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20个椎体),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PMMA注入椎体成形术。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经皮穿刺椎体经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rbral compressiou fractures,简称OVCF)是指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椎体骨组织内钙的逐渐丢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造成椎体单发或多发压缩[ ]。OVCF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趋势。伴随着老龄化的问题,老年相关性疾患也逐渐成为焦点问题。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作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传统的保守治疗措施如卧床休息、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因为治疗周期长而被更多的患者的摒弃。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如腰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效果明确,但其带来的巨大创伤与严重并发症使得患者望而却步。椎体成形术的出现更好地解决了OVCF的治疗问题。椎体成形术包括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人工骨达到强化椎体的作用。由于椎体成形术创伤小、止痛效果明显而在临床上被普遍推广,相较PVP而言,PKP由于改善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性更高而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推崇。我院2015年共开展PKP手术113例,治疗病变椎体共132节。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刨技术,它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向压缩的椎体注入填充剂,以达到增强脊柱稳定性,部分恢复椎体高度,防止塌陷,缓解腰背部疼痛的目的。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4月,作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所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本院2005年3月-2008年2月应用PVP术治疗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2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体位护理.术前3 d开始行俯卧位练习,2~3次/d,每次0.5~1 h,俯卧时胸部垫软枕;术中协助患者取过伸位俯卧于手术台上,并使脊柱保持纵轴位,两侧肩部及髂前上棘处用10 cm厚软枕垫高,恢复脊柱的生理前凸;术后患者平卧4~6 h,腰部垫高5 cm、宽20 cm的腰枕.本组患者均能配合体位训练与摆放,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控下,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同时做好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患者术后6-24h内疼痛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出院。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骨髓压迫、神经根受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创伤小,应重视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未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但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崔建胜 《临床医学》2011,31(7):43-4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鲁山县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治疗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24例疼痛明显减轻,6例疼痛减轻,无术后病情加重患者。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手法复位、双侧注入骨水泥和完善的影像学监测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总结了3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护理。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双下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过伸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腰背疼痛27例。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21例腰背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1例无改善,1例术后相邻椎体出现疼痛;4例,共6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伤椎高度由术前分别为正常的35%-75%,平均为50%,恢复到术后伤椎高度分别为正常的50%-100%,平均为85%。随访6—19个月伤椎疼痛均未复发。结论PVP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治疗费用较低的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行经皮椎体成型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做好术前的基本护理、俯卧位耐受力训练、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术后的一般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48例患者均症状缓解明显,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满意,手术疗效优良。结论手术前后的整体身心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而且明显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效果,降低了手术的危险率,使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更加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PVP组(复位床组)、单纯PVP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角、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PKP组与单纯PVP组比较,术后Cobb角更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PKP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PVP治疗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4.
对7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监测病情、给予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0例患者术前加强原有疾病护理、做好体位训练、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加强出院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症状消失出院71例,症状减轻出院9例。随访3~6个月,9例症状减轻出院患者于术后第2周症状消失;78例患者均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出院康复、用药、饮食指导,未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2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助于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3D打印组(n=40)术前行3D打印,非打印组(n=38)采用常规方法,入院后均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打印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纳入研究调查范围,其均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使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分别采用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n=3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开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8例,组间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手术治疗期间发挥的积极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mL,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总结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治疗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治疗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者卧位及活动管理,加强肺栓塞、骨水泥外渗、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重视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52例患者治疗后腰背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