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03年1月1日~2009年3月1日的23例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均采用口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解除舌后坠,改善通气。结果:4例患者无效死亡,2例患者成为植物状态,其余17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放置口咽通气管10~30min后缺氧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氧饱和度由75%~85%上升至90%~100%。结论:口咽通气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神经内科舌后坠患者的通气问题,维持有效呼吸,防止窒息。  相似文献   

2.
魏明 《中外医疗》2012,31(29):6+8-6,8
目的探讨和研究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7例重症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口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进行通气改善和解除舌后坠现象,对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3例患者无效死亡,死亡率8.11%,1例患者植物生存,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康复出院。在放置口咽通气管之后的10~30min内患者的缺氧状况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能够有效的解决神经内科舌后坠患者的通气问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昏迷舌后坠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措施,认为使用口咽通气管可将舌体恢复至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  相似文献   

4.
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自其问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置口咽通气管为基本气道开放技术[1],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属无创性,易于掌握,而且能迅速有效地改善通气.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病人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供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68例危重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急救中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对48例意识障碍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36倒使用效果好,呼吸困难改善;12例呼吸困难改善不理想。口咽通气管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经济实用的特点,可防止昏迷病人舌后坠,是防止呼吸道梗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开放气道后,患者的通气效果、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鼻咽通气管均能有效改善通气。口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鼻咽通气管适合高龄、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或合并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口咽通气管在癫痫大发作患者院前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琴 《河北医学》2010,16(3):364-365
目的:探讨使用口咽通气管在癫痫大发作病人院前救护中建立有效气道通气、防舌后坠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60例癫痫大发作病人在院前救护中使用口咽通气管建立有效气道通气、防舌后坠;而对照组60例癫痫大发作病人在院前救护中则使用开口器,结果:实验组改善通气、防舌后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咽通气管能迅速为癫痫大发作病人在院前建立有效气道通气、防舌后坠,而且是一种操作简便、护士能独立完成的院前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同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后10~20min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次数由38~40次/min降...  相似文献   

9.
1 控制气道1.1 头和下颌位置 开放气道是处理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阻塞的最高准则。昏迷病人的上呼吸道梗阻是由于舌后坠阻塞咽部或/和会厌后坠阻塞喉部所致,必须采用提颏头倾斜法解除气道阻塞。1.2 介绍几种CPR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分二类:Guedel和Berman型,三种型号:身材高大者100mm(G5)、中等者90mm(G4),偏小者80mm(G3)。放置后听诊两肺,判断其放置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鼻咽通气管-适用于口咽管放置有技术困难、牙关紧闭、口腔周围严重损伤或下颌骨缝合术后患者。根据身材大小选择不同口径(ID)的通气管:身材高大者8.0~9.0mm,中…  相似文献   

10.
杜建蓉  荣秀华  谢群芳  黄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98-199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抽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阶段研究急诊科接诊的41例抽搐患者,其中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开口器20例为对照组;2009年4月~2010年6月使用口咽通气管2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处置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及安置所耗费时间和成功率。结果两组处置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处置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放置口咽通气管后病人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置管耗费时间、成功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咽通气管能迅速为抽搐患者建立有效气道通气,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及舌咬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鼻咽通气道给氧联合体位管理在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置入口咽通气管后面罩给氧,观察组给予改良鼻咽通气道给氧联合体位管理....  相似文献   

12.
昏迷患者由于口腔呼吸道很多异常情况,如舌后坠、痰液堵塞,直接影响气道通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我们对昏迷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后,预防了舌后坠,使气道通畅,便于吸痰,明显提高了临床抢救和护理质量。现将我科近年对88例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使操作更科学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救治的2例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窒息抢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升高,舌根后坠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效果可靠,可作为过渡性气道应用于窒息现场急救。  相似文献   

14.
放置口咽通气管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舌后坠,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的简单易行方法。我院从2004年开始,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或昏迷患者为防止舌根后坠及舌咬伤,放置了口咽通气道,以维持有效呼吸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吸氧和吸痰;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严重脑卒中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的吸氧途径。方法随机将脑卒中舌根后坠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置口咽通气管,观察组经口咽通气管插入氧管从口咽吸氧,对照组从一侧鼻腔吸氧。分别于吸氧前及吸氧后10min左右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经口咽吸氧较鼻腔吸氧可使血氧饱和度上升更高更快。结论舌根后坠患者置口咽通气管后应经口咽吸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及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昏迷病人舌后坠致上呼吸道阻塞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8例格拉斯哥评分(GCS)4~11分昏迷伴呼吸道梗阻病人按院前急救接诊顺序分鼻咽通气管组133例,口咽通气管组133例和气管插管组132例,比较3种开放气道方法的置管成功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鼻咽管适用于牙关紧闭无法放置口咽管病人;口咽管置管成功率最高、置管时间最短,能在条件较差情况下迅速建立有效气道;气管插管置管后通气效果最好,但置管时间长、专业技术要求高.结论 急救人员应对病人病情做出正确判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急救条件选择不同的气道开放方法,保证在院前急救中能迅速开放气道,解除梗阻,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7.
黄金英  潘结琼 《当代医学》2014,(27):118-119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应用在小儿气管内插管麻醉复苏期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72例行气管插管麻醉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n=36)。护理组患儿给予针对性麻醉复苏期口咽通气管并止痛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喉痉挛、喉头水肿、窒息和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仅1例喉痉挛发生,经抢救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窒息2例,舌后坠1例,喉头水肿2例,喉痉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麻醉复苏给予口咽通气管进行有效的通气,是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放置口咽通气管在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9例患者(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面罩吸氧下行无痛人流术,对同期29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同样麻醉手术方法但不放置口咽通气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反应性症状,包括人流综合征、体动、鼾声呼吸、呼吸困难(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需采取托下颌或人工辅助吸氧处理)及各时段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比较无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流综合征;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例和40例轻微体动;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鼾声呼吸,仅有8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对照组有80例出现鼾声呼吸,5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段HR、SpO2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通气管能有效缓解无痛人流手术中静脉麻醉所致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良好通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使操作更科学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9例心肺复苏操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5~10min后7例缺氧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用口咽通气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使用正确才能达到有效供气供氧的目的,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周静 《中外医疗》2014,(34):87-88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途中使用口咽通气管改善患者通气的效果。方法以该站2014年6—7月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观察组,进行口咽通气管并于吸痰、给氧对症治疗;以该站2013年9—10月既往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口咽通气管,仅用常规吸氧、吸痰对症治疗。对比两组运送途中的疗效。结果应用口咽通气管的观察组患者提升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χ2=7.547,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能安全转送至院内救治。结论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疗效明显,操作方便,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