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1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临床分离的11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占临床细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但亚胺培南、美洛配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鲍曼不动杆菌仍有较好抗菌作用。结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和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动态监测耐药性变迁,辅助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控制多耐药株的流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太原市某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9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468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76.3%,其他标本23.7%.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13.4%),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9.0%、亚胺培南31.2%、美罗培南31.8%、左氧氟沙星46.6%、阿米卡星49.0%,对其他的10种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株及泛耐药株的产生,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对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做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性分析.结果:共15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类标本,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在所有抗菌药物中主要对阿米卡星(占20%)、亚胺培南(占3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39.9%)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率.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3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严重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董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93-1894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1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测定了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16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离自痰标本,分布于全院13个临床科室,有1/3来源于ICU病房,其中,有4株对亚胺培南耐药,5株对美洛培南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氯霉素、庆大霉素、美洛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3.5%和5.4%。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美洛西林耐药严重、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最低,但应重视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2年昌吉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细菌鉴定仪和纸片扩散法对昌吉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8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为敏感,敏感率均为92.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3%、56.1%、53.4%,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2.4%、59.8%、52.3%、50.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率高,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应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年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1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检出率分别为5.36%、6.83%、11.69%、12.62%和5.80%、4.57%、14.84%、13.76%。鲍曼不动杆菌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痰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支冲液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多黏菌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耐药率<2%。结论结核病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可考虑多黏菌素治疗。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因治疗诱导耐药酶产生而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95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4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了2007-2009年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应用SPSS 13.0 的χ2检验对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958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呼吸道的标本占85.5%;主要引起ICU患者的感染,占44.0%.3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1);到2009年,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超过40%;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较高,其中对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曲南等7种抗菌药物3年比较, 2008年与2007年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而2009年与2008年比较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连续3年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连续性监测可及时发现其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协助医院感控部门制定最佳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定植与传播,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93株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痰标本中,占88.6%,该菌总体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18.65%)和美洛培南(24.3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9.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它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往往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1]。但随着亚胺培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不动杆菌也日益增多 [2]。为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的耐药性及流行情况 ,我们对在本院收集到的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 ,报道如下。1.1材料收集2000年10月至2002年3月临床标本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株 ,其中19株来自痰标本 ,1株来自心包积液。采用…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3年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及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5至2007年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临床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年至2007年医院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609株,其中有587株来自痰标本,其年检出数占年检出细菌总数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并呈多重耐药,其中对氯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1.7%,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6.3%,对米诺环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动态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最佳的感染控制措施和经验治疗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73-1374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对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160株,采用黏附半定量法测量生物膜形成能力,比较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及哌拉西啉他唑巴坦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影响。结果:16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96株为多重耐药菌(60%),59株为泛耐药菌(36.89%)。149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93.13%),其中弱阳性36株,阳性52株,强阳性61株。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50%、75%、81.96%)、左氧氟沙星(44.44%、53.85%、70.49%)、氨曲南(63.89%、88.46%、90.16%)的耐药率显著增强。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其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耐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从我院附属医院检验科随机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共68株,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6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在重症监护室分布最广(51.4%),大部分来自于痰标本(76.4%)。鲍曼不动杆菌对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8.6%、74.3%、74.3%、52.3%、37.1%;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8%和8.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分离2 45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结果 2 45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重症监护室(35.2%)和外科(22.1%)是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科室;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大于60岁的年龄段(59.1%),男性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8.64%)明显多于女性(5.39%),P <0.01,同时男性分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7.39%)也显著高于女性(3.58%),P <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逐年下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上升;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结论 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和外科;男性患者较女性更易检出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多,治...  相似文献   

16.
黄妮妮  黄晓群 《微创医学》2006,25(4):630-632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04年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株,检出率为8%;2005年分离出117株,检出率为11.9%.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在0~6%,其它药物耐药率均在42%~94%.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在增加,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胺耐药率在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杜超 《现代医学》2013,(10):758-760
目的:分析患者近3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临床分离的3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为45株,2011年为106株,2012年175株。标本来源以痰为主(73.6%)。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ICU(38.6%),其次是呼吸内科(23.3%)。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对亚胺培南、关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彬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对多黏菌素B无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控制多耐药及泛耐药株的流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妮妮  黄晓群 《医学文选》2006,25(4):630-632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4年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株,检出率为8%;2005年分离出117株,检出率为11.9%。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在0~6%,其它药物耐药率均在42%~9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在增加,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胺耐药率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叶春幸  马真  卓宋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16-117,12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09~2011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情况及其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泌物及尿液。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ICU)病房、呼吸内科和泌尿外科,其他病区有散在分布。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分布最多,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十分严重,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提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和时间,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15株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彬  马凤玲 《广西医学》2010,32(12):1563-1565
目的了解我院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215株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215株不动杆菌中,乙酸钙不动杆菌91株,鲍曼不动杆菌58株,洛菲不动杆菌49株,溶血不动杆菌17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乙酸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仅为48.27%。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低于36%;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其耐药率依次为3.44%、3.44%、5.17%,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依次为100.00%、89.66%、86.21%、77.58%、77.58%、82.21%、79.31%、81.03%、86.21%、63.79%、65.52%。结论不动杆菌是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率高,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治疗时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