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瘾疹治验     
瘾疹治验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徐志华(1521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李鸿嘉瘾疹以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我们先后收治3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17例,女13...  相似文献   

2.
瘾疹治验     
谭某某,男,27岁。平素有胃病史,脘腹疼痛时即不欲食。有时轻度腹泻,如吃面食、饼干、饮酒、淋雨等,均起疹点,瘙痒难忍,连续3年不愈,用镇静药及脱敏药物无效,服用中药效果亦不佳。近来越发越频,风疹疙瘩越起越多,遍布全身,瘙痒不堪,严重影响饮食,睡眠。就诊时复发已1周,眼险、口唇等处浮肿发红,观其肢体多处皮肤上现有风团,红白相兼,有的呈淡黄白色、小似芝麻,大如蚕豆,堆垒成片,但无渗液,下阴部也红肿瘙痒。察其苔薄黄而腻,脉浮滑数,拟用家传荆蔓疏风汤:荆芥穗6克蔓荆予10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10克紫背浮萍  相似文献   

3.
瘾疹治验     
患者:郭某,男,40岁,工人。以"周身起红色风团月余,症状加重伴腹痛腹泻2天"为主诉就诊。1月前患者周身起红色风团,状如云片,风团时起时落,落后不留痕迹,皮肤瘙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曾用扑尔敏、氯雷他定,症状未见好转。半月前患者用凉水洗脚后,上症加重,并出现口唇肿胀,口唇及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4.
瘾疹证治     
瘾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皮肤出现疹块(即风团),时隐时现,游走不定,正如清·《医宗金鉴》云:……初起皮肤作痒,继则发为扁平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又云:“……由汗出当风或夜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而发。  相似文献   

5.
瘾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和现代医学“荨麻疹”相似。笔者近年仿仲景方辨证论治,使疗效有所提高。凡风热外袭,郁闭肌表者以麻杏廿石汤合栀子豉汤;风寒袭表,肌肤闭郁者以麻黄汤加地肤子、炒苡仁等;寒湿阻遏腠理者,用麻黄加术汤,中阳不足,风乘胃肠者,理中  相似文献   

6.
胡××,女,28岁。1984年3月8日诊。患瘾疹3年,反复发作,时起时落,朝轻夜重,瘙痒难忍。疹形突起暗红色,搔破后流出鲜血,夜寐不安,痛苦万状。在院外曾多次服扑尔敏、苯海拉明,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等,只能  相似文献   

7.
张××,女,54岁。1989年3月25日诊。二月前患者因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在西安某院做胆总管探查取石、胆襄切除术。术后第四天晚上突感全身瘙庠,随起风团,天明即止。  相似文献   

8.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瘙痒、抓后即隆起、形态大小不等的水肿性风团、疹点或条痕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具有皮损隐现、色红或白、出没迅速之特点.本病病因复杂,涉及邪气、遗传、情志、饮食等诸多相关因素,临床宜从多方面调治.现将其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瘾疹即现代医学之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以发无定处,时起时消,来去迅速,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痕迹为其特点.由于本病就诊率高,反复发作且患者为瘙痒所困,痛苦不堪,故探求其辨治规律,提高疗效,尽快地使患者恢复健康,是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现将笔者治疗该病的体会,总结归纳为八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例一;徐××,男,24岁,1992—5—7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仁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绪于里,腹痛例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估以祛风。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相似文献   

11.
任××,男,25岁。1978年8月28日诊。每日下午3点至5点全身起风团,奇痒已一月。曾来我院就诊,诊为“荨麻疹”,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口服扑尔敏,强的松及养血祛风之中药无效。刻诊:每日下午仍起风疹,发时心烦,伴口苦,尿黄、便秘。诊见:风团遍布全身,色鲜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风热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湿热阻滞胃肠而腑气不通,正盛邪实相争于日哺,故  相似文献   

12.
“瘾疹”一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少阴有余,皮痹瘾疹。”其后,《金匮要略·中风厉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诸病源候论》所说“风瘙瘾疹”、《千金》所谓“风矢”、《外台》所说的“风疹”等名,均指此症。发病原因,主要由于人体正气虚弱,致营卫不和,风邪从外侵入所致,如《诸病源候论》说:“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瘾疹。”风邪虽为本病的主因,然必兼寒、热、湿等。瘾疹的症状,如  相似文献   

13.
甘草别名粉草。其性甘平。入脾、肺经。有补脾和胃,缓急止痛,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历代医籍对其功效多有阐述,如《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本草图经》:“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用药法象》称:“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近代研究认为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甘草次酸具有抗炎之效,甘草酣素具有抗过敏作用。浸膏及甘草甜素有解毒之效。笔者取其入肺经,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性,外洗治瘾疹,内服治肺痨,取得满意的效果。瘾疹又称荨麻…  相似文献   

14.
魏××,女,16岁,1986年4月14日诊。面部起风团一周余。刻诊:整个颜面有风团,色苍白,时瘾时现,遇风加剧,得热减轻,苔薄自,脉涩。证属风寒郁滞,治宜除风和血。用活血化瘀汤加减,处方:当归、白鲜皮各6  相似文献   

15.
乔艳贞 《光明中医》2004,19(3):25-26
乔保均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一批5 0 0名老中医之一,学验俱丰,从事疑难杂病5 0余载,对慢性瘾疹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兹选录验案如下,以供同仁参考。王某,女,2 4岁,营业员。1998年3月6日就诊。半年前因剖腹产后身体不佳,周身时时出现风团样丘疹,瘙痒难忍,曾用息斯敏、葡萄糖酸钙等西药治疗,虽可暂时缓解,但药停即作。伴月经量少,经期延长,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属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疏风润燥,方用四物汤合消风散加减:当归15g ,川芎10g ,生地15g ,白芍10g ,徐长卿3 0g ,苦参15g ,丹皮10g ,浮萍10g ,珍珠母3 0g ,蝉衣10g ,荆芥10g ,胡…  相似文献   

16.
周×,女,52岁。1989年8月23日诊.八年来,不明原因全身反复出现风疹块,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瘙痒难忍。每年发作3~5次不等,每次短则数天,长可持续月余,春、秋季为甚。迭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本次发病已二月,伴有头昏痛、恶风、视物昏花,失  相似文献   

17.
18.
瘾疹是以瘙痒性风团 ,突然发生 ,迅速消退 ,不留任何痕迹为其特征 ,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时隐时现 ,故而得名 ,俗称风疹块 ,现代医学称之为荨麻疹。笔者近几年应用中药治疗瘾疹多例 ,疗效甚捷 ,现举 2例报告如下。例 1.陈某 ,男 ,2 2岁 ,学生 ,1998年 8月初诊。 2周前汗出当风后遍身出现云片状疹块 ,瘙痒难忍 ,抓之则融合成片 ,色红 ,边缘隆起 ,此起彼伏 ,先于某院就诊 ,诊断为荨麻疹 ,予西药服息斯敏抗过敏治疗 ,疗效不佳 ,反复发作。遂求治于我 ,诊时见 :遍身风团 ,色鲜红 ,连绵成片 ,痒无定处 ,此起彼伏 ,苔薄黄 ,脉浮有力。该…  相似文献   

19.
瘾疹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少阳有余,病皮痹瘾疹。”瘾疹为一种常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以发无定处,忽起忽退,来去迅速,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痕迹为其特点。诚如《圣济总录》说:“盖身体风瘙而痒,瘙之隐隐而起是也”。可见古代医学对此病已有很细微的观察。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荨麻疹。  相似文献   

20.
瘾疹源流考     
关于瘾疹的论述,首见于《黄帝内经》,此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历代医家对瘾疹的论述日臻完善.现通过已搜集到的资料对瘾疹的命名、病因病机、治法进行整理说明,其病名亦可称为“风疹块”、“鬼风疙瘩”等;病因病机可包括禀赋不耐外邪入侵、饮食不慎、气血虚弱、情志所伤等;其治疗方法则可大致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前者包括扶助正气、疏散外邪、调和脾胃、调畅情志、活血祛风,后者包括洗、浴、敷、针灸、涂膏、扑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