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体的形态有非对称性,功能有优势侧。人体上肢多数惯用右侧(右利)者而反应到上肢骨重,即右侧重者较多。就下肢诸长骨重及总重中皆以非对称性为多,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为探讨和证实国人髌骨重是否有侧别差异,特做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体上、下肢长骨及髌骨重的非对称性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为探讨和证实国人跟骨与距骨重是否也具有侧别差异,本文对跟、距骨重进行了测量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胎儿下肢长骨骨重的非对称对性,测量了佳木斯地区胎儿88具下肢长骨,两侧骨重相差10%为非对称性标准。结果表明:除女性腓骨外,胎儿男、女性各骨骨重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长骨骨重的非对称性占绝大多数,右侧重多于左侧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常人的右利占9l%左右,而左利只占1%以下。当某任务只需一侧器官时如射击瞄准和仔细倾听,人们习惯于只用某侧的眼或耳(这侧对某个人来说是固定不变的,多数为右侧)。我们尝试用脑血流图所反映的脑血流情况来对照利手及优势眼,以便阐明两者有无相关。为此我们分析了50例正常人的资料,其结果如下, 资料一、利手划分标准,按照1 981《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一文标准划分为二大类右利及非右利,我组右利48例(96%),非右利2例(4%)。二、我组系用国产M6707-1A型血流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偏侧性的改变。方法 实验数据均来自ADNI(Alzheimer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数据库,以17例右利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9例右利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将全脑灰质随机划分为左右半球对称的256对种子区,基于功能连接分析法计算偏侧性指数(laterality index, LI),量化分析静息态下脑功能偏侧性程度;计算0<|LI|<0.2、0.2≤|LI|<0.4、0.4≤|LI|<0.8、|LI|≥0.8四段阈值下的左偏LI之和及右偏LI之和,探索AD患者较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偏侧性是否存在改变。结果 对照组在0<|LI|<0.2、0.2≤|LI|<0.4、0.4≤|LI|<0.8阈值内左右半球偏侧性未见明显不同,在|LI|≥0.8的阈值内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体现出显著的左侧优势(P=0.005);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在|LI|≥0.8阈值内左侧优势消失(P=0.06),在0.4≤|LI|<0.8阈值内出现显著的右侧优势(P=0.03)。结论 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存在一定的偏侧性,该偏侧性主要体现在偏侧性较强范围内(|LI|≥0.8),表现为左侧优势;AD组在偏侧性较强的范围内(0.8≤|LI|)左侧优势消失,可能是其特征性改变;AD组在偏侧性较弱的范围内(0.4≤|LI|<0.8)表现出右侧优势,可能是与认知有关的脑功能代偿所致。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5岁。出生时即发现左颜面较右颜面丰满,口歪向右侧,左上肢比右上肢长,左下肢比右下肢短,右大腿上份后侧有一黄豆大包块,随年龄增长而长大,交叉畸形愈显著。包块于1979年经我院切除(18×15×7 cm,重0.7kg,诊断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7.
<正>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出生后1个月发现右下肢较左下肢明显缩短,内翻畸形。体检:头、面、躯干及两上肢正常,心肺(-),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侧臀大肌明显萎缩,右踝呈内收内翻畸形,右下肢较左下肢稍细且短12cm。胫骨结至外踝左侧长21cm,右侧仅为13cm;可触及右胫骨长9cm。左足第四、五趾呈并趾畸形。 X线检查:双侧股骨发育正常。右腓骨较左腓骨短而粗,其下端向内侧轻度弯曲畸形;右胫骨发育差而下段缺损,其长度只有左胫骨的一半;右足明显的内收内翻畸形,右跟骨亦发育差。左侧胫腓骨正常。  相似文献   

8.
交叉性失语     
1889年,Bramnmell首先以“交叉性失语”,描述了右利手右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的病例。提示应进一步对右半球言语功能进行研究,有文献采用半侧视野连视器的研究表明使用汉语语种的人在个体发育中,两半球的语言功能有一定变化过程。即以左半球优势发展为两半球优势,右利或左利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左半球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交叉性失语是指任何与惯用手同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但现在一般仅指右利手右侧半球病变后发生的失语。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的交叉性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正常人的语言中枢在左侧大脑半球,但有少数病变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右利手患者出现失语,即交叉性失语.交叉性失语是指任何利手同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但现在仅指右利手者右侧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1],是少见的一种类型失语.自1995年以来,就我们诊治的18例交叉性失语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李伟 《西部医学》2010,22(4):680-680
病例男,24岁,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入院。患者1天前不慎剧烈活动后出现右大腿上部剧烈疼痛,肿胀,右下肢活动受限。既往体健无疼痛不适病史。专科情况:右股骨上段压痛、肿胀、轴向叩击痛(+),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下肢末梢血循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髋关节X线正侧位(图1)片示右侧转子间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见多发骨嵴,呈皂泡样改变,转子间骨皮质断裂,部分断端分离。  相似文献   

11.
大脑额叶髓突不对称性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脑额叶髓突的不对称性,为脑的功能性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96例正常颅脑CT图像,选择典型层面进行髓突定位,观测冠状断层的端脑额叶髓突形态和面积,并用SPSS软件分析端脑的侧别和性别差异。结果:男性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显著性侧别差异,但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额叶各髓突分支,均无显著性侧别差异,但额下回髓突支数具有显著性性别差异(男性<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和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极显著侧别差异。结论:在冠状断面上额叶髓突在面积和分支上具有明显不对称性,额下回髓突的分支数具有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162 cm, 70 kg, 右髋部疼痛伴渐进性右下肢短缩20年。查体:脊柱未见明显畸形,各棘突无压痛,可见骨盆略向右侧倾斜,右髋部无肿胀,右髋关节大转子较对侧上移明显,局部无皮肤破损及窦道形成,右下肢较对侧短缩约7 cm, 左侧腹股沟中点下方无压痛,左侧股骨大转子处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左下肢无纵向叩击痛;左髋关节被动活动范围:130°(屈曲)=5°(后伸),45°(外展)=15°(内收),  相似文献   

13.
<正> 先天性偏侧萎缩症国外报道甚多,国内仅见2例,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0岁,自幼右侧偏身消瘦,近6年来右乳房不发育,右上、下肢较左细,面部右侧也消瘦,右下肢发凉,肌力活动无碍,出汗等正常;既往仅4岁时有车撞外伤史。查体:血压立卧位无差异,发育一般,皮肤正  相似文献   

14.
轻度的先天性髋内翻(股骨颈干角大于100°),股骨粗隆下闭合楔形外展截骨术,可获得矫正,但严重的髋内翻(股骨颈干角小于90°),难以达到满意的矫正,我们采用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Tachdjan改进法)矫正先天性髋内翻4个(3例),效果满意。病例报告例1.男,10岁。入院前两年余患儿诉说双髋部疼痛,跛行,发现坐位时不能盘腿,跛行逐渐加重,未经治疗。骨科情况:跛行,双侧股骨大粗隆部隆凸,尤以右侧为甚,双髋关节外展约25°~30°,内收及内旋均明显受限。右下肢明显肌萎缩,左侧股骨颈干角95°右侧股骨颈干角60°,右侧股骨颈的缺损(线状  相似文献   

15.
对8例急性丘脑后外侧出血或单侧梗死的右利手患者,在其右侧和左侧(4例右侧,4例左侧)外耳进行热刺激同时使用H2O15-PET进行检测。丘脑后外侧是同侧和对侧前庭上升传导通路输入到多重复和感觉的前庭皮质区域的中转站。本研究旨在评估单侧前庭丘脑损害对丘脑皮质投射、右侧优势半球和交互抑制视觉前庭交互作用的不同影响,并且对热刺激中的知觉和视觉运动结果进行评估。对伴右侧和左侧丘脑损伤的患者分析后,主要有以下发现:①当刺激同侧或对侧耳时,在丘脑损伤同侧半球的颞顶皮质的前庭复合感觉活动显著减少;②对于同侧灌注损伤耳,对侧半球的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人体双跟骨骨密度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早期骨质疏松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ologic Sahara(美国)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左右跟骨骨密度。结果共检测201例,其中男性69例,左右侧足跟部骨密度差值为-2.47~1.87;高低侧跟骨骨密度值差值为0.00~2.47[95%CI(0.821,0.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132例,左右侧跟骨骨密度差值为-2.47~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低侧跟骨骨密度差值为0~3.1[95%CI(0.443,0.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试验中提示,男性患者中左右足跟骨密度存在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女性患者中则未见明显的差异。建议测量双侧跟骨的骨密度,并报告较低的一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腰痛伴右下肢麻痛1年,活动后加重。查体:腰椎4、5棘突间隙右侧有明显压痛,并向右臀部及大腿后外侧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右45°、左85°,右下肢肌力稍差,右小腿外侧、足部及拇趾背侧皮肤感觉迟钝,右拇趾背伸肌力减弱。腰椎正侧位片示:脊椎向右侧侧凸。CT提示:腰4、5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应用水分离侧裂入路的体会.方法 麻醉下对6例右利手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患者行右额颞瓣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术中应用水分离技术分离侧裂,吸出血肿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结果 6例患者术后24h内复查CT,所有血肿残留均在10 mL左右,已不构成脑压迫,术后20 d左右复查CT,血肿已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基本自理1例,中度残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2例,重度残疾、日常生活明显依赖2例,完全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1例.结论 右利手人类大脑由于其功能分布的特点,在右侧高血压壳核出血时,这类患者如侧裂发育较好易于分离,较适合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如术中利用水分离技术解剖侧裂可以减少穿支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西宁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西宁地区168例下肢DVT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程度以及各期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168例下肢DVT患者中左侧113例,右侧47例,双侧9例,左侧明显多于右侧。急性血栓67例(占39%),亚急性血栓31例(占18%),慢性血栓70例(占43%)。完全性闭塞者97例,不完全性闭塞者7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西宁地区下肢DVT有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陈玉峰  周霖  李胜  明伟 《西部医学》2010,22(2):332-332
病例男性患儿,发现患儿右下肢较对侧缩短1天入院。查体:右下肢较左下肢缩短,双下肢周径大致一致,患儿右脚尖着地并右足外翻畸形,双下肢皮肤光整,余未见异常。双下肢对比X线平片示(图1)右下肢腓骨缺如并右胫骨较左胫骨缩短,右胫骨近端骨骺及胫骨远侧干骺端较对侧发育均小。右侧胫骨侧位片示(图2)右胫骨中段略偏上向前呈弯曲畸形。X线诊断:右腓骨先天性缺如并胫骨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