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浩龙 《家庭健康》2011,(9):39-39
我6岁那年,父母就离了婚。我有个弟弟,今年18岁,从小就很受母亲的偏爱,而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培养母女之间的感情,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周莹 《健康大视野》2014,(24):120-121
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相似文献   

3.
孙川 《长寿》2005,(6):23-23
前几年我一位朋友的母亲在世时,我经常去探望她。但让我不怿的是,每次探视她时,她惟一的话题就是自己的“苦命三段论”。从出生到出嫁是第一段,因为她在兄弟姐妹中是长姐,从懂事起,就要整天照看弟弟妹妹,有好吃的不但要让着弟弟妹妹,而且凡是和弟弟妹妹发生矛盾,弟弟妹姝们一哭她还要挨父母骂;  相似文献   

4.
肖峰 《健康》2013,(7):52
Q我对母亲一直有一点点怨恨的心理,弟弟出生时带来的阴影好像一直没有消失。我7岁那一年弟弟出生了,记得妈妈抱着出生没几天的小弟弟坐在床上,正眼都没瞧我一下,只是对我爸说,"送她去奶奶那里吧!"那一夜,我躺在奶奶的床上流了一夜的泪!现在想想,一个7岁的小女孩,敏感与多愁好像一下长了出来。往后我就一直生活在不被重视,自卑的心理阴影下。比如平时好端端的,我却会使劲去想悲伤的事情让自己  相似文献   

5.
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在我5岁、弟弟3岁时就离开了我们。为了我们姐弟俩不受人凌侮和歧视,母亲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独自一人把我们拉扯大,培养我们姐弟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直至成家立业。  相似文献   

6.
尽管母亲总说,我们姐妹三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她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其实,她的“偏心眼儿”,从我们小时候就开始了。小时候,我总认为母亲是最偏爱弟弟的,有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儿子。那时候我们家有一个木制的八仙桌,桌子前面有三个抽屉,被我们姐弟三个瓜分为各自的“藏宝地”。为了防止我们争东西打架,母亲还给每人的抽屉上配了一把小锁,即便大多数情况下小锁只是挂在上面并没有真正上锁。每次父亲从城里给我们买回好吃的,母亲总会把多的一份偷偷塞到弟弟的抽屉里。  相似文献   

7.
一天上午,我在精神科门诊忙碌了半天,正准备下班时突然来了位同学,她是中学教师,对自己母亲近来变得越来越怪癖,百思不得其解,而有求于我。她说:“母亲年届50岁,前年开始一改过去的温存模样,经常为星点小事发脾气、找烦恼。原来对弟弟百般依顺和耐心的好心境也不复存在,反而  相似文献   

8.
我大哥早已去世,二哥在外无音信。父亲去世后,我母亲和我大哥的儿子陈华一起生活,好景不长。陈华也因病而死。陈华的妻子郭某,将父母一直住的房子改为自己名下,房产证也在她手中,只等我92岁、双目失明的母亲死后,将房屋归她所有。如果郭某能继续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照顾母亲的话。房产归她我没有意见。可是现在郭某已改嫁,不再照看母亲了。为了这事我多次找区政府、人大解决,他们都叫我找法院。法院答复是,房产证上是谁的名字房产就归谁所有。我家在农村,60多岁了,腿脚不便,希望能将房子处理后能有几千元钱赡养母亲,不知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一位母亲陪同患抑郁症的女儿来做心理辅导。有一次,在做完辅导后,这位母亲单独向我咨询,她不知要怎样做女儿才能理解她。她觉得自己为女儿费尽了心血,可女儿却不领情,对她只有怨恨,在她面前很少说话,连"妈妈"都不愿叫一声,说着说着泣然泪下。其实,从和她女儿的聊天过程中,我感受到她女儿对母亲并没有多深的怨恨,只抱怨母亲对弟弟好些,并且母亲不理解她,但女孩知道妈妈还是很爱她,为了给她治病也很累很辛苦,有几次女孩意欲自杀,但想到妈妈会伤心,就又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李老师:您好!最近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说不请问题出在哪里。在我的一生中.最佩服的人就是母亲。她曾经在一个国企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精明强干、处事果断,从不婆婆妈妈的。但是母亲退休后.给我们姐妹的感觉却是大不相同,她变得挑剔而唠叨,没有她不关心的事情,没有她不发表意见的事情.不听她的便不依不饶,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我现在有点儿怕回家看望她,害怕她的数落;甚至在离开她时,内心有一种逃离出家的愉悦感。60多岁的母亲还不老,她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另外,我也在问自己,是我不孝顺母亲,还是母亲过分唠叨使我不愿意接近她?湖北楠楠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我家请过一个保姆,我们叫她小李。没事闲谈时小李一提到她的母亲就唉声叹气,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而提到她的姑姑就会眉飞色舞。  相似文献   

12.
林海 《健康必读》2005,(6):15-15
父亲因病去世时,母亲刚刚38岁。当3时,家里上有70多岁的失明祖母,下有我们姐弟5人,大姐只有16岁,而最小的弟弟仅3岁。全家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一家大小整天以泪洗面,那时,摆在母亲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改嫁,要么招一个上门郎。很明显,改嫁是母亲摆脱困境的捷径,但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呢?如果招一个上门郎,就得承担全家七口人生活的重担,这样的人上哪儿去找呢?  相似文献   

13.
母亲患了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行动不便,走路时不敢大意。总是很小心地一点点往前挪,稍有不慎,如果脚下路不平蹴一下脚,她就会疼得喘不上气。而如果不走路,老躺在床上。她就会头痛。脑子也糊涂。长此以往,行动将会更加困难,很不利于她的健康。 看着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身体如此之差。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平时上班很忙,工作之余还要写材料、辅导孩子学习、洗衣做饭等等,几乎顾不上母亲。父亲很早就离开我们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抚养长大,假如我仍然这样生活,怕是对母亲永远照顾不上,那后果就可想而知。我知道我的责任。我应该放弃我的工作,给母亲做饭,搀着母亲下楼散步,就像我小时候她带着我那样,我不能让母亲有任何的闪失。于是,我很果断地辞职了。虽然家庭经济变得很紧张,但只要能过得去,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地照顾母亲。  相似文献   

14.
博格达和巴哈迪尔是一对新疆兄弟,先后患上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时,一个11岁,一5岁。医生预测他们的生命不会超过20岁。母亲苏坦开始带着俩孩子行走于这个世界,她要让这个世界缩减成一幅幅画,装进孩子荒芜的生命。她无法延长他们的生命长度,但她可以延长生命的宽度——让他们不到十年的生命活得像一辈子那样有内涵。兄弟俩却说:“我们努力快乐,不仅是如母亲想的那样,延续我们的生命宽度,同样,也是为了在我们走后,留给母亲一份念想,让母亲给我们树立的那座灯塔,能照亮母亲在我们走后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萍萍今年36岁,有一个女儿,她结婚时嫁给了大她24岁的丈夫,现在她的丈夫已年过六旬。每次我见到她时,那漂亮的脸蛋儿上,总是带有几分让人心动的忧郁。我知道那是一位渴望激情的女人。 我幼年丧父,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没有体会到双亲呵护是个什么滋味。在家里,母亲每天辛苦做事都是为了把我拉扯大。我上大学时,在追求我的人中,一个大我一年的电子专业的男生赢得了我的好感。他长得很帅,人也聪明。那时我只有20岁,热恋的激情让我们热情奔放,时刻想在一起,就这样,他住进了我家,我们同居了。我们的生活很快乐,但后来因为一  相似文献   

16.
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38岁的蒋虹与丈夫一起经营饭店,生意非常红火,但她近来却无心打理生意,老往弟弟家跑,去照料弟弟一家的生活。此事引起了丈夫的不满,他不明白她的弟弟已是有家室的人了,妻子为何还放心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对弟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18.
《长寿》1995,(3)
我早就想写下一段文字献给母亲,不为别的,只为她那因终日劳苦而日见苍老的容颜。只是,我一直怕动笔,因为我深知母亲是要强的。她总是把痛苦深埋在心里,从不向人提起。可是,妈妈!在您的生日之际,孩儿实在忍不住了,就让我尽情地诉说吧! 母亲其实极平凡,极普通,但也极为不幸。十五岁时,外公就在苦日子里被饥饿夺去了生  相似文献   

19.
“甜甜蹲在墙角里大哭大闹,说大家都不喜欢她,只有肖老师喜欢她,我们怎么劝也不停不下来!“训练中心的田老师跑来对我说.   两个月前,甜甜的妈妈抱着甜甜来到诊室,已经三岁半的甜甜始终赖在妈妈的怀里不肯下地.我说“甜甜,妈妈累了,下来去玩儿玩具熊.“她反而更抓紧了妈妈.妈妈则拍了拍甜甜说:“甜甜不去,妈妈抱着你.“妈妈苦恼的问题是甜甜在家非常自私,根本容不得弟弟的存在,妈妈抱抱一岁的弟弟,她就哭闹,摔东西,搞破坏,除非妈妈赶紧过来哄她,长时间的安抚她,才能有短时间的安静.甜甜和其它的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儿.照顾这两个孩子可把这位母亲累得够戗.   ……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是一位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当年为了让我们刘家的香火得以延续,她竟不顾自己单薄的身体,在接连生下我们姐妹5个后仍不死心,直到生出了我弟弟,母亲才善罢甘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