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350 mL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IL-8,TNF-α及FEV1,FVC及FEV1/FV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含量及IL-8的含量,达到改善肺功能和对COP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1%(P 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各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改善(P 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及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肺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等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VC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8及CRP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控制COPD炎症反应并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痰湿阻肺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评价爱罗咳喘宁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证期痰湿阻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50例,分成对照组(n=25例)和治疗组(n=25例)。两组均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口服爱罗咳喘宁2.32 g·kg-1·d-1,分2次服连续7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指标及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结果:治疗前两组人口学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IL-8,IL-4,TNF-α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著增加(P0.05);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分别为(1.97±0.02,1.61±0.02)m L,FEV1/FVC分别为(60.89±14.87)%,(52.24±16.67)%;细胞因子IL-8分别为(0.42±0.10),(0.48±0.12)μg·L-1,IL-4分别为(0.28±0.09),(0.32±0.06)μg·L-1,TNF-α分别为(0.87±0.40),(1.28±0.25)μg·L-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可显著降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及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车洪柱  庞剑  李长见  王扬 《中医杂志》2005,46(10):759-761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效果.方法:5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氧疗、强心、利尿、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止咳清肺口服液20ml,每日3次,连服6周.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计分,检测肺功能、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分类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痰液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IL-8、TNF-α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COPD气道炎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54-2356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原地区稳定期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所占的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EV1/FVC%、FEV1%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联合益气复脉治疗高原地区稳定期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177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方案干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干预基础上配合清肺化痰汤加减加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比值;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PEF、FVC、FEV1、FEV1/FVC),炎症因子(TNF-α、PCT、IL-6、IL-8),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5%(P 0.05)。结论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因子,且中医药整体、综合的治疗方式可对患者全身进行多系统调理,减少AECOPD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其中44例患者处于稳定期纳入COPD稳定期组,40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纳入AECOPD组,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研究对象间血清CRP、IL-23、TNF-α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组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CRP、IL-23、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RP、IL-23、TNF-α与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RP、IL-23、TNF-α等细胞因子在COPD外寒内饮证患者的发病及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观察血清IL-8、IL-10、TNF-α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IL-8、IL-10、TNF-α的含量及改善肺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某些炎性细胞因子、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吸烟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72例COPD稳定期吸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固表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比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 MR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Th17、Treg、Th17/Tre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Th17、Treg、Th17/Treg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m MRC、CAT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m MRC、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表丸能维持COPD稳定期吸烟患者外周血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肺阻抗血流图观察肺胀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肺阻抗血流图(IPR)观测肺胀各证类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特点。方法运用IPR检测肺胀各证类肺动脉压力,判断右心功能。结果肺胀患者ZO、PAP、P各值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差异,说明IPR检测结果对于肺胀的诊断颇有参考意义;同时,观察到ZO、PAP、P各值按健康对照组(A组)、肺肾气虚组(B组)、痰浊阻肺组(C组)、痰热壅肺组(D组)、阳虚水泛组(E组)的顺序递增,B组与D组、B组与E组差异明显,但D组与E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肺胀各证类患者肺动脉平均压按B、C、D、E组顺序递增,肺动脉顺应性则按上述顺序递减;同时,肺循环外周阻力、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以肺肾气虚组较轻,而痰热壅肺证和阳虚水泛组肺胀则较重。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味化裁配合西医抗感染及止咳平喘祛痰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70例,观察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和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目前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塑、肺动脉高压是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环节,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CTGF)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并影响血管重塑的发生。结论:认识COPD血管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对COPD病情发展机制的探讨和临床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61-363
对肺络的进化史进行考证,认为肺出现在高等脊椎动物时期,主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分化而来,经络由中胚层分化而来;通过对肺络的文献学考证,认为肺络具有贯通营卫、溢奇邪、渗灌气血等功能。根据肺络的功能特点和肺心相关理论,提出肺纤维化病机为心火灼肺、阴虚络瘀,为提高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季颖  裴元英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0):766-768
 目的制备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APS)作为胰岛素(INS)肺部给药载体。方法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中加入脂肪醇、表面活性剂、不饱和磷脂和脂肪酸,制备APS载体。采用脉冲气泡表面张力仪测定APS的最低表面张力,比较不同处方的APS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以及INS对APS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影响。结果4种APS(DPPC/lecithin-PA,DPPC-Hex-Tyl,DPPC-PG,DPPC/Tyl)的平均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9.11,4.10,2.26,1.49 mN·m-1;INS的加入对APS载体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后3种INS-APS制剂具有相似的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明显优于DPPC-lecithin-PA-INS制剂(P<0.01)。4种INS-APS制剂平均粒径范围在0.6~1.8μm之间,符合肺部给药对粒径范围的要求。结论INS不影响APS制剂表面性质,可将APS作为INS肺部给药载体,进一步进行生物有效性和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肺心宁治疗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将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肺心宁治疗组34例和欣然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39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肺心宁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温阳活血立论的肺心宁方对COPD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药氧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疗效。以中药制剂经氧气超声雾化吸入 ,按照疗程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 87.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5 .0 0 % ,治疗组疗效优于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中药经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治疗组肺结核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结核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优于利福平联合异烟肼治疗,病灶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康宁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皮素-1(ET-1)、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其中以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21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肺康宁合剂治疗者为治疗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1、D-二聚体及肺动脉压变化,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喘息、咳痰及哮鸣音)积分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T-1、D-二聚体及肺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喘息、咳痰及哮鸣音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肺康宁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可显著改善其肺动脉高压及临床各项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然该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高凝状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洁华  郭永坚 《新中医》2011,(10):17-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伴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肺心病伴肺栓塞未溶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1.7%,对照组63.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浆黏度除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护〉0.05)。结论: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伴肺栓塞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