导前或麻醉中经末梢静脉或中心静脉用输液泵分别以0.5μg(15例)或1μg·kg~(-1)·min~(-1)(84例)速度持续滴注ISDN。输液速度至少维持60~100ml.h~(-1)。分别于静滴ISDN前(对照值)、用药30分钟后和用药结束后测定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血气、心电图(ECG)、副作用等,观察对循环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计划当日归宅手术麻醉的 1 0 1例患者中 ,均为成人脐部以下手术 ,在 60分钟以内完成的手术 2 6例 (腹股沟疝 1 4例 ,内痔 3例 ,妇科病 3例 ,其它 6例 )。采用 3 %利多卡因高比重液脊髓麻醉 ,2 5G脊髓麻醉针。手术时间拟定 60分钟以上。 4例患者同时插入硬膜外管。手术时间平均 54分钟 ,麻醉充分、无痛。手术时间过长追加镇痛新共 3例。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者 1例。 2 6例中有 2 3例 ( 88% )当日归宅。 3例住院。归宅的 2 3例患者中有 1例次日出现头痛。3 %利多卡因脊髓麻醉的效果迅速可靠 ,作用时间短 ,可以达到当日步行回家目的 ,证实…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创立以神经阻断(NB)为主的疼痛门诊(PC)并使之普及于世界的是Bonica教授。在日本,随着麻醉学的发展,以NB为主的PC于1965年前后即迅速得到普及。现在疼痛门诊已作为神经阻断的同义语使用。NB治疗疼痛的效果是确实的,无论哪一科都应采纳该技术,以便在日常诊疗中发挥作用。一、局部浸润注射法作者曾为一名胃手术患者担任全麻工作。术后病人诉背部痛。当时,也就是用grelan(镇痛镇静药)和苯海拉明肌注。仔细检查,确有局限性压痛部位。为消除患者的痛苦,试用了盐酸普鲁卡因局部注射(当时利多卡因尚未普及)。出乎意料病人很快缓解且患者再未出现疼痛。  相似文献   

16.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属于统称为神经损害性疼痛群中疼痛性疾病的一种.其概念如同病名所述,系交感神经机能异常参与所致,为表现疼痛病态的疾病,所以采用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应当奏效.可是,随着疼痛临床研究的进步,有报告指出,对于完全相同的症状,有的病例对交感神经阻滞无反应,甚至也有病情反而恶化,从而引起对RSD病态解释的混乱.本文从RSD是由交感神经机能异常参与而产生的疼痛综合征角度,介绍其症状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麻醉学展望     
一、神经系统全麻药作用于脑细胞膜已为人们所公认。据推测系作用于膜的疏水性部分。关于各种吸入麻醉药对哪里最有亲和性,检查结果证明是卵磷酯。在大脑的突触膜上,氟烷使硫苯安钠结合呈浓度依赖地增强。这也说明吸入麻醉药与镇静药存在相互作用。此外,可乐宁的硬膜外腔投予亦可增强同时投予的局麻药的效果,有关可乐宁减少脊髓内血流量这一假说已发表。但与其相反,Rostuing等则提出,与可乐宁同时投予的芬太尼的血中浓度与芬太尼单独投予时的血中浓度无差别,因而反对脊椎血流量减少说。α_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决不仅在脊髓水平阻滞疼痛,而影响麻醉作用。与可乐宁相比,应用对α_2受体选择性极强的dexmedetonidine时,用氟烷麻醉,对照  相似文献   

18.
实施麻醉的本质是对手术病人疼痛的治疗和全身管理。镇痛处置不仅用于手术中 ,目前许多报告都强调术前和术后的镇痛 ,这种观念的转变可有效地防止术后疼痛演变为慢性疼痛。在全身管理方面 ,呼吸、循环以及监测麻醉深度仪器的配备 ,使麻醉事故得以显著减少。但是 ,今后对麻醉管理的安全性与合并症的预防 ,也应当作为医疗的重要课题。一、日本麻醉学会发表的“麻醉并发症调查概要”1 992年以来 ,日本麻醉学会每年均作麻醉并发症的调查统计。 2 0 0 1年度报告中分析了 1 999年征询调查统计结果 ,对 65 5 644例次麻醉病例从麻醉危险度、年龄、手…  相似文献   

19.
对于癌症的疼痛,临床各科有各自的多种治疗方法。在疼痛门诊常用化学的方法阻断疼痛的传导路,使病人没有疼痛感觉——神经阻断疗法。对于癌症的疼痛有很多神经阻断疗法,根据其疼痛的部位、性质、全身状态、预后等,大致可分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与针刺镇痛作用有关。但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拮抗针刺镇痛效果,因此设想还有其它物质与针刺镇痛作用有关。为阐明肾上腺素系统对针麻效果的影响,用大白鼠通过神经药理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1)测定阈值:首先用电流进行疼痛刺激,测定出现咬刺激电极和逃避反应时的电流值。此外,对尾部进行热刺激,记录下甩尾反应出现的潜伏期。(2)用E_4A型电针麻醉仪刺激合谷或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