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良铎 《中医杂志》1994,35(4):201-20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地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1 无内伤基础时外感病的特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正气存内”者不易感邪,并不是说“正气存内”者就不会发病。即使是“正气存内”者也可能由于正气一时  相似文献   

3.
乔富渠 《陕西中医》1990,11(10):456-457
本文熔寒、温、传于一炉,从中医西结合角度提出外感热病毒邪共同特性有定量性、择位性、致热性、耗阴性、生瘀性、酿痰性、走窜性、传染性、免疫性、特异性与变异性,外感毒邪类型主要有风热、暑热、湿温、燥热、寒湿、瘀热、痰热等毒邪,每一类型中又有多种“亚型”。  相似文献   

4.
风湿病病机——虚邪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娄多蜂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总结,将风湿病的病因归纳为“虚邪瘀”。认为正虚是风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邪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在风湿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关键为虚邪瘀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并见。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发病过程的邪正盛衰及中医治疗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中文简称,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从中医学角度讲,该病病因应当是疫毒病邪,毒邪自精窍、皮肤而入,伏于三焦膜原或营分血络,内合于营。艾滋病早期邪毒尚轻缓,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当“毒邪”的量过多、毒势过强过猛或解毒、排毒系统功能发生紊乱时,排毒途径不畅,气、血、津液运行迟缓,气血不能运行则停留为瘀滞,津液不能输布而留结成痰湿,导致邪毒积聚,耗伤正气,正气日衰,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内源性病邪”客观存在,由此提出“内源性病邪”的概念,并对“内源性病邪”的定义、种类、病理损害、特性以及与正气、体质、外感病邪的相互关系等相关内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外感高热是中医急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因的多源性、证候的多样性、病情的多变性及病机的复杂性,临床治疗往柱比较棘手.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急症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医急症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外而感为外感,从内而生为内伤。对致病因素做这样归类是可以的,但若将疾病归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类,并由此还建立了“外感病学”,其意义和立论依据就值得商讨了。中医的外感致病因素和内伤致病因素,在解释发病机理方面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外因和内因作用的辩证法关系,绝对的“外感病”和“内伤病”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外感咳嗽是指由六淫外邪人犯于肺系使肺失清肃而形成的一种临床病证.因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与咽相连和外界相通.传统病机认为:外邪侵犯人体,皮毛受邪,外邪即可由皮毛而入于肺系,也可从口鼻而人舍于肺,造成肺的清宣肃降功能失常.并由此而拟定了驱邪、宣肺、止咳为主的治疗原则.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如下情况:在同一地理位置、相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试析外感病辨治中的动态思维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家诏 《江苏中医药》2006,27(11):11-13
动态型思维是人们追踪事物变化的思维方式。它的根本特点是变动性和协调性.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在中医外感病辩证论治体系中。动态思维方式广泛运用于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预后等的辨析过程中,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云 《四川中医》1999,17(10):9-10
温病作为外感病中的一大类别,其致病主因总不离乎外感六淫,正如《索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古代医家根据“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的理论,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亦主要是四时“六淫”为患,只是在性质上具有属热的特点。作为六淫之一的寒邪,虽然本身不具温热之性,但是可有伏寒化温之变,继而出现以温热性质为著的临床特点;寒邪亦可作为一种诱因而导致某些温病的发生;有时尚可作为一种兼挟之邪而与其它温邪相兼为病。总之,寒邪对温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和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病过程中,水肿、蛋白尿、血尿以及高脂血症、氮质潴留等与湿热病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引起柯兴氏综合征、继发感染等,也大多具有湿热症候的临床表现。本文通过152例临床资料分析,对湿热病邪与慢性肾病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1一般资料 152例为1996年8月至1997年10月入院的慢性肾病患者。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9例。其中男性95人,女性57,人;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6个月,平均病程11…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一步辨析寒、热两邪统一的基础以及寒证、热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内容有五:一为寒邪热邪是病机性的病因;二为寒热是六淫辨证的总纲;三为寒化热化是外感病的基本规律;四为寒热两邪的特性是气象、地理等外环境和人体内环境的综合反应;五为寒邪热邪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15.
仝小林,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973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2009年笔者作为第二批山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跟随仝师学习。仝师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床遣方用药,量大力专,切中病机,疗效卓著。在辨治外感类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常诸法并举,多方合用,而获奇功。今将本人跟仝师学习期间临证诊治的典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义外感病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其中涉及呼吸内科的病种主要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上,我们把由外感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肺系外感病.笔者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中西互参、辨病辨证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病中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关于妇科血瘀证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丽娜  杜惠兰 《中医杂志》1997,38(2):102-103
女子之生,以血为本,其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都与血有密切关系,与男子相比更容易因血瘀造成各种疾病。一般认为引起妇科血瘀证的原因有肝郁气滞致瘀、寒邪致瘀、热邪致瘀、气虚致瘀、跌仆劳累、手术所伤致瘀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是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类型。因此,我们重点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妇科疾病,采用群体调研、心理测定、临床实验等方法,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妇科血瘀证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妇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医学"排邪反应"的理论渊源及概念拓展,认为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定义为疾病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可通过病机解释的非常规积极现象;狭义上指正确的中医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引起患者疑虑的机体不适类积极反应.认为"排邪反应"可作为疾病好转的临床征象,在正确把握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应能被预测,或及时得以解释.同时,笔者从正确认识"排邪"的重要作用、与正邪交争的区别、重视机体自愈机制、警惕药邪和医过等方面对"排邪反应"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将该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痰湿病机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临床特征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宏观地统归于“消渴”,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防治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关于糖尿病与痰湿的相关现象临床上甚为多见,然而中医理论对此讨论不够充分。故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阮石全  郑其进 《陕西中医》1998,19(6):261-262
<正> 作者认为暑湿病邪既有暑邪的火热特点,又有湿邪重粘滞、缠绵胶着的双重致病特点,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多危重且速变,尤其是岭南夏季的多发病,因此,治疗暑湿病邪要遵循其致病特点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