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丘瑞香  贺敬波 《中医杂志》1998,39(5):281-282
为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心脉通组(20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心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的变化,并与14名健康人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①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②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调节肽代谢紊乱;心脉通胶囊能促进血浆CGRP的生成和分泌,抑制血浆ET的过量释放,拮抗ET生物学效应,其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整ET和CGRP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 ,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心脉通胶囊抗心肌缺血与血管内皮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丘瑞香  贺敬波  蓝军 《中医杂志》2000,41(6):347-349
为探讨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将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胶囊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计分、TIB、MDA均显著下降(P<0.05),而心脉通胶囊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心脉通组ET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O、SOD明显上升(P<0.05),而心脉通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脉通胶囊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用心脉通胶囊(30例)及复方丹参片(15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心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的变化,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SOD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心脉通胶囊治疗后,患者SOD及ST段明显  相似文献   

7.
心脉通胶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的治疗作用。方法:3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心脉能组(20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18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肽(CGRP)含量,凡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的变化,并与14名健康人作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GRP变化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  相似文献   

8.
碟脉灵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ET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睿  许平  张旭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29-730
目的 :探讨碟脉灵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冠心病心绞痛 70例分为碟脉灵组 (40例 )和丹参组 (30例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并与健康人 2 0例作比较。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 ,CGRP明显降低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后ET明显下降 ,CGRP明显升高 ;丹参注射液治疗后ET明显下降 ,CGRP无明显改变 ;碟脉灵注射液组降低ET升高CGRP作用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组。结论 :碟脉灵注射液能有效调节冠心病心痛患者血浆ET和CGRP的代谢失调状况 ,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 ,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的58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0)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健康人组)及牛黄降压丸治疗的38例患者(对照组)血浆ET、CGRP、NO对照.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ET较健康人组显著升高(P<0.01),CGRP、N0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ET显著下降(P<0.01),CGRP、NO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与健康人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救心丸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心病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救心丸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有效率为90.4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救心丸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电针组(喂高脂饲料+电针“丰隆”)、西药组(喂高脂饲料+普伐他汀钠灌胃)。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TC、TG、LDL-C、ET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HDL-C、NO和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电针组大鼠体重、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NO和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③与电针组比较,西药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ET水平降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电针组和西药组均对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N0以及CGRP具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T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免心电图,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含量和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肾活血解毒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6只,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基础上,监测各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灸预处理内关穴对兔心肌再灌注损伤心电图的影响,为针灸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1只Wistar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采用冠脉结扎左前降支4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冠脉结扎前予缺血预适应,电针、艾灸预处理内关穴.分别于结扎前、结扎40 min、再灌注60 min 3个时间点各记录心电图1次.结果:结扎后40 min,各处理组ST段和T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结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各组造模成功.再灌注60 min,T波值艾灸预处理组与结扎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d1值:缺血预适应组与艾灸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处理对ST段值改变有差异,在心梗发生时抑制ST段值抬高,缺血预适应组优于艾灸预处理组.ST段d2值:与假手术组比较,艾灸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波d1值:与假手术组比较,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波d2值: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预适应组及艾灸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余2组无差异(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内关穴及缺血预适应可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检测补阳还五汤治早期脑梗塞ET CGR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发病5天以内)脑梗塞患者35例,观察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前血浆ET、CGRP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在基本治愈、有效、无效组中,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改善程度以基本治愈组>有效组>无效组。补阳还五汤能改善脑梗塞患者ET、CGRP代谢失衡,ET、CGRP又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经穴与脏腑相关角度,观察电针灵台、神道穴对冠心病心电图下壁和前侧壁心电图ST-T影响的即时效应差异,为临床优选腧穴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针刺治疗前常规心电图ST-T变化,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导联组1(Ⅱ、Ⅲ、avF导联组)和导联组2(V4、V5、V6导联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针刺前和针刺后10 min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和V4、V5、V6导联ST-T的即时效应变化。结果两组针刺前后ST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ST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效果相当。两组治疗前后T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T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联组2效果优于导联组1。结论电针灵台、神道穴对冠心病心绞痛下壁和前侧壁心肌缺血状况均有改善作用,对前侧壁心肌缺血的改善效果优于下壁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