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暇之际,翻阅清代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书中有一首“养寿诗歌”曰“: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细读详审,耐人寻味,此诗堪称延年益寿之妙诀。“惜气存精更养神”大意是:若欲延年益寿,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保精、益气、养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精,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故养精者首先应调整饮食,注意合理调配,平衡膳食。节制房事,也是保精的要法。人身之气以顺为健,不顺则病。…  相似文献   

2.
徐锐 《现代养生》2012,(7):68-68
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一书中有诗曰:“惜气存精更养神,省思寡欲勿劳心。食为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度百春。”这首诗在卫生保健方面含义很深,是告诫后人延年益寿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正>导引行气又称为气功,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也与中医关系甚为密切。它和汤药、针刺、灸焫、砭石并称为中医五大治疗方法。《黄帝内经》认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后世医家为了延年益寿,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导引方法更是数不胜数。谈到导引行气,就离不开精、气、神,又称为形、气、神,其中"气"是"精"和"神"之中介。中医讲"正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是养"三宝"的根本。寡欲以养精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历代医  相似文献   

5.
李子云 《现代养生》2002,(12):24-24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气"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是生命的动力.在精和气的基础上产生的精神、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称之为"神".精、气、神三者是互相作用、互为因果,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神气充盈则人体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的正常活动被破坏.因而保精、益气、养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是疾病与衰老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气衰则神去。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暮无大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终日之忌,暮常护气。一、四气《遵生八笺》载《养生论》曰:"大凡养生,先调元气。身有四气,人多不明,四气之中,各主生死。"一曰乾元之气。化为精,精反为气。精者连于神,精益则神明,精固则神畅,神畅则生健。若精散则人疲,精竭则神去,神去则死。二曰坤元之气。化为血,血复为气。气血通于内,血足则体丰,血固则颜盛,颜盛则生全。若血衰则发变,血败则胸空,胸空则死。三曰庶气。庶气者,一元交气,气化为津,津复为气。气连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元气之根,在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故有“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的说法。“人欲长寿者,乃当受气、尊神、重精也。”何谓气、神、精,三者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精藏于肾,是身体之本,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又是气之根,气乃精所化生,精衰则气不虚。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精又是神之源,有精才有神,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精、气、神三者反映了生命活动的状况,肾精是根本,处于主宰地位。  相似文献   

8.
《长寿》1998,(6)
明代学者龚廷贤撰《寿世保元》,书中有一首七律:“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化都休问,任我逍遥度百春。”此诗是作者医疗和养生经验的艺术概括,而今仍不失指导意义。 起联是告诉人们注重保养精、气、神。 精、气、神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影响,可视为人体之“三宝”。“三宝”得养,可使精充、气足、神旺,诸病难以乘虚而入,便能身体健康、神采  相似文献   

9.
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中有一首七律:“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热变诈都体问,任我逍遥度百春。”细读详审,堪称延年益寿之秘诀。“惜气存精更养神”,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首先要敛  相似文献   

10.
闲暇之际,翻阅清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书中有一首"养寿诗歌"曰:"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细读详审,耐人寻味,此诗堪称延年益寿之妙诀。  相似文献   

11.
正吕曰:"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未敢闻命。所谓还丹者,何也?"钟曰:"所谓丹者,非色也,红黄不可以致之。所谓丹者,非也,甘和不可以合之。丹乃丹田也。丹田有三:上田神会、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奉道之士莫不有  相似文献   

12.
张承祥 《长寿》2012,(1):54-55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系患病与衰老的根源。因此,养护好"三宝",是保健益寿的关键。古人以"三寡"养"三宝",即寡欲养精,寡言养气,寡思养神。所谓"寡欲",并不是禁欲主义,亦非提倡独身,而是要求养生者不要纵欲。这里所说的精,是泛指人体的"精气",即中医所说的"元气"。所以养精就是要保护各个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此乃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活人与死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活着的人有精、气、神这"人生三宝".在这里要讲的则是第三宝——"神". "神"的概念 中医里的"神"指的不是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而是每个凡夫俗子都具备的一种状态.狭义的"神"可以理解为人的思维意识,广义的"神"则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精神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眼神、气色、语言、动作、呼吸、心跳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梁栋 《家庭医学》2007,(23):48-48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是养“三宝”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健身气功与三调顾名思义,利用气功的手段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它在气功中的三调合一、融会贯通重点是以调形为主,通过形正、气顺、意宁到精盈、气盛、神旺,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延年益寿的目的。由国家体委创编的《健身气功》最初四套,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九套,都是从古代导形的精华中,通过挖掘继承去伪存真,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性及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以下九个关键性动词,就是助您延年益寿的秘籍。梳每日梳头五百次头为精明之府,人体十二经脉和40处穴位,以及10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对头部进行按摩或刺激,是保养人体精、气、神最简单易行的长寿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曾庆馀 《现代养生》2007,(10):45-46
一大道不离精炁(气)神,三家相见结姻亲。上(形而上天道)药三品,神与炁精——元神元炁元精。下(形而下人道)药三品,神与气精——识神谷气凡精。  相似文献   

18.
开源节流,防止漏失真精人生三宝精、气、神,得之者生,失之者死。神是主宰,气是动力,精是基础。实际精气神是生命三大要素,互相为用。性命双修,性者神也,心脑也;精气者命也,即法身也。没有了精气,神与心也就没有了依附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健康长寿是时代的最强音,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尤为关心。从书报到杂志、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脑到手机、从微博到微信……处处有健康生活良方,延年益寿之道。中医宝典指出人生有三宝:精、气、神。而“脑为神之府”“脑为神之本”,脑强神必强,脑健必益寿。所以,护脑、健脑、强脑也是追求健康长寿者的重要必修课。近十年来的退休生活中,我陆续出版了《科学生活》《养生益寿大讲堂》等书,在报刊发表文章29篇,在电视台录制节目23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台播放科普稿件132次,在社团、社区宣传科普讲座279场,听众达2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20.
张余康 《东方药膳》2004,(5):30-30,37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和生命活力来源于精、气、神。精是指构成人体生命所必需的基础物质,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神是指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的综合外在表现。精气神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通谓之“精生气,气化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由此,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若气机失常会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养生保健,必须重视补中益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