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NB-UVB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黑素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方法:由青少年的包皮组织中分离黑素细胞,采用NaOH法测定NB-UVB辐射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剂量下NB-UVB辐射后72h均能提高人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能力及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结论:NB-UVB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内Ca2+升高,提高黑素细胞黑素合成能力,从而促进黑素细胞迁移,促进皮损复色。 相似文献
2.
Q-开关激光对黄褐斑动物模型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Q开关激光不同能量照射对黄褐斑动物模型黑素细胞的增殖、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Q开关激光不同能量照射黄褐斑动物模型,取表皮黑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影响;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的含量;体外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酪氨酸活性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除高能高频组外各能量密度和频率组激光照射后即刻黑素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第5次治疗后高能量密度照射组明显可见黑素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树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而低能量高频率照射组仅黑素细胞体积变小,树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与术前比较,低能量低频率照射组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酪氨酸活性无显著差异,但其他三组显著性下降。然而,3周术后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酪氨酸活性增强趋势,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激光能量和频率达到一定阈值时能抑制黑素细胞的合成和酪氨酸活性,而这种损伤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性的。从而为临床应用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Takahashi法测定酪氨酸酶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黑素小体的生成.结果川芎嗪对黑素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并能使黑素合成显著下降(P<0.01),使酪氨酸酶活性逐渐减弱(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加川芎嗪后黑素小体明显减少.结论川芎嗪能抑制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这可能是临床应用中药川芎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观察α-促黑素以及烟酰胺对黑素在两细胞间传递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HaCaT细胞,接种黑素细胞48h后再将HaCaT细胞以1:2的比例与黑素细胞共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α-促黑素和烟酰胺干预共培养的细胞9天,Fontana—Masson银染法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黑素颗粒在两细胞间传递的情况。结果:培养3天即可观察到约20%HaCaT细胞核周围出现从邻近黑素细胞传递来的黑素颗粒,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染色HaCaT细胞比例逐渐增多,第7天达到高峰(约80%),α-促黑素以及烟酰胺分别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抑制了黑素颗粒在两细胞间的传递。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为大规模筛选促/抑黑素传递的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芦荟苦素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研究芦荟苦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效应。方法: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主要有丝分裂原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系,MTT法测定芦荟苦素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黑素含量,并与熊果苷及茶多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芦荟苦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可显著减少黑素生成量,对黑素细胞活力影响很小。结论:芦荟苦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很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transmembrane)nonmetastatic melanomaprotein b,GPNMB)与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黑素细胞系PIG1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GPNMB和Tyr的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的影响,以及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它们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GPNMB表达下调和上调对Tyr有影响,而Tyr表达下调和上调对GPNMB几乎没有影响。结论:黑素细胞中GPNMB与Tyr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GPNMB在黑素小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 G1细胞的活力、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处理PIG1细胞72h,CCK-8比色法测定阿司匹林对PIG1细胞活力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的含量;体外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阿司匹林浓度小于或者等于500μmol/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25μmol/L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黑素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司匹林抑制PIG1细胞的黑素生成,可能应用于色素增多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细胞黑素的产生与色素基因表达量有关.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黑素细胞色素基因高表达模型,为基因调控、基因治疗、化学治疗的效果和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黑素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皮肤黑素细胞,行Dopa染色和Fantana银染法.黑素细胞经紫外线和内皮素处理后,检测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和酪氨酸酶mRNA表达状态.结果黑素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 细胞黑素含量由(11±1.5)pg/cell上升至(54±2.3)pg/cell (P<0.01), 而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相对值由(64±1.2)%上升至(142±2.8)% (P<0.01);内皮素(ET-1)处理黑素细胞后, 黑素的含量也上升至(68±1.9)pg/cell (P<0.01), 而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量上升至(187±3.4)%.结论紫外线和内皮素可以增加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和增加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1.
TRP-1在黑素细胞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TRP-1反义核酸、转染黑素细胞并观察细胞生长和黑素代谢功能的改变,探讨TRP-1在黑素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TRP-1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黑素细胞,以测定的MTT结果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TRP-1反义核酸转染黑素细胞后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从生长曲线可以看出,TRP-1反义核酸转染的黑素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细胞;黑素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RP-1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黑素细胞生长并降低黑素含量,表明TRP-1在维持黑素细胞正常的生长和黑素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白介素-1α,白介素-1β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白介素-1α及白介素-1β对黑素细胞增值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白介素-1α及白介素-1β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白介素-1α及白介素-1β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白介素-1α及白介素-1β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莫诺苷对黑素瘤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莫诺苷对黑素瘤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将黑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以1:2比例建立共培养模型,以不同浓度莫诺苷进行干预,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4mol/L、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药熊果苷组相比,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莫诺苷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抑制共培养模型的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腺病毒过表达技术研究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在大鼠骨形成中的作用并观察骨康方(补肾健脾活血方)对过表达DKK1转染大鼠骨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18只,利用过表达DKK1(Ad-DKK1)腺病毒转染其中6只大鼠,空载腺病毒(Ad-EV)转染另外6只大鼠,用生理盐水对剩余的6只大鼠进行注射并设为对照组(NC)。转染成功后,每组随机选3只给予骨康方干预,另外3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骨密度、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DKK1,LRP6,β-catenin,APC,RUNX2,OPG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腺病毒成功转染大鼠,Ad-DKK1转染组DKK1表达量明显高于Ad-EV组及NC组,Ad-DKK1组骨密度低于Ad-EV组及NC组(P0.05);②中药干预后,Ad-DKK1组、Ad-EV组、NC组大鼠骨密度升高,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APC表达量降低,Wnt信号通路成骨相关因子LRP6,β-catenin, RUNX2,OPG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①过表达DKK1可导致大鼠股骨骨密度降低;②骨康方干预后,大鼠股骨骨密度升高,LRP6,β-catenin, RUNX2,OPG表达量增加, DKK1、APC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DKK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早期的表达,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早期DKK1基因表达的水平;检测激素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KK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脂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成脂诱导6、12、24、48时DKK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成骨组与正常对照组,0.5、6两个时间点DKK1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激素处理3、6、12、24时检测,结果显示激素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KK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K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早期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可能通过调节DKK1的表达而发挥调节成脂、成骨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R. Sinclair A. S. Eriksson C. Gretzer J. Cassuto P. Thomsen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1993,37(2):159-165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he amide local anaesthetics lidocaine and bupivacaine were evaluated in vitro by examination of the 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secretory responses of human polymorphonuclear granulocytes (PMNGs) and mononuclear cells. Pretreatment with lidocaine or bupivacaine had a dose-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PMNG luminol-amplified chemiluminescence stimulated by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anti-BSA immune complexes (IC) or by serum-opsonized zymosan (SOZ) particles. Both lidocaine and bupivacaine inhibited the release of the inflammatory mediators leukotriene B4 (LTB4) and interleukin-1 (IL-1) evaluat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Pretreatment of suspended PMNGs and monocytes with the anaesthetics caused a marked inhibition of LTB4 release when the cells were stimulated with SOZ. In short-term (24 h) cultures of mononuclear cells the addition of lidocaine or bupivacaine reduc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level of IL-1 detected after stimulation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 all three assays (chemiluminescence, LTB4 and IL-1 RIA) bupivacaine was found to be more potent than lidocaine.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 that amide local anaesthetics have marked suppressive effects on the 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secretory functions of leukocytes stimulated by different agonists. Although the detailed mechanisms for these effects are not known, they may explain part of the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of local anaesthetics previously described in viv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共轭三烯酸(TCLA)对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克隆形成试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人试验研究TCL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和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ADPRTL1)、细胞色素P4501A1( CYP1A1),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共轭三烯酸对人胶质细胞瘤(U251)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P<0.05)。克隆形成下降,40 μmol/LTCLA可完全抑制克隆形成。BrdU标记从(91.6±3.6)%下降到(14.4±4.4)%(P<0.05),Hoechst 33342/PI双染试验,凋亡细胞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指数从(7.3±1.2)%升高到(34.2±2.4)%(P<0.05),Go/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ADPRTL1、CYP1 A1、PPAR-γ mRNA表达增强(P<0.05)。结论 TCI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细胞周期阻滞、上调凋亡相关基因(ADPRTL1、CYP1A1、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体外培养人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PASMC,调整细胞密度(2× 105个/ml)后接种到96孔板(100 μl/孔,2× 105个/ml)、6孔板(1ml/孔,2× 106个/ml)和改良24孔Boyden趋化小室(100μg/孔,5×103个/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对照组(C组)和不同浓度HMGB1组(H1组~H4组),分别在DMEM和含HMGB1 1、10、100、1000 ng/ml的DMEM培养液孵育.孵育24和48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Boyden小室法检测透膜细胞数,TUNEL法检测hPASMC凋亡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H1组~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透膜细胞数增多(P< 0.05);与H1组比较,H2组~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H3组和H4组透膜细胞数增多(P<0.05);与H2组比较,H3组和H4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透膜细胞数增多(P< 0.05);H3组和H4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孵育24h时比较,各组孵育48 h时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MGB1可促进hPASMC的增殖和透膜迁移,可能参与肺损伤肺血管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