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烧伤患者实施整形术后易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诊疗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共88例(感染组),同时选取该时间段内术后未发生感染的88例烧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与诊疗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区有无瘢痕褶皱、有无残余创面、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与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相关;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OR=2.812、P=0.026)、术区有瘢痕褶皱(OR=3.148、P=0.011)、术区有残余创面(OR=2.711、P=0.030)和手术时间≥200 min(OR=2.883、P=0.019)均为引起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感染者中,革兰阳性和阴性球菌感染率分别占35.23%和64.77%;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医院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类抗菌药物,适当缩短手术时间和针对性采取措施消除瘢痕褶皱及残余创面,以抑制烧伤整形术后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对2013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统计创面感染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总结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对比发生感染者和未发生感染者间差异,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创面感染率为16.67%(20/120),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的构成比分别为51.16%、44.19%、4.65%;发生感染者Ⅲ度烧伤、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家属手卫生依从性差、入院至修复手术时间>1周、手术时间>2h、术后残余创面、联合使用抗生素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为危险因素(OR=6.560、7.199、5.171、9.757、4.988、6.443、4.183、4.983,P<0.05)。发生感染者术后负压引流构成比低于未发生感染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为保护因素(OR=0.475,P<0.05);两者年龄、烧伤面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分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16岁、年龄≥60岁、烧伤面积≥20%且<40%、烧伤面积≥40%、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3d且<10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10d均为危险因素(OR=6.092、7.287、7.207、14.629、5.063、6.653,P<0.05)。结论: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风险高,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较为常见,年龄<16岁、年龄≥60岁、Ⅲ度烧伤等均是其危险因素,术后负压引流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为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手外伤术后感染的87例患者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行手外伤治疗未发生感染的87例为非感染组,对影响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暴露时间超过8h(OR=5.617,P=0.000,95%CI:2.636,11.968),手术时间超过8 h(OR=4.607,P=0.000,95%CI:2.245,9.455),未清洁换药(OR=3.706,P=0.000,95%CI:1.869,7.352),未合理使用抗生素(OR=2.941,P=0.002,95%CI:1.482,5.836),是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外伤术后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暴露时间超过8 h、手术时间超过8 h、未清洁换药、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因此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脊柱术后SSI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66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7年5期)、CNKI(1994年1月~2017年5月)、CBM(1979年1月~2017年5月)、维普(1989年1月~2017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2017年5月),纳入关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两名作者分别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包括研究地点、研究时间、样本量、年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暴露因素)以及运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1848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932例,对照组17554例。根据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A级文献19篇,B级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OR=1.33,95%CI(1.08,1.64),P0.05]、年龄(60岁)[OR=1.44,95%CI(1.01,2.04),P0.05]、肥胖[OR=2.64,95%CI(1.35,5.15),P0.05]、糖尿病[OR=3.86,95%CI(2.68,5.55),P0.05]、感染史[OR=6.64,95%CI(1.29,34.29),P0.0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2分)[OR=2.72,95%CI(1.38,5.38),P0.05]、尿失禁[OR=6.32,95%CI(3.40,11.76),P0.05]、脑血管疾病[OR=5.73,95%CI(1.62,20.35),P0.05],同种异体骨植骨[OR=3.02,95%CI(1.09,8.34),P0.05]、手术时间(3h)[OR=3.44,95%CI(1.92,6.13),P0.05]、失血量(1000ml)[OR=2.40,95%CI(1.73,4.77),P0.05]、输血[OR=2.61,95%CI(1.36,5.01),P0.05]、融合节段(3个)[OR=2.23,95%CI(1.55,3.23),P0.05]、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5.43,95%CI(2.66,11.08),P0.05]、术中参观人员[OR=2.28,95%CI(1.19,4.37),P0.05]。结论 :男性、年龄60岁、肥胖、糖尿病、感染史、ASA评分2分、尿失禁、脑血管疾病、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时间3h、失血量1000ml、输血、融合节段3个、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参观人员均为国人脊柱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特征,对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住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未感染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Ⅲ~Ⅳ期比例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合并有糖尿病占5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期抗生素使用史方面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白细胞、CRP、ESR、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糖尿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史、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CRP、ESR、白蛋白均对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度最高的为TNM分期(β=0.773,OR=2.167),影响度最低的为血红蛋白(β=0.022,OR=1.022)。结论 TNM分期、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期抗生素使用史、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CRP、ESR、白蛋白均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术前加强营养、预防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CABG患者共302例作为模型组,比较感染与未感染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常规皮肤准备、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和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211例CABG患者作为验证组,接受感染管理策略。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组与验证组感染发生的效能。结果:模型组共诊断11例患者发生感染(3.64%,11/302),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者年龄高于未感染者,且感染者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和肥胖者比例增高,ASA评分升高,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比例均较未感染者增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58、95%CI:1.12~2.53、P=0.011)、基础疾病史(OR=2.63、95%CI:2.12~3.06、P=0.001)、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OR=2.01、95%CI:1.55~2.69、P=0.002)、手术时间>4 h(OR=3.11、95%CI:2.68~3.59、P=0.001)和手术室探视(OR=1.24、95%CI:1.01~1.85、P=0.024)均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高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的权重(β值)进行定量赋值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组共诊断感染者2例(0.95%,2/211),显著低于模型组(Fisher’s确切概率法,取单侧P=0.047)。ROC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发生感染的准确性分别为0.895和0.864;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度良好。结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多个临床因素有关,如高龄、基础疾病史、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和手术室探视,医护人员应充分认知并采取严格的感染管理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评价影响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14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JI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总病例数7473例,其中发生术后假体周围感染283例。影响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OR=2.80,95%CI (1.91,4.10),P0.05]、合并糖尿病[OR=5.14,95%CI (2.81,9.41),P0.05]、手术时间[OR=2.64,95%CI (1.25,5.58),P0.05]、吸烟[OR=2.60,95%CI (1.54,4.39),P0.05]、合并炎性疾病[OR=12.56,95%CI (5.08,31.01),P0.05]、激素使用[OR=6.06,95%CI (1.78,20.63),P0.05]、术后拔引流管时间[OR=4.58,95%CI (1.88,11.15),P0.05]、肥胖[OR=1.23,。95%CI (1.11,1.36),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吸烟、合并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使用、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长(≥24 h)、肥胖是导致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二期植皮术对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66例,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2)采用一期传统换药治疗联合二期植皮治疗,观察组(n=34)采用一期VSD结合二期植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创面封闭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瘢痕增生程度。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94%和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封闭成功率(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以及末次随访,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瘢痕增生仅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VSD结合二期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患者时能够显著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后期瘢痕的增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治疗的2 591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 265例,女1 326例;年龄25~82(51.5±15.6)岁。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2 573),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术前1个月内是否进行局部封闭、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内固定置入等,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 59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0.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内固定置入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4.227)、年龄≥65岁(OR=34.313)、手术时间≥2h(OR=15.616)、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靶向抗生素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效果及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分为经验组与靶向组。经验组患者经验性地选用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1 300例)。靶向组患者术前1~2周内进行肛拭子培养,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进行筛查,根据药敏结果靶向选用抗生素(131例)。主要观察终点为穿刺术后感染,收集各项临床资料试分析可能导致穿刺后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经验组与靶向组穿刺后感染率分别为67例(5.2%),1例(0.8%),采用靶向抗生素预防法可以显著地降低穿刺感染率(P=0.000)。肛拭子培养显示氟喹诺酮类耐药与产ESBL菌的携带率分别为48.9%,39.7%。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超重(BMI 25~28kg/m2)、肥胖(BMI28kg/m2)、糖尿病可能与术后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是前列腺穿刺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97,95%CI:9.331~15.169,P=0.000)。结论采用靶向抗生素预防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肥胖可能是穿刺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6年来行肝切除术的21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引起感染并发症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7例肝癌肝切除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并发症分为感染组(n=33)与非感染组(n=184).33例中,手术部位感染15例(占45.45%)、肝脏周围感染4例(占12.12%)、远处部位感染14例(占42.42%);术后死亡3例(占1.3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6,0R=2.564)、糖尿病史(P=0.02,OR=1.996)、手术时间(F=0.005,0R=2.237)及胆漏发生率(P<0.001,0R=7.325)是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及胆漏发生率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采用x2检验和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3 289例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6.050%(199/3 289).男性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于女性(OR =2.17,95% CI:1.54 ~ 3.06,P<0.05);新辅助化疗亦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1.53,95% CI:1.00~2.32,P<0.05);围手术期输血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4.80,95% CI:2.98 ~7.73,P<0.05);低位直肠癌较高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OR=1.60,95%CI:1.14~2.23,P<0.05);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 =0.46,95%CI:0.27 ~0.78,P<0.05).而ASA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预防性肠造口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无关(OR=0.66,0.91,1.25,0.78,95%CI:0.36~1.20,0.55~1.51,0.75 ~2.09,0.50 ~1.23,P>0.05).结论 男性、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输血、低位直肠癌、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1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胰瘘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10例患者中13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胰瘘发生率为33.23%(103/310),胰瘘患者中合并其他并发症者4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术前TBil、胰管直径及术后Alb 4个因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x2=4.543,6.087,6.265,5.3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34.2 μmol/L、胰管直径<3 mm及术后Alb< 28 g/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6,1.936,1.780;95%可信区间:1.107 ~2.948,1.170 ~3.206,1.002~3.165,P<0.05).结论 术前显性黄疸(TBil≥34.2 μmol/L),胰管直径过小(<3 mm)和术后营养情况不良(Alb <28 g/L)预示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液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在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均相同的前提下,缝合腹膜后,治疗组使用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手术切口,对照组常规使用碘伏生理盐水清洗手术切口.结果 治疗组感染3例(2.10%)对照组感染10例(6.90%),治疗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组感染2例(2.90%),对照组感染8例(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治疗组感染1例,对照组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阿米卡星清洗液能够有效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特别是对感染严重的重症阑尾炎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死亡1例.高龄(OR=1.35,95% CI 1.16~7.68,P=0.026)、糖尿病(OR =3.34,95% CI 1.90~6.54,P<0.001)、低血红蛋白(OR=1.68,95% CI 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 CI1.02~1.07,P=0.036)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红蛋白、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近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1999-2014年英文发表的对比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与标准饮食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近期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275篇,纳入14篇,纳入研究对象1793例。对于营养状况不良的病人,围手术期补充肠内免疫营养与标准饮食比较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OR=0.51,95% CI:0.36~0.70,P<0.001)、吻合口瘘发生率(OR=0.55,95% CI:0.33~0.91,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0.47,95% CI:0.35~0.64,P<0.001)和病死率(OR=0.33,95% CI:0.12~0.87,P<0.05),且可以缩短住院天数(SMD=-0.52,95% CI:-0.75~-0.29,P<0.001)。对于营养良好的病人,在术后感染率、吻合口瘘、总体并发症、病死率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免疫营养与标准饮食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于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术后近期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甲状旁腺激素腹膜透析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甲状旁腺激素正常组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组.应用二维超声检测受试者颈动脉斑块,选用Logistic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45例腹膜透析者纳入研究,其中甲状旁腺激素正常组69例(47.7%),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组76例(39.1%).与甲状旁腺激素正常组相比,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50.3% vs 30.5%,P<0.001).在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组,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高龄[比值比(OR)=1.04,95%可信区间(CI)1.02~ 1.06]、糖尿病(OR=3.31,95% CI 1.92~6.43)、高血磷(OR=1.02,95% CI 1.01 ~ 1.03)、高钙磷乘积(OR=1.27,95% CI 1.10~4.54)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甲状旁腺激素的腹膜透析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高龄、糖尿病、高血磷及高钙磷乘积是其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颌面整形术后感染厌氧菌实施奥硝唑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颌面整形术后感染厌氧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奥硝唑疗法;对照组实施氯化钠甲硝唑注射液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清除细菌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vs.66.67%,P0.05);观察组的清除细菌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整形术后感染厌氧菌患者实施奥硝唑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颌面整形术后感染厌氧菌的发病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管状胃与全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2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116例)和全胃组(16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管状胃组和全胃组术后前3d胃肠减压管引流量分别为第1天(120±55) ml、(220±60) ml,第2天(80 ±28) ml、(190±50) ml,第3天(65±32) ml、(260±80)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5.2% (41/116)和66.4%(109/164),P<0.05;术后1年生存质量满意率分别为82.7%(96/116)和53.3%(109/164)(P<0.05);而在术后肺部并发症、1年复发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管状胃组疗效要优于全胃手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