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症颅脑损伤ICU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颅脑损伤是指颅内血肿,脑干损伤,广泛脑挫伤[1],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损伤,其病情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监护的目的是为脑功能的恢复创造最优的条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保全生命,争取最佳的康复。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ICU收治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4),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在35%左右,我国重型颅脑伤(GCS≤8分)平均病死率在30%-50%之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高[1].现将对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冯桂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3):41-42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伤在临床上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若处理不当,易顾此失彼,导致不良后果,对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27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监护,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ICP)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3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监护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ICP监护。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残、死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ICP监护,可持续动态监测ICP改变,及时判断颅内继发性病情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争取救治时间、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有效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ICU 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39例作为观察组,双号39例则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调查和具体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ICU病房可行的护理办法,减少重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对我院100例ICU患者进行两次心理问题的调查,两次间隔7天,两次调查期间运用新型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统计两次调查结果,了解ICU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观察新型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患者疾病因素(68%)、自身因素(24%)、环境因素(18%),第一次调查结果:ICU患者常见心理问题有恐惧93(93%)、焦虑83(83%)、急躁66(66%)、紧张90(90%)、抑郁50(50%)、孤独50(76%)、生气46(46%)、绝望36(36%)、担心53(53%)、不安全感80(80%);第二次调查结果:实施新的护理方法后,ICU患者常见心理问题有恐惧26(26%)、焦虑16(16%)、急躁20(20%)、紧张33(33%)、抑郁13(13%)、孤独10(10%)、生气6(6%)、绝望10(10%)、担心16(16%)、不安全感20(20%)。结论针对ICU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改善ICU病房的护理方法,可以更有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56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治愈出院35例,出院且生活基本自理12例,出院且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合理、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ICU出现以来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 ,对 ICU患者的护理尚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 监护仪应用中常见的问题1.1 粘贴电极部位皮肤过敏 本组病例中电极粘贴处皮肤过敏者占 76% ,轻者皮肤瘙痒、发红 ,重者形成小水疱。皮肤接触电极时间越长 ,过敏者越多。损伤越重。1.2 医护人员过分依赖仪器所提供的信息 尖端科技的应用易导致医护人员对技术设备的依赖性 ,如果盲目依靠仪器提供的信息 ,当这些信息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相异时 ,将会导致错误的处理 ,延误病情。例如 1例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的… 相似文献
13.
杨丽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7):52-52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常并发出血、休克、窒息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早期进行积极处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及时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及早进行手术可使预后更加良好。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0年2月-2011年10月抢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6例,男60例,女16例;年龄16~73岁,中位年龄39岁;交通事故65例,高空坠伤8例,斗殴伤2例,摔倒跌伤1例;损伤类型:单纯颅脑损伤3例,其余73例均为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神志清楚15例,不同程度昏迷61例;呼吸抑制或窒息43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究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与分层护理相结合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在我院ICU病房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ICU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由20例护士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患者实施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第3、5天的护理结局以及护理质量;并采用MBI量表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第3、5天,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健康知识和行为、功能健康及心理社会健康各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质量、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技术操作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护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无成就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ICU患者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与分层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有效的提升了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的行为、状态和感知方面产生了正性结局,并很好的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对于患者及护理人员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3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15例患者中,14例治愈,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6.7%,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监护病房 ( ICU )的建立 ,为抢救和治疗手术后病人提供了最得力的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 ,同时也向医学心理学提出了新的课题。ICU医护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造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我科ICU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的体会介绍如下。1 减少不良刺激 ,减轻和消除恐惧心理入 ICU后 ,病人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造成恐惧的因素有 :1陌生的环境 ,包括陌生的病室 ,各种仪器的噪声 ,工作人员匆忙的脚步声。 2频繁的检查 ,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