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科2012年6~11月共治疗6例因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导致脊柱侧弯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0~49岁,平均年龄26岁.经MPI检查,病变部位:颈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1例,胸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1例,胸腰椎管内肿瘤伴脊柱侧弯4例. 2.结果.6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2.
成人脊柱侧弯的定义为骨骼成熟后脊柱侧弯大于10°. 退行性脊柱侧弯(degenerative de novo scoliosis,DDS)是指成年以后新出现的侧弯,而不是被忽视的原有侧弯的进展,除外继发于脊柱椎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创伤骨折、结核等原因引起的侧弯.  相似文献   

3.
Boston‘s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隼  陈祖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45-3045
目的 通过对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运用Boston‘s支具治疗的回顾,对支具的制作,生物力学,优点及适应证进行讨论。方法 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其平均年龄11.5(9-14)岁,治疗前侧弯度(Cobb角):平均29.4&;#176;(10&;#176;-40&;#176;),均使用采模定制的Boston‘s支具治疗,配带时间14h,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结果 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经治疗后,平均改善度为15.5&;#176;(0&;#176;-30&;#176;),除4例高位胸椎侧弯无改善,其余28例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不良副反应。结论 本支具利用支具与人体三点接触的力学原理以达到控制并改善脊柱侧弯,改变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自然过程的作用。并且本支具配带方便,无明显不适反应,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脊柱侧弯的70%~85%,表现脊柱既有侧弯又有旋转畸形,但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1]。特发性脊柱侧弯者不仅有体态畸形、腰背痛、劳动能力下降、心理负担重,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心肺功能。由此可见,手术矫形术的意义是重大的。1临床资料1986年1月至1996年4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7~36岁。全部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前原发侧弯角度(Cobb角)50°~110°,纠正率50%~70%,术后残余畸形Cobb角20°~3…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家长可能认为。书包份量重、读写姿势不正确等行为习惯因素,是导致孩子出现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然而,据临床医学统计。由于行为习惯因素引起的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只占所有脊柱侧弯中的很少一部分,对青少年健康造成更严重危害的。是结构性脊柱侧弯,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要占到七成。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25725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西安市儿童脊柱侧弯患病率,对阳性患者进行有效防治,为建立陕西省脊柱侧弯监控中心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于2002—04/2004—05调查西安市城乡37所中、小学校7~15岁中、小学生25725名,男13875名,女ll850名。采用“三检筛选”普查方法,第一检体检,阳性者进入第二检。第二检云纹摄像,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云纹间距差(脊柱双侧有5mm以上的高度差)为阳性,进入第三检。第三检摄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cobb角〉10&;#176;者为脊柱侧弯。分析各年龄段脊柱侧弯患病率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结果:7~15岁中、小学生25725名中,第一检结果阳性l389名,男702名,女687名。第一检阳性者中1356名进行第二检,第二检阳性607名,男295名,女312名。第二检阳性者中573名进行第三检,摄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cobb角≥10&;#176;者343名,患病率为1.33%(343/25725)。①各年龄段脊柱侧弯患病率年龄分布:7~15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2岁之前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无显著差异,12岁以后各年龄组与12岁以前各年龄组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②各年龄段脊柱侧弯患病率性别分布:7~15岁脊柱侧弯患病男164名,患病率为1.18%,女179名,患病率为1.5l%,男女比例0.78:1。 结论:通过对脊柱侧弯的普查,建立筛选阳性者档案,可以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防治青少年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的体会和经验。方法 回顾20年(1980年-2000年)收治的小儿慢性脓胸118例,因肺受压严重,胸廓塌隐,脊柱侧弯而施行肥厚的胸膜纤维板剥离切除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9例,除3例仍有轻度胸廓塌陷及轻度脊柱侧弯外,余86例肺扩张良好,胸廓塌陷已纠正。结论 纤维板剥离术治疗小儿慢性脓胸远期效果满意,对小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7讲骨与关节疾病(2)张学军100045北京儿童医院4脊柱侧弯正常脊柱只有生理性的前后凸而无任何侧凸。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胸廓的复杂畸形,如不及时矫正,侧弯加重会影响心肺功能。4.1分类4.1.1病因分类4.1.1.3神经性下运动神经元性,小儿麻痹...  相似文献   

9.
脊柱侧弯术中失误及治疗方法曹永林张海涛程艳辉江铁龙我院1980~1993年治疗脊柱侧弯400例,跟踪随访273例。本文重点论述脊柱侧弯手术治疗36例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随诊分析我院治疗273例脊柱侧弯病例,满意率达88....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三维矫形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侧弯男女罹患比例为1:4,其病因很多,但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约占脊柱侧弯的70%,其发病原因尚不了解.发病年龄多为10~16岁,发生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且早期常被衣服掩盖.  相似文献   

11.
色努式脊柱矫形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珏  谢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96-2097
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渐渐加重,可以引起胸廓的变形和影响心肿功能,此时的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成年后骨骼不再发育,畸形渐趋稳定,矫正和治疗难度增大。应用色努式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弯22例,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脊柱侧弯矫形术前自身悬吊牵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身悬吊牵引对脊柱侧弯术前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20例脊柱侧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利用病人自身的重力进行自身悬吊牵引,对照组病人在牵引床上行常规头盆牵引。[结果]两组牵引前后的X光片Cobb角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悬吊牵引是脊柱侧弯术前护理简单、方便、经济、可靠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运用Boston's支具治疗的回顾,对支具的制作,生物力学,优点及适应证进行讨论。方法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其平均年龄11.5(9~14)岁,治疗前侧弯度(Cobb角):平均29.4°(10°~40°),均使用采模定制的Boston'支具治疗,配带时间14h,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结果本组3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经治疗后,平均改善度为15.5°(0°~30°),除4例高位胸椎侧弯无改善,其余28例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不良副反应。结论本支具利用支具与人体三点接触的力学原理以达到控制并改善脊柱侧弯,改变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自然过程的作用。并且本支具配带方便,无明显不适反应,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脊柱侧弯患者扫描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对45例脊柱侧弯患者行病变部位的CT扫描,经MIP、MPR/CPR及VR三维重建,并对照X线分析不同的重建。结果:45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图像。结论:16层螺旋CT在脊柱侧弯患者扫描及多种后处理图像较X线平片更为优越,可全面评价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近年来出现新的脊柱侧弯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况,探讨松果体切除以及褪黑素在侧弯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59—01/2006-03相关脊柱侧弯方面的文献,检索词“scoliosis,pinealectomy,melatoni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国数据库2000-01/2006—03相关脊柱侧弯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脊柱侧弯,褪黑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脊柱侧弯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献所述内容涉及褪黑素相关脊柱侧弯的动物实验研究,排除标准:综述和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褪黑素相关脊柱侧弯动物实验的文献61篇,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1)松果体切除引发的侧弯与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相似性:同样有着以右弯为主的特点。(2)从松果体切除后的小鸡以及大马哈鱼椎体和间盘组织学改变、系列双足鼠实验研究、血清素和5-羟色氨酸对侧弯的治疗作用、血清素在姿势和平衡中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假设:褪黑素减低造成椎体和间盘结构改变和血清素不足造成的姿势平衡障碍,二者联合在二足动物直立行走状态下将引发侧弯。 结论:松果体切除是否造成其他激素或神经递质分泌方面的改变,还没有完全测定。但随着对于褪黑素进一步研究,脊柱侧弯发病机制或许会越来越明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松解矫形钉、钩棒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实施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各临床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2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全面的围术期护理,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王小兵  刘浩 《华西医学》2006,21(3):575-576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手术治疗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收治的一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明确此类病例的手术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结果:采用经后路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患者四肢肌力、感觉与术前相比无减退,复查X线片,内固定位置良好,冠状面Cobb角测量为15°,与术前相比矫正率约为80%。结论:尽管脊髓纵裂畸形常见于先天性脊柱侧弯,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同样不能忽视术前MRI检查的重要性,对于合并有脊髓纵裂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如果患者术前不存在神经损伤症状,又需行脊柱矫形,可以在不切除骨性纵隔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矫形而避免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弯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分为两组。均在全麻后行手术,A组术中输库存血,作为对照组。B组术中使用预存自体输血,作为研究组。结果:两组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术中皆输入库存血,但输入的库存血量相差大,术中预存自体输血及输库存血皆未出现输血并发症。结论:在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中应用预存自体血液回输措施可有效减少输入库存血,降低住院费用,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对脊柱侧弯畸形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制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16例,均进行CTA检测并进行脊柱3D重建,并以影像学结果指导实施脊柱侧弯畸形术。统计不同CT后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的满意程度,分析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并测量手术前后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 CTA+3D脊柱重建处理方式对脊柱侧弯患者病变显示情况更好,满意度高于其他处理方式;术前评估椎体与主动脉安全性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主弯角度、后凸角度、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P0.05)。结论 CTA与脊柱3D重建联合检测脊柱侧弯畸形术前患者可评估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脊柱有结构性侧凸(在冠状面上Cobb角〉10°,且合并有脊柱的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脊柱畸形,其发病率占脊柱侧弯的87.5%~96.9%,是危害青少年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肺功能,脊柱侧弯不但使人体的优美形态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