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开颅组及微创组,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保守组患者优良率为50.00%,开颅组患者优良率为61.67%,微创组患者优良率为90.00%,保守组及开颅组优良率显著低于微创组(P<0.05)。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耐受度高等优势,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治疗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病例的治疗及效果。结果59例患者中,12例临床治愈,47例死亡。结论根据患者情况,明确诊断,积极采取血压控制、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等一系列措施,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6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0例。结果微创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到84%和53.7%,均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的35.8%和1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明显高于保守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故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积极动员家属,争取及早进行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兰 《河北医药》2011,33(14):2192-2192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呈上升趋势,亚低温在脑出血治疗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医生的重视。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经cT证实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生存率为86.7%,手术良好率为73%.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可预防再出血及血肿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提高脑出血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68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小文  徐世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81-338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属于危急重症基本,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患者脑出血量大,多采用颅内血中清除术,而对于出血量小的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本研究选择我院68例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内科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YL-I型颅内血肿穿刺钻孔引流,配合局部应用尿激酶治疗的资料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死亡。术后神志转清18例,术前深昏迷、术后昏迷程度变浅14例,意识无明显变化的7例。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即将我院收治的12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其并发症也明显少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意识恢复早,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外科治疗后,本组128例患者存活116例,术后随访ADL分级为Ⅰ级22例、Ⅱ级34例、Ⅲ级49例、Ⅳ级7例、Ⅴ级4例,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早期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干预是合理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贺定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69-169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均进行临床脑卒中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生活能力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能有效的减轻脑损伤,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份至2012年6月份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微创手术治疗组)45例,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组)44例,观察术后3个月内及三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内总有效率未82.2%、术后3个月后总优良率为84.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比传统开颅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创伤小,适合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方式的优劣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60例在外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引流组(钻孔血肿引流术),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3~72 h之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超早期治疗(6~7 h)25例,7 h以上接受手术治疗35例。结果开颅组和引流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影响预后的因素也较多,其中血肿量、手术时机、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是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15年5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微创手术治疗,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3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13例中,治愈2例,显著进展4例,进步2例,无进步2例,死亡3例。血肿消失速度快(17.2±4.1)d,治疗前、后15d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保守治疗效果好,且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及缩短患者血肿消失时间,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69.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元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9):850-85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58例经早期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级)6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ADL级)25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ADL级)23例;卧床,有意识(ADL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比较理想的方法,发病后早期或超早期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碎吸术3种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0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2例(66.7%)、差24例(22.2%)、死亡12例(11.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尽早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潘晓蓉 《贵州医药》2003,27(11):1035-1036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途径 ,从 1 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 ,笔者对 6 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参照 1 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并经头颅CT证实 ,排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1 2 一般资料  6 1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按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