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证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为研究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标准。对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主症,次症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析。结果:各主要证型为胆热犯胃型9.17%,肝胃郁热刑51.67%,中虚气逆型25.83%,气郁痰阻型3.33%,提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以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胆热犯胃,气郁痰阻四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吐酸一症.多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中医认为本症多由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而发.但其中有偏寒、偏热之不同。属于热者.多由肝郁化火而致.治当泄肝和胃、苦辛通降:属于寒者。可因寒邪犯胃或素体脾胃虚寒而成.治宜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另有饮食停滞而泛酸嗳腐者.是食伤脾胃之故,  相似文献   

3.
温病医论     
风温风湿者,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两阳熏灼,先0上焦,必头胀、汗出、身热、咳嗽四症,俱然并见。当与辛历清解,大忌辛温劫散。此症如骤变则为控厥,缓变则成虚劳。毛右寸浮洪、头汗、身痛、热闷不饥,当遵三焦之论,是手三外治法,若认六经,误投表散,泄阳气,劫胃  相似文献   

4.
吕冉  张喆  刘瑜  符思 《环球中医药》2012,5(8):608-609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与湿、热二邪有关.笔者经多年临床总结,运用甘淡和胃法加减,遵循胃宜降则和的法则,甘以养胃生津,淡以利湿去热,对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吐酸、嘈杂等症,疗效颇高.本文通过一临床病例,简述甘淡和胃法的临床应用指征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茯苓、枳实、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之功效。主治痰热上扰,胆胃不和引起的墟烦不眠、口苦、心烦、痰多、呕吐等症。近年来。笔者运用该方加味治疗诸多病证,收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浩 《中医杂志》2006,47(9):713-714
答:瓜蒌为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果实,味甘、苦、性寒、人肺、胃、大肠经。功能润肺、滑肠、开结,善治痰热咳嗽、肠燥便秘、痰热结胸等症。瓜萎皮、瓜蒌子的功用,基本与瓜萎实相同,但在临床运用时,如能随症化裁,仍各有其妙用。  相似文献   

7.
周学池 《新中医》1993,(8):11-13
本文认为“邪在胆,逆在胃”实质上就是胆热扰胃的胆胃不和证,其证以呕吐苦水为主症,治疗当清泻胆火,降胃止呕。  相似文献   

8.
赵玉英 《新疆中医药》2003,21(3):F003-F003
慢性胃炎一般临床均有脘腹胀满之症 ,且多较顽固 ,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治疗谈谈个人体会。1 辨证论治根据临床所见 ,慢性胃炎的顽固性脘腹胀满主要可分为气滞、热郁、湿阻、血瘀、气虚、阴虚等 6个证型 ,其中以气滞、热郁、气虚最为常见。气滞有肝郁气滞与脾胃气滞之分 ,然肝气最易犯脾胃 ,故二者常难以截然分开 ,多兼夹为病 ,而表现为肝气犯胃之症 ,可兼见嗳气、胁胀、郁闷等症。治宜疏肝和胃、升降并调。方如柴胡疏肝散之类。热郁常见肝胆热郁犯胃之证 ,症见胃中灼热 ,急躁易怒 ,脘腹胀满。治宜疏肝利胆、泄热和胃。方如左金丸…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新用     
温胆汤新用黄仕和温胆汤是由二陈汤化裁而来。方由法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竹茹、积实、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涤痰、止呕、和胃的功效。主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惊悸,口苦,呕涎等症,名为温胆,实为清胆和胃。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温胆汤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贺昌木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28-928
慢性胃炎一般临床均有脘腹胀满之症 ,且多较顽固 ,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治疗谈谈个人体会。1 辨证论治根据临床所见 ,慢性胃炎的顽固性脘腹胀满主要可分为气滞、热郁、湿阻、血瘀、气虚、阴虚等六个证型 ,其中以气滞、热郁、气虚最为常见。气滞有肝郁气滞与脾胃气滞之分 ,然肝气最易犯脾胃 ,故二者常难以截然分开 ,多兼夹为病 ,而表现为肝气犯胃之症 ,可兼见嗳气、胁胀、郁闷等症。治宜疏肝和胃 ,升降并调 ,方如柴胡疏肝散之类。热郁常见肝胆热郁犯胃之证 ,症见胃中灼热 ,急躁易怒 ,脘腹胀满 ,治宜疏肝利胆 ,泄热和胃 ,方如左金丸…  相似文献   

11.
唐爱 《江西中医药》2004,35(3):46-46
温胆汤最早见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该方有清热化痰、调和胆胃之功,尤善治疗痰热作祟的一些疑难怪症。由于患者胸中之痰热常随人身之气殃及脏腑而蕴成多种疾病,因此,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可涉及到各个系统,现举验案几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温胃散寒法本法适用于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而致寒积胃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阳气被寒邪所遏,胃失通降。症见胃痛暴作,疼痛剧烈,畏寒喜暖,得热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弦紧,弦迟。方药:良附丸加味。散脾胃之寒,舒肝理气,香附,丁香行气止痛,更加...  相似文献   

13.
清胃散,出自《兰室秘藏》,由生地、当归、牡丹皮、黄连、升麻组成。具有清胃凉血的功用。李东垣立本方原为胃火牙疼而设,主治胃的积热,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恶热喜冷,或牙龈溃烂,或牙宣出血等诸症。据其方意,临症多有发挥,使用得当,每获良效,先择其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秘痔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马建新(075000)张家口市桥西人民医院杨松月便秘一症,不外虚实,或热结,或气滞,或气虚,或血虚,或阴伤。痔核炎症及肺、胃二经热火炽盛。郁久而发,责在大肠,痔体肿胀,气体受阻,循环障碍乃生嵌顿之象。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及其拆方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模型气道炎症及肺组织通透性的影响,探讨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通降和胃方组、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西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食管下端酸灌注法制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模型,并分别予相应药物混悬液及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光镜下观察食管及气管组织学改变,伊文思蓝浸入法测定各组豚鼠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1)模型组食管、气管炎症积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在改善豚鼠气管炎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通降和胃方与奥美拉唑在改善豚鼠食管、气管炎症积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肺组织通透性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通降和胃方与奥美拉唑在改善豚鼠肺组织通透性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在改善肺组织通透性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全方能有效改善豚鼠食管、气管组织学改变,降低肺组织通透性,从而减少炎性渗出,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承气汤治疗残胃无张力症连云港市149医院(222042)边进科,麦玉发,房玉庆,伏祥茂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张力症(吻合口排空障碍)临床较为常见。本院自1964年以来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358例,其中并发残胃无张力症23例,发生率为0.97%。有12例...  相似文献   

17.
白薇善治温病邪在卫气久热不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治  陈国平  林惠卿 《中医杂志》2006,47(10):735-735
白薇味苦、咸,寒、归胃、肝经,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以清虚热见长。多用于阴虚发热,或温病后期,伤阴劫液,夜热早凉,低热不退等症。家父陈干之认为白薇苦寒清热,且有透邪外达之功,故善治温病邪热稽留在卫气分,而致久热不退。临床上多与青蒿配伍,其退热速而无复热。兹举2例,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夏季热在每年6~8月较为多见,好发于1~2岁儿童,以农村儿童尤其多见。该病系暑热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疾病而得名,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其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小儿疰夏”、“暑热症”等。1肺胃实热型主症以入夏后发热,持续不退,气候越热,发热越高  相似文献   

19.
彭太平 《新中医》1994,26(1):22-23
肝胃不和辨治彭太平1肝气犯胃肝气犯胃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太强,病因多由于精神刺激,令肝的气机失常,产生横逆犯胃之症。主要症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作痛或乳房胀痛,胃失和降则可见纳呆、嗳气、恶心、呕吐、泛酸等症。其治则当用平肝和胃法,使太强的肝气得以平息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2年至2002年526例胃大部切除术发生胃无力症的22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526例中有22例出现胃无力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得到治愈,平均12天内治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是胃无力症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年龄,营养状态,水电解质平衡,腹腔感染是其次要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