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脐血中原始造血干 /祖细胞的含量高于骨髓及动员的外周血 ,对造血生长因子刺激的增强效应亦优于骨髓干 /祖细胞 [1,2 ] ,脐血作为造血干 /祖细胞的重要来源 ,具有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如何从脐血中获取更多的造血细胞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移植 ,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了不同抗凝剂对人造血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及单个核细胞( MNC)获取数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主要试剂 肝素注射液 (上海第一药业公司 ,批号 990 5 2 81 ,1 2 5 0 0单位 /2 ml) ,一次性输血袋 (内含 ACD- B液 5 0 ml,上海血液中心 ,批号 981 1 2 1 1 …  相似文献   

2.
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冻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脐血采集后的放置,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冻存等的影响因素。方法为血液采集后,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及复苏后洗涤,结果优选为采集后4℃或室温放置24小时内,羟乙基淀粉2次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50%二甲亚砚加自身血浆为保护剂冻存,复苏后洗涤等程序,结论:本研究的优化方法可有效地保存脐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3.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的目的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能力,细胞因子介导的脐血造血细胞能使细胞数有效扩增,但同时也耗竭了具有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对多细胞因子组合介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扩增后黏附分子和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在预先建立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分组培养:对照组仅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培养0,7 d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和单用细胞因子组均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并提高造血细胞上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而单用细胞因子组促进脐血造血细胞扩增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强,提高造血细胞CD49d,CD62L及 CXCR4表达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差.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虽可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但难以实现造血细胞的大量扩增,但在骨髓基质细胞层的支持下,多细胞因子可有效地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并优于单用细胞因子及骨髓基质细胞,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协同多细胞因子有效地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扩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黏附和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脐血细胞可能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人们尝试利用脐血细胞移植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这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了抗癌的新途径.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检测细胞表面Marker表达,将单个核细胞与胃癌细胞进行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了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找出抗肿瘤细胞效果最好的效靶比.结果与结论:加入脐血的贴壁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2 d后,肿瘤细胞的脱落明显,贴壁细胞实验组肿瘤细胞排列不规整,细胞密度低.酸脱氢酶法显示部分脐血贴壁细胞确有较强的抗肿瘤能力,但个体间抗肿瘤的能力差异较大,最大可相差4倍.脐血单个核贴壁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其最适的效靶比为2:1.  相似文献   

5.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定向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脐血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利用源自人脐静脉血的MN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asic,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 factor—Ⅰ,IGF—Ⅰ)的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条件,体外进行向内皮细胞的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在该体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典型梭形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vWF( )细胞率可达80%以上,电镜观察发现在胞浆中含有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VEGF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有可能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脐血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成体干细胞的一个供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和比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的免疫调控能力 ,从人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用Ficoll分离得到脐血单个核细胞 ,分别以不同剂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 ,用MTT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 ,分别观察MS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5× 10 4 ,1× 10 4 MSC以及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均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 ,而 <1× 10 4 MSC和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5× 10 4 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明显强于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结论 :大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抑制作用 ,而且间充质干细胞的抑制能力强于脐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文献报道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如细胞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可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和/或成熟神经细胞,但诱导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剂量却各不相同。目的:联合应用不同的诱导剂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以确定最佳诱导剂组合及最佳浓度。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7-05/2008-09在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细胞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新鲜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组合的诱导因子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佳诱导因子组合:①10ug/L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②10ug/L NGF+10u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③10ug/L bFGF+10ug/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体积分数为0.01神经营养因子N2+体积分数为0.02神经营养因子B27。④10ug/L bFGF+10ug/L EGF。同时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FGF和EGF进行单个核细胞的诱导,以确定最仕诱导浓度:①5ug/L bFGF+5ug/L EGF组。②10ug/L bFGF和10ug/LEGF组。③20ug/L bFGF和20ug/L EGF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荧光照微镜下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各诱导剂组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特征。②免疫荧光检测10ug/L bFGF和10ug/L EGF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③流式细胞仪检测10ug/L bFGF和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和第15天的细胞nesfin表达情况。结果:①分离培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呈散在的圆形生长。②至诱导第7天,分化细胞出现突触样结构和生长端样结构,并可见多个细胞之间形成网络,符合神经干细胞样形态特征。③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情况不同,含NGF实验组细胞长势相对最差,含bFGF和EGF实验组的细胞长势最旺盛,胞体较大而圆,细胞突起也粗大,呈三角形或锥形,突触样结构和生长端样结构明显可见,为最佳诱导因子组合。④10ug/LbFGF+10p-g,LEGF组的细胞密度适中,伸出突起明显,神经细胞形态最特异,培养周期最短,为最适实验浓度。⑤细胞免疫荧光检测10ug/L bFGF+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细胞nestin阳性。⑥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对照组和10ug/L bFGF+10ug/L EGF组诱导第7天、第15天nestin阳性细胞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10ug/L bFGF和10ug/L EGF可较短时间内定向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氧支持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MNC)接种在预先建立的UC-MSC层上,在低氧(3%O2)条件下分组培养,实验分组为常氧(常氧+脐血MNC)、低氧(低氧+脐血MNC)、UC-MSC(常氧+UC-MSC+脐血MNC)、UC-MSC+低氧(低氧+UC-MSC+脐血MNC)共4组。为进一步探讨SCF+FL+TPO(SFT) 3种因子组合在低氧支持的UC-MSC培养体系中脐血MNC体外扩增的作用,实验进一步分组为A(常氧+UC-MSC+SFT+脐血MNC)、B组(低氧+UC-MSC+脐血MNC)、C(低氧+UC-MSC+SFT+脐血MNC)共3组,培养0、7、10、14 d检测各组总有核细胞数(TNC)、 CD34+细胞数、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及CD34+CXCR4+、CD34+CD49d+、CD34+CD62L+细胞数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34+ 富集细胞和单个核细胞 (MNC)的体外扩增特性。方法 利用Min iMACS系统富集CD34+ 细胞 ,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批MNC进行对照培养 ;观察了再次富选和MNC培养上清 (MNC SN)对CD34+ 富集细胞扩增的影响 ;并尝试了MNCCD34- 细胞的培养。结果 虽然CD34+ 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 ,但在培养过程中 ,其集落密度和CD34 + 细胞含量却始终呈下降趋势 ,而MNC在培养中却出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 ,集落密度和CD34+ 细胞含量分别由第 0天的 (4 12± 16 7) 10 5细胞和 (1.12± 0 .4 2 ) %增至第 7天的 (116 2± 5 6 6 ) 10 5细胞和 (4 .17± 1.4 4 ) % ;再次富选可以使培养过的CD34+ 富集细胞的总细胞和CD34+ 细胞扩增能力大大提高 ;MNCCD34- 细胞具有集落形成和转化为CD34+ 细胞的能力 ;MNC SN对CD34+ 富集细胞的集落形成有促进作用 ,而同时又对CD34+ 细胞有促分化作用。结论 CD34+ 富集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的同时存在大量分化 ,其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CD34-细胞对CD34+ 细胞的扩增有抑制作用 ;脐血MNC中大量的CD34- 细胞含有造血干 祖细胞 ,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促进CD34+ 细胞向较为成熟的集落形成祖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F组(SCF+FL);SFT组(SCF+FL+TPO)和SFT6组(SCF+FL+TP0+IL-6)。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SF组合仅能低水平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加入TPO后即SCF/FL/TPO组合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但SFT和SFT6两组之间差异却无明显发生(P〉0.05);SF,SFT和SFT63组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CD49d,CXCR4的表达,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F组合可协同扩增人造血细胞,但协同作用较弱;TPO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IL-6作用不显著;SCF/FL/TPO 3种因子组合不仅可促进脐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而且可上调脐血造血细胞CD49d,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11.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定向分化为肝细胞的条件及能力,为建立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脐带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在实验组加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或FGF加胎肝上清液培养,对照组只加FGF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分化状况,免疫组化检测两组人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结果实验组可见类圆形及多边形细胞,呈类肝细胞形态,对照组大多为梭形细胞,未见多边形细胞;实验组细胞AFP、Alb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对照组未见AFP,Alb阳性细胞。HGF的诱导分化效果优于胎肝上清液。结论脐带血单个细胞在HGF或胎肝上清液的诱导下可以定向分化为能分泌Alb及AFP的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对白蛋白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上调F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NCTD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体外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出对HK-2细胞无明显损伤的NCTD适合浓度。将HK-2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640培基组),白蛋白组(1640+白蛋白5g/L),各浓度NCTD组(1640+白蛋白5g/L+NCTD 0.5,1,2.5mg/L)。在各组HK-2细胞中加入相应干预液孵育24h后,采用细胞增殖法(MTT法)检测NCTD对白蛋白刺激HK-2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FN的蛋白含量;RT-PCR法半定量分析HK-2细胞中FN mRNA的表达。结果①比较对照组及NCTD(0.5,1.0,2.5 mg/L)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白蛋白组MTT值(0.438±0.0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0.060)(P〈0.05),而NCTD(2.5 mg/L)组MTT值(0.327±0.080)较白蛋白组降低(P〈0.05);③与白蛋白组比较,NCTD(2.5mg/L)组HK-2细胞上清中FN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CTD(1mg/L和2.5mg/L)组细胞上清中FN mRNA的表达较白蛋白组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蛋白(5g/L)诱导HK-2细胞增殖及FN过表达,一定浓度去甲斑蝥素可抑制白蛋白对HK-2细胞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与癌细胞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测定。方法 取肝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取肝癌标本利用MTT法,体外检测32例患者淋巴细胞和癌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淋巴细胞平均抑制率与肝癌细胞平均抑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癌患者淋巴细胞化疗药敏检测对不可切肝癌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188Re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乳腺癌ER-75-30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其中的表达,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及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乳腺癌ER-75-30细胞株和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株经培养后,采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88Re诱导3种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周期依赖性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88Re能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0~240GBq/L)和时间的延长(6~48h),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两者比值下降(PC-3由1.07±0.56、1.05±0.48下降至0.23±0.10、0.26±0.10),细胞阻滞于G2/M期。PC-3细胞对188Re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ER-75-30细胞,A549对188Re的敏感性最低。结论188Re电离辐射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呈现时间剂量和周期依赖性;Bcl-2和bax均参与188Re诱导凋亡过程;不同肿瘤细胞对同一种核素的敏感性不同;并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NF) κB配体受体激动因子 (receptoractivatorofNF KappaBligand ,RANK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体外诱导人脐血细胞 (humanum bilicalcordbloodcells,HUCBC)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足月妊娠、正常分娩的新鲜脐血 ,取单个核细胞 (MNC) ,利用人可溶性NF κB配体受体激动因子 (sRANKL)、BDNF作为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诱导 ,维甲酸 (RA)诱导分化作为对照 ,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分化情况 ;培养 10d后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培养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神经元特异核蛋白 (NeuN)表达情况 ,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诱导分化 10d后 ,RANKL、BDNF和BDNF +RANKL组的Neu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97.0± 13.5 )个 ,(85 .0± 5 .6 )个 ,(16 7.0± 19 7)个 ,分别是对照组 [(5 5 .7±8.5 )个 ]的 1.7,1.5 ,3.0倍 ,GFAP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14 .7± 18.0 ,2 33.3± 2 1.7,2 89.0± 2 4 .9,分别是对照组的 1.4 ,2 .9,3.6倍。RANKL向神经元方向诱导分化的作用与BDNF相当 ,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作用不及BDNF。RANKL和BDNF对HUCBC向神经细胞分化具有协同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明显促进HUCBC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工频磁场对不同细胞密度人骨肉瘤细胞MG-63体外增殖的影响,为揭示磁场所致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某一细胞密度下(0.90×10^4个/m1),用不同磁感应强度(1mT、2mT、3mT、4mT)的工频磁场对MG-63细胞进行体外辐射,然后改变细胞密度进行重复实验(细胞接种密度分别为0.95×10^4个/ml、1.00×10^4个/ml、1.10×10^4个/ml和1.50×10^4个/m1)。完成磁场辐射处理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磁场对MG-6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不同细胞密度所对应的磁效应明显不同,其中2mT磁刺激组的增值诱导效应最显著。结论工频磁场对MG-6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不仅与磁场强度有关,也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四种人胃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组织来源、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MGC-803、HGC-27、BGC-823、SGC-7901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分别培养四种细胞,用直接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其群体倍增时间;以细胞克隆形成率比较其增殖能力;体外划痕法和Transwells法比较四种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与MGC-803和HGC-27相比,BGC-823和SGC-7901的生长速度依次减慢,群体倍增时间依次增加(P<0.05);平板克隆形成率从MGC-803、HGC-27、BGC-823到SGC-7901分别是42.7±2.2、38.6±1.6、28.9±1.7、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划痕法和Transwells小室侵袭实验均表明MGC-803和HGC-27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较BGC-823和SGC-79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株胃癌细胞株,从MGC-803、HGC-27、BGC-823到SGC-7901其增殖和侵袭能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表达人Survivin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及检测Surv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诱导含有pMS-Survivin重组质粒的E.coli.表达人MS2-Survivin重组蛋白,并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双筛,获得稳定分泌抗人Survivi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检测Survivin mAb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多种肿瘤细胞中天然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菌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KD左右表达出一新的蛋白条带。筛选出2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人Survivi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亚类鉴定均为IgG1类。两株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均达到6.4×105。ELISA结果显示出抗人Survivin mAb的特异性。在胃癌细胞、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中均强表达,且主要在细胞浆中。结论成功制备出特异性抗人Survivin mAb,为以后应用于临床检测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进一步开发成诊断性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敬雪明  梅小平  李芸  罗万红  敬剑英 《护理研究》2012,26(25):2355-2357
[目的]研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悬液对治疗血液肿瘤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OM)的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血液肿瘤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病人,随机将13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替硝唑漱口液漱口,观察组予以GM-CSF混悬液涂布溃疡处,比较两组不同部位和程度OM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OM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唇部OM愈合最早,硬腭部OM愈合最晚。[结论]对血液肿瘤化疗所致的OM,应用GM-CSF混悬液涂布溃疡处明显优于常规替硝唑漱口液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方法:采集新鲜人脐带血和脐带,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MSCs。将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单个核细胞移植组、MSCs移植组和低糖必需培养基(L-DMEM)培养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移植后1—4周细胞在脊髓内的存活情况和迁移情况,使用BBB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DMEM培养液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评分无明显差异,而细胞移植组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过程,与L-DMEM培养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个核细胞移植组对损伤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较MSCs移植组显著,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与MSCs相比较,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更适合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