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韦励  丘映 《广西医学》1998,20(3):407-408
两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韦励丘映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普遍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如何正确、合理预防应用抗生素,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妇科于1995年1月至1997年8月对妇...  相似文献   

2.
莫绪燕 《大家健康》2013,(3):134-135
目的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488例,将其按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则是接受有针对性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同时观察诱发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诱发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早产、极低体重、侵入性操作、大量应用抗生素等。结论诱发新生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可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儿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云英 《华夏医学》2000,13(1):35-36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6年7月至1998年6月在产科出生的226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早产儿、样儿)、头水吸入、胎膜早破和胎头吸引等是主要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郑伯花  刘佳  黄晓玲 《四川医学》2013,34(5):634-63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预防感染管理的更佳模式。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之间的904例易感高危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预防感染管理模式:第1组451例,均于出生当天即使用抗生素,连续3d;第2组采用易感高危因素联合C反应蛋白的方法,筛选出疑似感染病例,给予选择性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人均抗生素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平均住院天数、人均抗生素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2组采用的是更佳的新生儿预防感染管理模式,更适合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殷忠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55-55,58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90例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判断患儿合并院内感染情况,比较院内感染及无院内感染的患儿日龄、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病情、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890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42例(4.72%,42/890),无医院感染848例;感染组日龄小、实施侵袭性操作多、病情重、预防应用抗生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住院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开展预防医院感染及消毒隔离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以减少或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念珠菌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治疗效果,预防新生儿医院内感染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7例新生儿念珠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860例住院新生儿发生新生儿念珠菌感染97例,发生率为3.39%。发病高危因素为早产、低体质量、严重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哭闹、吃奶量减少、口腔唇舌和颊黏膜局部呈潮红斑片状,表面覆以大小不等乳白色块状物,较易剥离。结论念珠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易造成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儿科医院感染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儿科1998年1月-1999年12月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科医院感染率为3.49%,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居多,新生儿及婴儿占医院感染患者的66%。结论:新生儿及婴儿是医院感染预防重点人群,医院感染防范重点是加强消毒隔离及控制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控制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2000/2001年重症新生儿322例的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a平均感染率13.4%。主要以新生儿肺炎、胃肠炎、脐带感染为主。病原菌中G~-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稀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G~+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同时发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不依药敏试验结果滥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是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重视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消毒隔离,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预防重症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英 《当代医学》2014,(10):77-78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区获得鹅口疮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47例新生儿鹅口疮病例,从而提出相应对策。结果6年中新生儿住院3383例,病区内获得鹅口疮感染47例,感染率为1.39%,主要的感染途径是产道感染、乳具污染、婴儿口腔感染或操作中的交叉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率的增加,使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结论新生儿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机体防御能力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口腔处理不当、洗手不规范及抗生素使用率增加等易引起新生儿鹅口疮感染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预防新生儿医院获得鹅口疮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医院感染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体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为预防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0年7月1日~2003年7月1日儿科病房住院新生儿病例,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致病菌特点、感染部位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主要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为主。结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增强患儿免疫力,注意病房空气流通,减少陪侍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有效地控制了医院交叉感染,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22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对22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36.68%、31.88%及16.16%。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导致细菌L型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 ,为预防、控制细菌L型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对 2 2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应用、罹患感染性疾病、抗癌药物的使用及住院时间过长与细菌L型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结论  监测细菌L型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有利于预防、控制细菌L型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产因素50例,感染因素35例,母乳性黄疸28例,新生儿溶血病13例,多因素混合11例,不明原因3例。治愈87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和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感染危险因素;选择2009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给予感染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①不同年龄、手术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年龄、手术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是发生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术后院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③采取感染综合防治措施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采取感染综合防治措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手术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是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给予感染综合防治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置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害因素,结果:22例置管感染中,多数病例基础疾病严重且均有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史;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置管感染率高于小于2周的(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留管时间过长和置管部位不当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颅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研究和治疗,我们能更好地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方法:对2011-01~2012-10神经外科颅脑术后的39例MRSA感染病人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医院其它科室同期住院的42例MRSA感染病人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外科的MRSA感染率为0.96%(均为颅脑术后),明显高于同期其它科室的住院病人MRSA感染率0.15%。神经外科住院的39例MRSA感染病人中29例为NICU病人,感染率为1.86%,明显高于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的MRSA感染率0.6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35/39,89.74%)。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气管切开、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药敏结果显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神经外科ICU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应加强神经外科ICU病人MRSA的筛查,加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病人的管理,严格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严格手卫生,避免MRSA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7.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is a major problem, especially in hospitals. This problem has emerged in large part because of widespread and uncontrolled use of antibiotics.In order to slow the rate of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bacteria,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antibiotics are used, so as to reduce unnecessary use.The use of antibiotic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is respect. Surveys have shown that it accounts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all in-hospital antibiotic use and misuse.In fact, in 1982, a survey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use on general surgery wards at Hunan Medical College showed that 95%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use was unnecessary according to current medical standards.In order to update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of antibiotic use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was don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are most effective when adequate tissue levels o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190例1991~1999年肾病患儿住院病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 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34.2%(65/190),其中呼吸道感染占69.7%。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为24h每公斤体重尿蛋白定量(尿蛋白)、住院时间、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数及时间。多因素分析危险为  相似文献   

19.
对891个小儿手术切口进行分析研究。切口感染39例(4.38%)。手术性质、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类型、预防用药时间等因素,均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细菌学调查提示,1类手术切口感染以外源性感染为主;2、3类手术以术中内源性感染为主。强调无菌观念、正确操作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医院内真菌感染8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邓乃梅  马晓鸥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6):518-519,521
①目的探讨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常见菌种和临床特点。②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4年6月发生真菌感染的81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医院内真菌感染81例病人中泌尿道感染28例(34.57%),下呼吸道感染25例(30.86%),肠道感染10例(12.34%),上呼吸道感染9例(11.11%),其他9例(11.11%)。白色念珠菌感染62例(76.54%),光滑念珠菌感染12例(14.81%),其他真菌感染7例(8.64%)。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为高龄病人,存在的基础疾病,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长期使用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尿管和气管插管,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④结论近年医院内真菌感染患病率明显增加,以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因此,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