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部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已成为许多恶性肿瘤的主要疗法之一 ,经股动脉插管行化疗药物灌注 ,无法进行长期间断性治疗 ,疗效较差并且需反复穿刺插管操作 ,采用外科手术埋泵 ,损伤大 ,精确度差。在电视透视下应用导管药泵系统(PCS)经皮植入术 ,为长期化疗灌注及碘油栓塞建立良好的途径 ,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现介绍其护理配合。1 一般资料自 1996~ 1999年共施行 6 8例 ,男 5 6例 ,女 12例 ;年龄36~ 7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2 7例 ,转移性癌 8例 ,肺癌 33例。2  PCS的组成及相关器械PCS主要由两药泵及导管 (留置管 )组成 ,我们常…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性,68岁,既往有糖尿病史,于1998年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中于皮下埋置腹腔化疗泵(见图1),动、静脉泵各一.远端导管分别置于胃网膜动、静脉。术后分别经动脉泵及静脉泵各给予化疗1次,方案为5氟尿嘧啶(5-FU)750mg+亚叶酸钙(LV)100mg。因每次经泵化疗时患者均出现高热,1周后皮下埋泵处局部感染,即停止经泵化疗改为外周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4.
经皮给药系统因为具有较小副作用、较强安全性、较高局部浓度和易去除、可控释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经皮给药新剂型包括微针、囊泡、水凝胶、微乳、纳米粒等,综合运用新技术和新剂型能够取得控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药物经皮吸收量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外日趋增多地应用经皮穿刺插入球囊导管二尖瓣狭窄分离术(PBMV),以代替外科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1990年12月至1991年12月,我们应用PBMV治疗1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治疗对象和适应症本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3~49岁。全组患者经临床检查证实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无风湿活动,无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房无附壁血栓,瓣膜活动度好无严重增厚,瓣膜无钙化,无动脉栓塞史,心功能Ⅱ~Ⅲ级。  相似文献   

6.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TDDS)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制剂。随着1981年第一个透皮贴剂——东莨菪碱贴剂的上市,TDDS已有20余年的历程,其发展速度迅猛。TDDS大多用于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征和性腺机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崔平  胡筑培 《云南医药》1996,17(3):197-199
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的临床应用崔平,胡筑培我科于1994年4月~1995年6月采用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作局部化疗治疗肿瘤病人25例,替代传统全身静脉化疗,结合临床应用简介于后。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7,女...  相似文献   

8.
宫颈妊娠属异位妊娠范畴,临床较为少见。一旦发生,临床上常采用化疗,待胚胎死亡后再清宫。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成为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领域中的新应用。笔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是开胸闭式二尖瓣分离术或药物治疗,前者病人痛苦大,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多数病人不愿接受,后者疗效差。现将我科自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为2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人施行了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C),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47例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床旁介入置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8 3%(39/47),起搏成功率91.5%(43/47),从穿刺开始到成功起搏的时间(6±3.8)min(5~15min),临时起搏导管留置时间为(7±4.9)天(3~12天).未见与临时心脏起搏术有关的意外和并发症.结论 在体表心电图指引下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必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一定要加强原发病的抢救和治疗,并维持重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经皮给药系统中前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13.
经皮给药系统中前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system,T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可以避免胃肠道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而直接进入血流,并且药物的吸收速率变化较小,更有利于保持血药水平相对稳定,增加了药物体内过程的预见性,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的安全性。药物的经皮渗透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药物理化性质诸如分子量、熔点、脂/水分配系数及热力学活度等的影响。近年来渗透促进剂的开发,一些物理的促渗方法的应用,大大地促进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但对于很多药物…  相似文献   

14.
张劲松  季学兵 《淮海医药》2001,19(3):208-208
目的 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药盒导管系统(PCS)植入术的技术要领及其对转移性肝癌、盆腔巨大肿瘤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对直肠癌术后肝脏多发性转移、胰头癌伴肝转移和右侧卵巢癌伴盆腔广泛转移患各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靶血管内行肿瘤供血动脉造影,适度栓塞、化疗药灌注后,将药盒导管交换入靶血管内。结果 3例患PCS植入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3-4月,药盒导管通畅,病灶缩小,患全身情况好转。结论 经皮穿刺PCS植入术对转移性肝癌、盆腔巨大肿瘤能进行规律性、简易易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薄荷醇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若秋  潘亚非 《中国药房》2001,12(2):110-111
薄荷醇为单萜类化合物 ,常添加于皮肤外用制剂中 ,发挥局部止痒、止痛、清凉及轻微局麻等作用。近几年研究发现 ,薄荷醇在经皮给药系统 (TTS)中有显著的促渗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薄荷醇在TTS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薄荷醇作为促渗剂的单独应用1 1解热镇痛药1 1 1水杨酸 :徐伟等[1] 用离体小鼠背部皮肤研究了薄荷醇对水杨酸的透皮吸收效果 ,结果在2、4、6、8、10、12h各时间点含1 5 %薄荷醇的水杨酸溶液透皮累积量都明显高于不含薄荷醇的水杨酸溶液 (n=6 ,P<0.01)。其中 ,12h时的透皮累积量分别为 (1 2…  相似文献   

16.
都慧慧 《齐鲁药事》2011,30(2):111-113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简称TDDS,TTS),目前已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对经皮制剂所用的基质进行简单的汇总和介绍,以便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无线镇痛泵系统与传统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某院2013年4-11月采用无线镇痛泵系统于术后镇痛595例( W组),与2012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传统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608例( C组)对比,观察术后2h、6h、12h、24h、48h患者疼痛强度、处理时间、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48 h两组间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患者6 h、12 h疼痛强度低于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的处理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过程中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C组(P<0.01)。结论与传统镇痛泵比较,无线镇痛泵系统能缩短疼痛有效处理时间,显著提高PCIA 48 h内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在术后镇痛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型术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马涛  石建成  李林芳  赵林 《河北医药》2008,30(10):1582-1584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在影像学的介导下经皮穿刺向骨折或破坏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重建脊柱生物机械强度的作用的一种手术.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采用开胸直视下导管结扎或切断缝合术治疗。我院于1988年3月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栓塞术关闭导管5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一) 外套管:为四氯乙烯塑料管,长25cm、壁厚0.4mm,外径规格有4.5、5.0、5.5及6.0mm数种。尾部接头为尼龙棒制成,中心有排气孔(可注入肝素  相似文献   

20.
陈磊  桂双英 《安徽医药》2014,18(3):407-411
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有阻碍作用,以传统透皮方式给药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经皮给药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皮肤的屏障作用.微针是一种结合皮下注射与经皮给药双重释药优点的新技术,微针可以在皮肤上产生供药物通过的孔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特别是对于多肽、蛋白和疫苗等经皮渗透性显著提高.该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微针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微针的分类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