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感高热是中医急症常见病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甚至摔死。我院于1995-1998年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外感高热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I!陆床资料1.l一般资料129例均为住院治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15岁以下者38例,!5~30岁10例,30-15岁周例,45岁以上门倒;对照组分别为门例,10例,13例,45岁以上8例.病程最短的卜12d,平均5.4d.两组治疗前均作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胸片等有关检查.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外感高热症急症诊疗规…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高热是儿科急症常见病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甚至猝死,给儿童及其家长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我院门诊于1999年6-9月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3例,经正确采取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例患儿中男9例,女4例,年龄6个月~5岁(2.13±0.54)岁;原发性高热惊厥11例,继发性高热惊厥2  相似文献   

4.
小儿外感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在儿科急症中占有较大比例,它以全身肌肤灼热为主要证候特征。笔者运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证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感高热是儿科常见急症。笔者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自拟银花沙参汤于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小儿高热7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外感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丹东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外感高热患者分到观察组(n=56例)和对照组(n=56例),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52/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93%(47/56),经χ~2检验,P <0.05。结论在急诊外感高热患者中施以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在短时间内退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发热有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所引起 ,内伤发热是由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引起。由于人体的素质差异、外感邪气不同 ,临床所见发热证型多 ,多年来以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特色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报告 4例如下。1 例 1,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女性 ,4 6岁。农民 ,2 0 0 0年 5月 2 0日会诊。患者因恶寒高热住本院内科 ,经抗感染等治疗 4天 ,仍是恶寒高热日数次而请本科会诊。会诊时患者诉 4天前到水稻田中喷洒农药 ,背部为水湿透 ,腹中饥饿 ,回家后即出现恶寒高热而来住院。住院期间检查无明显异常。当时患者正恶寒高…  相似文献   

8.
张义善  牛振华 《河北医药》2001,23(4):288-288
柴葛合剂由我院研制 ,具有解表退热、泻火解毒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暑、湿之邪引起的高热、恶寒、口渴、咽干痛、头痛、鼻塞、流涕等症。我们采用单盲法临床治疗观察外感发热病人 40 0例 (治疗组 ) ,并与用羚羊感冒片治疗 36 0例 (对照组 )进行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共观察 76 0例 ,其中男 372例 ,女 388例 ,年龄12岁以下 15 6例 ,12岁以上 6 0 4例 ,其中孕妇 2 6例。体温 37.5~ 38℃ 2 36例 ,38.1~39℃ 348例 ,39.1~ 40℃ 10 2例 ,40 .1℃以上 74例。中医分型风寒 82例 ,风热 46 6例 ,暑湿 5…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应用鱼腥草、清开灵 地塞米松,先后治疗100例外感高热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宣导滞汤合紫雪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清宣导滞汤合紫雪口服,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综合疗效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81.25%,体温复常时间分别为(21.42±6.75)h、(27.78±10.53)h,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宣导滞汤合紫雪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针剂,主要成分是牛黄、水牛角、黄芩、银花、栀子等。具有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镇静活血等功能。我院自1995年2月至12月对15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高热的急诊病人,在配合对症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15例均为本院急诊留观和抢救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1~80岁,平均为54.2岁。1.2 诊断标准与病种 诊断均按有关标准进行,脑血管意外10例(脑缺血8例、脑出血2例)、肺性脑病2例、高热3例。1.3 意识障碍分级 15例中嗜睡1例、神志模糊2  相似文献   

12.
小儿高热是儿科急症,对高热患儿施行酒精擦浴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148例高热患儿施行温、冷酒精擦浴后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高热患儿148例中,男76例,女42例。年龄5个月~8岁,2~3岁占多数。体温均在39.5℃以上,其中上感78例,高热待查30例,消化不良40例,随机把以上病例分为A、B两组施行温、冷酒精擦浴疗法,每组各7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种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禅城区南庄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结果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本组9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迅速控制高热、惊厥,精心的护理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外感高热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配服银翘散治疗,观察体温及相关体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8%(对照组为73.33%);治疗后相关体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张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59-160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过程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收治的4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 42例患儿经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后,临床惊厥均得到控制,高热均有缓解。结论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及预后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在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和咳嗽急诊中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7年6月~2008年1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法,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中药外洗治疗具有简、便、效、廉和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本科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治疗及护理,12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外感风寒湿后遗腰腿疼痛,临床效果颇为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112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12例中,男48例,女64例。15~50岁73例,51岁以上39例。临床表现:112例均有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病史,病程最长12年,最短7天。主证:  相似文献   

19.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 ,其病因复杂 ,其中与电解质水平的关系已逐渐被人所重视。为此我们对 1999~ 2 0 0 1年收治的符合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了电解质的临床观察 ,其中 2 3例合并低钠血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3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系我科 1999~ 2 0 0 1年收住院患儿 ,按全国“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3岁以下占 18例 ,3~ 6岁 5例 ;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14例 ,支气管肺炎 6例 ,肠道感染 3例。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 4例 ,发病后惊厥 1次者 13例 ,惊厥 2次的 10…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热是新生儿急重症之一。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及时而正确的处理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科自1995年4月~1997年10月,成功抢救新生儿高热20例,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5年4月~1997年10月在我院小儿科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均在7~26天,除1例体温超过41℃外,其余腋温均在39℃~41℃的高热范围内。因脐部感染引起高热6例,皮肤脓疮9例,新生儿肺炎5例,其中4例伴有面肌及四肢抽搐,2例血培养呈阳性,诊断为败血症,病程均少于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