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黑水县在黑热病流行中止近 4 0年后的复燃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防治。方法调查黑热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密度 ,调查保虫宿主家犬的利什曼原虫感染 ,宣传黑防知识和加强现症病人的管理。结果 1 995 -2 0 0 1年共发生黑热病 32例 ,发病主要集中在黑水河下游沿河河坝或坡地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当地有广泛分布的传播媒介 -中华白蛉 ,有主要的传染源 -内脏利什曼病病犬的存在。结论黑水县目前具备黑热病流行的条件 ;通过宣传黑防知识 ,宣传禁养家犬 ,采取查、灭病犬等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 ,阻止了疫势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的防治措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省的黑热病流行区属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主要的传染源是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病犬,传播媒介是野生野栖习性的中华白蛉。通常情况下,黑热病为低度流行状态,呈散在、点状发病。当疫区的养犬数量增加并伴随家犬的感染率上升时,则会改变这种状态,引发局部的或大范围的黑热病暴发流行。在多年的黑热病防治工作中,为遏制疫情的迅速上升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北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川县黑热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仿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白草河流域曾有发病的乡及相邻的两个乡进行人群黑热病普查、家犬利什曼原虫感染调查;开展了病人线索调查和媒介白蛉的分布调查。结果共普查村民1847人,未查到黑热病现症病人。检查家犬56只,发现rk39试纸条阳性犬2只。病人线索调查共发现临床表现与黑热病相似的可疑病人11例,但有标本可查的仅4例,其中1例证实为黑热病。仅在白草河流域发现中华白蛉,最高密度17只/人工小时,从上游至下游白蛉密度依次降低。白蛉的生态习性为野生野栖。结论白草河流域存在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与传染源病犬,显示该流域具备黑热病流行的环节和条件。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该流域的媒介密度和家犬的感染率均较低,这可能是当地黑热病发病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山区,内脏利什曼病犬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yani)的保虫宿主,是人类黑热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关于病犬的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尚未见有系统的调查材料。 我们于1973、1976、1977和1978年在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全省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为制订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病历记录;查阅网上黑热病疫情报告和核实病例;了解各流行县2003-2005年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在2003-2005年全省黑热病共发病126例,其中流行区发病88例,主要以九寨沟县和黑水县居多,占流行区发病的86·36%;随着流行区饲养犬只的增加,发病呈上升和扩散态势,以九寨沟县最为明显。非流行区发病38例,各年发病数高低与流行区基本一致。结论四川省黑热病呈回升趋势,各流行区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大面积灭犬或查灭病犬和禁养家犬措施;加强联防,防止病犬转移,尽快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正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以白蛉为传播媒介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1],也是一种致命性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20世纪50年代黑热病曾流行于我国的18个省525个县,全国约有53万黑热病病人,经过大规模的防治,1958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黑热病~[2]。但甘南藏族自治州自2005年至今,仍有黑热病病例报道,为了更有效的防控黑热病流行,现对2005~2014年发生的285例黑热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四川省汶川县黑热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1987年以来共确诊患者141例,分布在两区一镇六个乡,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多。对5个村寨的调查,凡病犬多的村寨都有黑热病人发生,证实汶川黑热病流行与犬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间有病人相距很近或一家中有数例患者先后发病的现象。在调查的125只家犬中,以1~3龄的家犬发病较高。中华白蛉为当地唯一媒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黑热病防治和诊治能力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甘肃省5个黑热病主要流行县、13个一般流行县专业人员黑热病防治和诊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46名疾控机构防治人员6项调查内容显示,"本地是否有黑热病流行、传染源、传播媒介和主要治疗药物"的知晓率分别为71.7%,60.9%,69.6%和63.0%.对于"犬是传染源(x2=10.932)、主要治疗药物(x2=17.700)、常用检测方法(x2=16.364)和病犬主要症状(x2=5.976)"4项内容,主要流行县和一般流行县防治人员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50名县级医疗机构医生,"黑热病治疗药物和病原学检测方法"知晓率分别为90.0%和66.0%,对"甘肃省黑热病主要流行区、主要症状、免疫学检查方法、治疗药物使用方法和治疗耐药后替代药品"的知晓率分别为42.0%,34.0%,10.0%,58.0%和20.0%,主要流行县和一般流行县医生对"甘肃省主要流行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0,P<0.05);96名调查对象,42人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结论 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专业人员防治知识和医生诊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黑热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防止疫情扩散,提高医疗机构人员诊治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白蛉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总结了新疆40年来(1958 ̄1998)对白蛉的调查研究工作。查见白蛉共10种;大范围地调查了白蛉的地理分布及主要蛉种的分布规律;按WHO的标准,确定了流行于天山以南荒漠地带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以及在克拉玛依呈灶性流行的皮肤利什曼病的媒介蛉种;古老绿洲地带内脏利什曼病的媒介尚待进一步确认。针对不同媒介白蛉的生态习性使用不同的防制方法,收到了成效。在讨论中,对新疆今后白蛉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陇南文县和川北南坪白蛉与黑热病关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南文县、川北南坪系甘肃和四川两省毗邻县份,群山连绵、峻岭险各为其自然特点。近数年这二县黑热病病例和内脏利什曼病犬不断出现。据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和两县防疫站调查资料,1985年至1986年8月止,黑热病新发病例有354例,其中文县308例,南坪46例。这一发病数比解放初有过之而无不及。近2~3年陇、川两省及上述两县防疫站在防治和消灭黑热病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南部文县黑热病流行区群众对黑热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0年在文县有黑热病流行的15个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每个村随机选取20名居民进行黑热病基础知识、健康行为和居住环境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71.04%(211/297)受调查者不知道犬是黑热病的传染源,79.80%(237/297)的受调查者不知道黑热病的传播过程,78.10%(232/297)和35.35%(105/297)的受调查者未采取悬挂蚊帐和使用杀虫剂的防蛉措施。结论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群众对黑热病防治基础知识了解很少,需根据流行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黑热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加强乡村医生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武都县犬利什曼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都县是甘肃省黑热病流行严重的地区。近年来黑热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1991年全县共发病82例,是1990年的2.34倍,发病人数跃居全省之首。据以往的调查证明,该地的黑热病流行与犬利什曼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于1992年3~5月在武都县近年来黑热病发病人数较多的石门、桔柑、三河、透防和外纳五个乡进行了犬利什曼病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五个乡皆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及其支流河谷地带,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年均气温为14.5℃~15℃,山高谷深,洞穴石缝遍布,是野栖中华白蛉的良好孳生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汶川县30年黑热病的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黑热病疫情,确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结果1972~1986年这一阶段黑热病为散在发病,防治主要针对疫点灭犬灭蛉,保持了疫情的稳定。1987~1990年发病成倍上升,形成大范围的暴发流行,采取大规模的彻底灭犬和3~5年禁养家犬,有效控制了暴发流行,1997~2002年每年仅发病o~2例。发病率下降了98.33%。结论在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灭犬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并查找新疆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黑热病宿主动物的5个标准,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查明荒漠型黑热病患者被感染的主要生境;采集疫区不同生境优势动物,以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筛查抗体阳性动物;调查疫区不同生境白蛉密度和传播媒介吴氏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率;采用特殊培养基和敏感动物从患者、阳性动物和吴氏白蛉中分离利什曼原虫,开展分子遗传学相似性鉴定;以吴氏白蛉开展优势动物吸血实验,查找吴氏白蛉的供血宿主;对照黑热病宿主动物的5个标准,根据上述实验调查结果,采用排除法确认天然宿主动物,同时确认荒漠型黑热病疫区的核心区;黑热病暴发时在核心区及其周边以杀虫剂灭蛉,与对照区比较,根据两个区的实际控制效果和时间,最后确定宿主动物。结果荒漠型黑热病患者被感染的生境是胡杨柽柳生境及其相邻农田;胡杨柽柳生境的优势动物为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子午沙鼠(M.meridianas)、毛脚三趾跳鼠(D.sagitta)和科氏三趾矮跳鼠(S.crassicada);共获得16种动物1374份样品(野生动物1137份、家畜237份),只有塔里木兔(45/485)检出抗利什曼原虫阳性个体,从塔里木兔分离出4株利什曼原虫(4/485)。在疫区的所有生境中,只有胡杨柽柳生境中的塔里木兔的抗体阳性率和吴氏白蛉的利什曼原虫感染阳性率最高;吴氏白蛉只能吸到塔里木兔和大耳猬的血,吸血率分别为9.5%和3.3%;塔里木兔的利什曼原虫分离株与当地黑热病患者和传播媒介吴氏白蛉分离株的乙酰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酶(NAGT)核基因鉴定结果显示相似性100%,属婴儿利什曼病2型;自2008年黑热病暴发以来,实验区飞机喷洒杀虫剂灭蛉一次,连续7年无流行,对照区流行2次,每次流行持续2年。结论所有动物中只有塔里木兔与WHO规定的黑热病宿主动物的5个标准最接近,传播媒介吴氏白蛉的供血宿主实验是验证天然宿主动物的重要方法;荒漠型黑热病患者被感染的生境是查找黑热病宿主动物的关键区域,即胡杨柽柳核心区及其相邻农田;核心区灭蛉是长期有效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能为证明荒漠型黑热病宿主动物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5.
利什曼病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按临床表现可区分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和皮肤黏膜利什曼病3种。利什曼病广泛分布于亚、非、欧以及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带,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内颇难解决。中国的利什曼病有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病2种。原流行于中、东部7省平原地带的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至1983年已告消除,但在新疆南部的一些古老绿洲平原地带则仍有该病发生。西部的山丘和荒漠地带的内脏利什曼病为动物源型,防治难度大,为目前该病的主要流行区。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克拉玛依发现了皮肤利什曼病,该病在国内的分布区域尚待调查。近年来在四川、安徽、新疆和河南等省(自治区)发现国外输入的皮肤利什曼病,该病能否在我国西部传播,尚待观察。艾滋病(AIDS)的流行,人群中HIV感染人数的增加,使利什曼原虫/HIV共感染的机会增多,这对我国利什曼病的流行态势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汶川、理县、茂县的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的黑热病属犬源型,以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流行于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4个县。其中汶川、理县、茂县地处阿坝州的腹地,为四川省主要流行区;南坪县及与其毗邻的甘肃文县构成又一流行区。两流行区间有松潘县境内海拔4 000m的贡岗岭将其相互隔离。近年来,黑热病发病有上升趋势。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防治。现将3个县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报告如下。一、沿河谷地带分布和发病汶川、理县和茂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周缘山区,海拔900~4000m.人口约23万。黑热病主要分布于境内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沿岸的城镇和乡村,尤以岷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黑热病流行动态分析,提示在山丘地区黑热病流行因素复杂,犬利什曼病是主要传染源。当犬利什曼病发病较低时,不一定引起人类发病,即使发病也是散在的。犬利什曼病感染率升高时,病人可随之上升,局部爆发流行。白蛉的密度与黑热病关系密切。白蛉的孳生繁殖受海拔高度的制约,海拔1200米以下和2300米以上,即使有白蛉,密度很低,也无病人。外来人员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利什曼病主要是动物源性或自然疫源性疾病[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黑热病流行地区之一,广泛分布在天山南北.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按照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对曾有黑热病流行的县进行白蛉种类调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许昌县及陕县进行了白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丙酮提取的排泄因子抗原与前鞭毛体免疫家兔血清以双向免疫扩散法对一株从新疆喀什地区黑热病人分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株自陕北病犬中分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株由新疆荒漠地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消化道中分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和一株沙鼠利什曼原虫进行抗原分析的结果表明,这四株利什曼原虫的排泄因子抗原具有两种不同的抗原成分——P和G。其中喀什绿洲地区黑热病与陕北犬株利什曼原虫均具有P成分,荒漠型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具有P和G两种成分。本文讨论了这一初步分型结果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