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志强  鲍春龄  东贵荣  邓鑫 《四川中医》2005,23(11):103-104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筛选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头穴透刺组采用百会透患侧太阳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两组TNF-α、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头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头穴透刺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TNF-α、NSE的水平改善预后,头穴透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变化,评价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基本疗法相同,头穴透刺组加用患侧百会透太阳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肩关节肌力恢复水平、下肢肌力障碍恢复水平比较、步行能力障碍恢复水平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治疗2 8d后上述指标均低于西药对照组(P <0 .0 1)。结论:头穴透刺组能降低患者身体各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而剩余20只作为空白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百会"透"曲鬓"穴。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SE的表达。结果:①空白组的大鼠表现正常;而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以3d时最为严重。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征较模型组有明显恢复,与模型组比较,2d、3d,7d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②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③空白组大鼠脑组织未见NSE阳性细胞表达;而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NSE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大量的NSE阳性细胞表达;至3d时达高峰,7d时有所下降。针刺组NSE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明显(P〈0.01)。结论:①脑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NSE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②"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能是通过降低NSE在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中的表达、抑制脑水肿的形成,从而保护受损的神经元细胞、促进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细胞的存活,以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发病5天内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27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3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SE含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含量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SE含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的血清NSE含量、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较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NSE含量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57,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r=-0.803,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有效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对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程度、诊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性脑血管病不同病情和病期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进行动态测定观察。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 (19.2± 5 .4 ) μg/L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6 .5± 4 .0 ) μg/L(P <0 .0 1)。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对该病的发病程度、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影响。方法:运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CT检测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疗效判定指标,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与西药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28天后,体感诱发电位(SEP)总体异常率明显降低,CT检测血肿量明显减少,且头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头针组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提示头穴透刺可纠正急性脑出血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促进血肿吸收,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机能,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β EP(β 内啡肽 )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机制。采用放免技术 ,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 β EP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穴透刺可以使其血浆中过度升高的β 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水平。提示头穴透刺可以通过调节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 EP含量 ,改善梗塞区脑细胞的血供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头穴透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计算器随机法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组、康复组、西药对照组,结果表明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能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总有效率达90%,为临床上提供一个治疗脑出血的新思想及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袁萍  鲍春龄  东贵荣 《中国针灸》2012,32(7):577-58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头穴透刺的临床研究,以期证实脑出血急性期头穴透刺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头穴组,每组30例。西药组行常规静脉点注甘露醇、硝普钠等降颅压、降血压治疗;头穴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穴透刺治疗,其中意识障碍取太阳、本神、神庭透上星,头痛采用上星透印堂、风池透风池,尿便障碍采用百会透四神聪,失语采用风府透哑门穴等,面瘫采用地仓透颊车、下关,瘫痪采用百会透太阳穴等。观察治疗前后脑出血量的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头颅CT显示头穴组血肿基本及显著吸收率为80.0%(24/30),优于西药组的56.7%(17/30,P<0.05);头穴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均属于正常范围(均P>0.05),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且头穴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西药组[16.7%(5/30)vs 43.3%(13/3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头穴透刺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选择在观察期间住院诊断明确,并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病人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62.8岁。均除外其它严重合并症者。2方法2.1分组随机分2组。针刺组(20例):每次每针捻转1min,持续捻转3min...  相似文献   

11.
头穴透刺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头穴透刺组再加患侧百会透太阳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头穴透刺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ET、CGRP水平有明显良性调节作用.头穴透刺是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ET、CGRP异常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家兔体感诱发电位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针刺对脑出血家兔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按Kanfman方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对脑出血家兔不同时期行头穴针刺,观察SEP的影响。结果:脑出血后家兔SEP波幅增高,潜伏期延长。结论:针刺产生即刻效应,可能是针刺调节了大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改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使出血处于休克或体眠状态下的脑神经细胞觉醒。  相似文献   

13.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结果与结论头穴透刺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sICAM-1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术后常规治疗加针刺组(命名为治疗组,下同)患者20例、微创术后常规治疗组(命名为对照组,下同)患者20例。分别评定两组入院时、入院第4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GCS评分第30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第30天时间相点与第4天时间相点GCS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通针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捻转针刺组和温通针法组 ,并行相应处理。各组大鼠均于脑出血后第 3天相应时间处死 ,石蜡切片 ,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 捻转针刺组脑实质大量出血 ,部分血凝块出现纤维素 ,脑组织高度水肿 ,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 ;温通针法组红细胞大量溶解 ,血凝块机化 ,大量纤维母细胞分布和炎性细胞浸润 ,血肿明显吸收 ,脑组织轻度水肿。结论 温通针法能有效清除急性脑出血后血肿 ,且有利于出血后的水肿消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水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9例予常规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第1、7、14、21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第7、14、21 d脑水肿体积,治疗前后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7%(5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48/69),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第1、7 d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14、21 d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2组第21 d血清NSE水平均低于本组第14 d(P 0.05),观察组第14 d血清NSE水平低于本组第7 d(P 0.05)。2组治疗第7 d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14、21 d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对照组治疗第21 d脑水肿体积低于本组治疗第7 d(P 0.05),观察组治疗第14、21d脑水肿体积均低于本组治疗第7 d(P 0.05)。治疗后2组NCSE、MMS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针联合高压氧能更快地消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头穴透刺治疗急性中风病针刺部位特异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与常规头针治疗急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头针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有效部位及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病灶侧百会透刺太阳穴,连续接力式针刺4针;对照组采用病灶侧顶颞前斜线,连续接力式针刺4针。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变化和总体疗效,分别检测患者第2天、第14天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两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ET水平均明显降低,CG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明显(均P0.01)。结论:百会透刺太阳为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优于常规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出血2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器随机法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组(A)、康复组(B)、西药对照组(C)。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9%,愈显率为75.0%,B组为84.6%,愈显率为69.2%,C组为75.9%,37.9%,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5),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出血临床疗效,降低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动脉血注入法,在Wistar大鼠身上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以针刺为治疗手段,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与非针刺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TNF-α的表达在注血后6 h、24 h、3 d、7 d、14 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后TNF-α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家兔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物质代谢的即刻效应。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例。自体血二次注血法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造模成功后进行头针治疗(位置相当于人体"百会"透"太阳"穴)。两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和针刺后即刻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观察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结果:与本组造模前比较,造模后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AA/肌酸(Cr)降低,MTT延长,rCBV和rCBF降低(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针刺组MTT缩短(P0.05),rCBV和rCBF回升,且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NAA/Cr无显著变化。结论:头穴透刺法对改善急性脑出血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显著的即刻效应,这可能是针刺对脑出血即刻效应产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