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成人肩胛背动脉的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研究从体表标志确定肩胛背动脉走行路线。 方法 解剖尸体26具(共52侧),显露肩胛背动脉,测量肩胛背动脉直径及其与肩胛骨内侧缘距离,所得数据经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 肩胛背动脉与肩胛骨上角距离为(0.34±0.25) cm,与肩胛冈内侧端为(1.58±0.41) cm,与肩胛骨下角为(3.45±0.28) cm,得出肩胛背动脉走行于肩胛骨内侧缘内侧,在距离肩胛骨上角0.34 cm、肩胛冈内侧端1.58 cm、肩胛骨下角3.45 cm三点处做一连线,该连线即为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结论 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动脉损伤,并可为确定肩胛背动脉皮瓣的中轴核心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供肩胛上神经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及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行局部层次解剖。①观察肩胛上神经位置,行程和分布,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②测量肩胛上下孔;肩胛上下横韧带的相关数据。③设定肩胛上神经的体表测量标志,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①肩胛上神经由臂丛C5、6形成后,越过颈后三角向外,经肩胛上孔入冈上窝,分出冈上肌支、上关节支,其主干改名为冈下肌支穿肩胛下孔入冈下窝,分出冈下肌支、下关节支。②肩胛上孔横径7.90±3.0mm;纵径6.2±1.2mm;肩胛下孔横径9.81±1.53mm纵径7.81±2.40mm;肩胛上横韧带长13.4±0.5mm;肩胛下横韧带长25.3~3.9mm。③引用黄德清所测数值:设定肩胛上孔为A点,肩胛下孔为B点,肩胛上角为C点,肩峰外侧端为D点。肩胛冈内侧端与肩胛骨内侧缘相交处为E点。AD/AC相对值为1.26±0.47;BD/BE相对值为0.60±0.08。结论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研究数据能为肩胛上神经卡压症针刀手术提供较安全的入路及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肩胛冈的解剖形态学分型,探讨其在运动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校解剖学教研室干燥、 完整的肩胛骨标本进行测量,选择9 个骨性标志点,测量内容包括肩胛冈周围结构7 个距离及9 个点的厚度,根 据肩胛冈的形态差异进行形态学分型,并描述其与肩胛骨固定区域的相关性。结果:肩胛冈根据其解剖形态学特 点可分为6 型( 细薄型、木棒型、粗厚型、大梭型、小梭型、S 型)。其中细薄型12.50%,木棒型18.23%,粗厚 型25.52%,大梭型20.31%,小梭型18.23%,S型5.21%;细薄型肩胛冈的内侧边界到冈盂切迹的距离( 74.40±6.13) mm、肩胛冈的内侧边界到肩峰端外侧边界的直线距离(120.03±7.32) mm,明显短于木棒型、粗厚型、大梭型、 小梭型、S 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薄型B 厚度(10.74±2.29)mm,明显薄于另外 5 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形态肩胛冈对于肩关节运动有着密切关系,研究不同分型的肩胛冈形态特点,为临床预防、康复训练 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肩胛冈及肩峰角的定位和肩部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切迹、肩胛冈以及肩峰角的形状、走形及定位方法等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肩胛切迹宽度为(10.52±4.27)mm,深度为(6.12±2.24)mm;肩胛切迹到肩胛冈的垂线交点到肩峰角的距离为(43.12±4.82)mm,从交点至肩胛切迹的深度为(31.42±4.01)mm;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长度为(118.28±4.37)mm,基底长度为(81.12±4.56)mm,冈中隆凸宽度为(11.38±2.64)mm,冈中隆凸高度为(18.72±2.67)mm;肩峰角分为三型,肩峰角(119.9±8.53)°,其中C型占68.00%,肩峰角(124.6±6.49)°;L型占22.50%,肩峰角(104.8±5.54)°;双角型占9.50%。结论 (1)肩胛冈上缘及肩峰角走形恒定,部位表浅可作为肩部疾病的诊治定位标志。(2)从肩峰角沿肩胛冈上缘水平向内约4cm,再向前约3cm即为肩胛切迹。(3)不同类型肩峰角在定位时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肩胛骨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上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为国人解剖学数据提供资料。方法选择国人成人肩胛骨标本72例,测量其肩胛切迹上横直径、最大深度,及其肩胛骨形态长度和形态宽度,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肩胛骨的形态长度为(13.110±2.191)cm,形态宽度为(10.081±1.430)cm;肩胛切迹上横直径为(1.172±0.763)cm,最大深度为(0.783±0.582)cm。回归分析显示,肩胛切迹上横直径与肩胛骨形态宽度成正相关,肩胛切迹最大深度与肩胛骨形态长度成正相关。结论肩胛骨的形态长度、宽度与肩胛切迹最大深度、上横直径存在线性关系,而肩胛切迹狭窄时易造成肩胛上神经卡压,因此为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小针刀减压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4侧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冈上孔、冈下孔和肩胛上神经及血管,观察冈上孔、冈下孔及其与肩胛上神经、血管的走行位置关系,测量有关数据.结果冈上孔位于锁骨锥状结节的后端深面,由肩胛切迹和横架于其上方的肩胛上横韧带围成,距体表(4.75±0.79)cm.冈下孔位于肩胛冈中外1/3交界处下方2cm处的深面,由冈盂切迹和连于肩峰根部及肩胛骨背面的肩胛下横韧带围成,距体表(3.93±0.95)cm.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上干,行向后外下,穿冈上孔人冈下窝,再向后穿冈下孔入冈下窝,沿途发支至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肩胛上血管经肩胛上横韧带的外上方入冈上窝与神经伴行.结论本文提出同时扩大或开放两孔进行治疗的新思路,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可提高小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嵌压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肩胛下角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从而探讨其解剖学意义。 方法 选取275例人体干燥肩胛骨标本,设肩胛下角为a点,盂下结节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c点,肩胛上角为e点,冈盂切迹为f点,经a点做cf连线的垂线,与cf交于d点;用游标卡尺、量角器分别测量a点厚度(以肩胛下角最厚处为准),ab、ac、ad长度,∠bac、∠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矢状面投影)、∠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冠状面投影)角度。 结果 根据形态学特点发现肩胛下角分为3型:副角型(145,52.73%)、U型(87,31.64%)、V型(43,15.64%)。其中,副角型与V型在a点厚度、ab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副角型与V型在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V型,U型与V型在ad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在∠ace′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左右两侧肩胛下角在∠b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本次实验中,发现肩胛下角存在三种形态学变异,以副角型为主,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的行程和冈上肌干支入肌点,为肩部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肩胛上神经及其分支冈上肌支的走行、分段、体表定位和冈上肌支入肌点进行研究。结果肩胛上横韧带前段的肩胛上神经主干长4.03~5.23(4.36±0.60)cm,外径2.21~4.45(4.22±0.63)mm;骨纤维管内肩胛上神经外径与入管前一样;出管后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冈上肌干支长1.24~0.90(3.78±0.23)cm,外径为0.54~2.01(1.82±0.20)mm。冈上肌干支入肌点距孔后为1.15~2.01(8.22±5.20)mm。结论①肩胛上神经行程较长,穿越骨纤维管位置恒定,易发生卡压,其体表定位位于距离肩峰最外端约6 cm处。②冈上肌干支伴血管行走,距孔后约1 cm入肌体,位置相对恒定,其体表定位相当于锁骨锥状结节的后方约3 cm处,入肌内分有前、中、后三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三角肌不同部位安全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以经过!肱骨小结节和肩峰后外侧角垂线为标志,将三角肌分为前部、外侧部和后部三部分。按照三角肌注射的部位及深度在30具(6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结果:三角肌起点前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73.4±6.9)mm,后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97.7±8.4)mm,止点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148.7±7.2)mm。前、后部较薄,外侧部较厚。外侧部深面横过的血管神经束上下径为(18.0±4.8)mm,此束上缘与外侧部中垂线交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51.8±7.2)mm。后部深面腋神经后支入肌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49.6±8.3)mm,与三角肌后缘垂直距离为(26.7±6.1)mm;在后部深面有桡神经向下行走,桡神经与大圆肌下缘交界处距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72.6±6.5)mm处。结论:三角肌注射首选部位为外侧部,此处肌肉较厚,操作安全方便,有利用药液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确定大圆肌肌内神经密集区中心(centers of intramuscular nerve dense regions,CINDR)的位置和标记方法。 方法 选取24具成人尸体。设计紧贴皮肤连接肩胛上角和肩峰及肩胛下角的曲线分别为横向(H)和纵向(L)参考线。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显示一侧大圆肌肌内神经密集区,解剖暴露另一侧肌的肌内神经密集区相应位置,硫酸钡标记其CINDR,螺旋CT扫描确定CINDR在背部和胸部的体表投影点(P和P'点)。Syngo系统确定通过P点的垂线分别与H和L线的交点(PH和PL点)的位置和CINDR的深度。 结果 大圆肌内仅有1个肌内神经密集区,其CINDR的PH位于H线的(86.71±0.85)%处,PL位于L线的(72.07±1.08)%处。CINDR的深度位于P-P'线的(40.06±2.44)%处。 结论 这些结果可作为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阻滞大圆肌痉挛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 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 。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 。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 结论 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resection of the superomedial angle of the scapula in snapping scapula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potential risk of injury to the suprascapular ner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distance of site of resection on the upper border of the scapula from the suprascapular notch during arthroscopic resection of the superomedial angle using standard superior Bell’s and medial portals at the middle of medial bord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