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并评定慢性肝脏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3.75%)明显高于纤维化指标检测(67.50%)和肝功能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7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479 0,P=0.000 2)。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升高(P<0.0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型前胶原(PCⅢN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及阴性青少年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比较分析.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144例16岁和19岁HBsAg阳性及阴性青少年血清HA、Ⅳ-C.结果 HA和Ⅳ-C在16岁阳性组及16岁阴性组中的异常率和均值都无显著差异.但19岁阳性组HA的异常率(68.2%)和均值[(105.0±41.3)ng/ml]明显高于19岁阴性组[27.3%和(58±21.5)ng/ml];19岁阳性组和阴性组的Ⅳ-C异常率和均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HA可作为初步反映年龄大于16岁青年的肝纤维化随访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总胆汁酸(Total bilious acid,TBA)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急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ADA、TBA、AF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ADA和TBA在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肝癌患者的AFU明显升高,ADA和TBA无明显升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DA、TBA和AFU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71例肝细胞性肝癌(HCC)15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脏PTN蛋白表达.结果:10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HCC中PPTEN蛋白的阳性率为69.0%(49/71),明显低于肝硬化组(93.3%)及正常肝组织(100%)(P<0.01).PTEN蛋白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5%、69.6%和57.1%,肝细胞性肝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分化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肝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有无合并肝硬化无关(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表达有助于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标本105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35例,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肝病诊治指南》,分为慢性肝炎组35例、肝硬化组35例和肝癌组35例。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病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和ADA水平。结果各肝病组血清Cys-C、ADA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均高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高于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ADA,各肝病组异常率较单独检测血清Cys-C或ADA均明显增高。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ADA呈正相关(r=0.505,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肝功能评价指标。ADA在对肝硬化的诊断方面优于Cys-C,且对各肝病组阳性率高于Cys-C,联合检测Cys-C和ADA对监测慢性肝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整合素β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整合素β1与肝癌浸润、转移和复发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肝癌、8例门脉高压症肝硬化和7例正常肝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整合素β1在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P<0.05);整合素β1在有包膜侵犯组、病理分级III-IV组及有转移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P<0.05)、病理分级I-II级组(P<0.05)以及无转移HCC组(P<0.05)。结论整合素β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肝癌病理分期及是否有转移相关,提示整合素β1与肝癌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性。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0例PHC患者,依据病史、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标志的检测了解HBV感染史和感染模式,以及肝功能异常情况;分析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手术所见。以探讨HBV相关性PHC的病理特征。结果200例PHC患者中有181例乙肝五项标志阳性,其总HBV感染率为90.5%。以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50.83%)为最高,而HBsAg、HBeAg和抗-HBc的阳性率仅为4.97%。在PHC发生前,无HBV感染史和无症状HBV携带者分别占61.33%和6.63%。8.29%的患者曾患肝炎治愈后元复发,有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者仅分别占22.10%和1.66%。约半数肝功能正常,异常者大都为轻度低蛋白血症,SB和ALT、AST轻-中度升高。肝组织病理特征如下:肝细胞癌(HCC)占91.95%,结节型、巨块型和小肝癌分别占55.25%、30.94%和13.81%。多分布于肝右叶。静脉癌栓发生率为12.71%。86.32%患者伴有肝硬化,多为活动期。结论(1)HBV与PHC关系密切,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为主。(2)HBV感染后肝脏病变隐匿进展。(3)多伴有活动性肝硬化。(4)PHC有诸多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姜宇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64-6465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总胆汁酸(TBA)、腺苷脱氨酶(AD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2例急性肝炎、83例慢性肝炎、69例肝硬化、33例肝癌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HE、RBP、TBA、ADA、mAST水平.结果 肝病各组中的CHE和RB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肝病各组中的TBA、ADA和mAS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急性肝炎组中mAST异常比例最高(100%);慢性肝炎组中mAST异常比例最高(67%);肝硬化组中CHE异常比例最高(93%);肝癌组中RBP异常比例最高(88%).结论 急性肝炎中mAST、TBA、RBP、ADA应用价值较大;慢性肝炎中mAST、RBP、CHE应用价值较大;肝硬化中CHE、TBA、RBP、ADA、mAST均有应用价值;肝癌中RBP、ADA、TBA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高尔基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甘胆酸(CG)、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在乙型肝炎的测定价值,旨在为临床乙型肝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127例肝病患者,根据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分为四组,其中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慢性肝炎组和22例急性肝炎患者设为急性肝炎组;另选取23例肝癌患者设为肝癌组、32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硬化组;比较四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h和入院48h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时间节点慢性肝炎组GP73、PCⅢ、Ⅳ-C、CG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P<0.05);慢性肝炎组PCⅢ、Ⅳ-C、GP73、HA、CG、LN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慢性肝炎组AFP、GP73、LN、PCⅢ、Ⅳ-C、HA、AFP-L3显著低于肝癌组(P<0.05),急性肝炎组CG显著高于肝癌组,AFP、AFP-L3、HA、LN显著低于肝癌组(P<0.05),急性肝炎组AFP显著高于肝硬化组,GP73、AFP-L3、HA、LN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肝癌组GP73、CG、HA显著低于肝硬化组,AFP、AFP-L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 GP73、AFP、AFP-L3、CG、HA、PCⅢ、Ⅳ-C、LN的表达在乙型肝炎的鉴别与诊断中有一定研究意义,可提高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率,对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疗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增加血清骨桥蛋白(OPN)浓度及OPN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组(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HBsAg阳性肝癌组、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HBsAg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PN浓度,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组研究对象共241名。HBsAg阳性肝癌组与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健康对照组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HBsAg阳性肝癌组与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间,以及在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0、0.588和0.0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sAg浓度是与OPN浓度有关的唯一变量(P=0.0001)。结论血清OPN浓度可能与肝癌本身无关,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在HBV感染者中,可以用血清HBsAg浓度预测血清OPN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不同阳性类型患者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测定血清ADA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俗称“二对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按HBV标志物阳性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50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HBVDNA阳性;B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HBVDNA阳性或阴性;C组94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HBVDNA阳性或阴性。全部患者均检测其血清ADA水平。正常对照组60例。结果血清ADA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中的HBVDNA阳性患者均高于HBVDNA阴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血清ADA水平略高于B组中的HBVDNA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DA水平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一个良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或携带者血清ADA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其水平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诊断及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28例乙肝肝硬化、55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及2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GP73和AFP进行检测。结果 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两指标的阳性率(79.91%和40.00%)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AFP对乙肝肝硬化时除外)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清GP73单项检测诊断HBsAg阳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血清AFP(70.91%vs 40.00%,P<0.01;92.41%vs88.61%,P>0.05;83.58%vs 68.66%,P<0.01);GP73与AFP联合检测(平行试验)的灵敏度与GP73单项检测时相同,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降低(86.08%vs 92.41%,79.85%vs 8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73与AFP联合检测(系列试验)提高了特异性(94.94%vs 92.4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还显著降低了灵敏度(40.00%vs 70.91%)和准确性(72.39%vs 83.58%)(P均<0.05)。结论血清GP73对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两者联合检测不能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临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指标,为临床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不同肝病患者136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肝硬化31例,急性肝炎23例,肝癌26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相关血清学纤维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Ⅳ-C、LN、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和浓度均高于急性肝炎组,且各指标浓度高于对照组( P<0.05);肝硬化Ⅳ-C、LN、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5%(20/31)、74.2%(23/31)、90.3(28/31)、54.8%(17/31),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肝癌在Ⅳ-C、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LN低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Ⅳ-C、LN、HA和PCⅢ浓度结果分别为(131.4±14.6)μg/L、(148.4±31.5)μg/L、(361.7±35.1)μg/L和(141.6±16.0)μg/L,均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肝癌在Ⅳ-C、HA和PCⅢ浓度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低于慢性乙肝组(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指标对不同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判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并与肝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与腺苷脱氨酶在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及病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患者98例,在体检科选择体检正常患者45例,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和健康对照组,对全部对象进行C反应蛋白(hs-CRP)与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诊断结果以ADA〉25U/L和hs-CRP〉3.0mg/L为临床阳性诊断界定值。结果 3组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后,腺苷脱氨酶(ADA)项目F=89.114,P=0.08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C反应蛋白(hs-CRP)项目F=35.125,P=0.05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A、hs-CRP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时肝功能正常与否的判断指标,在日常肝脏功能检测中,应该多加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方面酶(ADA、CRP)的检测,便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9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患者32例为肝硬化组;肝细胞肝癌患者19例为肝癌组。观察和检测三组患者ALT水平和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水平,并对患者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绘制ALT、HBV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三组患者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肝功能A级占比最高,肝硬化组B级占比最高,肝癌组C级占比最高;三组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HBsAg、HBeAb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HBeAb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693、0.511、0.781; ALT、HBsAg、HBeAb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91.98%、特异性88.1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HBsAg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HBeAb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LT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水平联合检测相互补充,诊断优势较单一指标检测更为显著,更利于早期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遏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恶化,避免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不同情况,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原发性肝癌血管生成和肝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0例原发性肝癌、40例肝硬化、20例正常肝组织中NOS的表达定位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微MVD.结果:肝癌、肝硬化中内皮细胞NOS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细胞中NOS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中肝细胞,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肝脏中肝细胞(P<0.01),此外,肝癌组织内皮细胞上NOSmRNA表达阳性者MVD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①肝癌细胞cNOS的表达参与肝癌的发生过程;②肝癌血管内皮细胞NOS的表达在肝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智  杨荣富 《中国保健》2006,14(24):38-39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联合肝脏酶谱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鉴别意义.方法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304例病人血清中总胆汁酸与肝脏酶谱含量进行统计,取均数和阳性率.结果急性肝炎时TBA、ALT、AST、r-GT阳性率都很高.而慢性肝炎时.TBA、r-GT阳性率较高,其它项目基本正常,肝硬化时,TBA也明显升高,且AST、r-GT都高于ALT、CHE、AKP,肝癌时TBA、ALT、AST、AKP、r-GT、CHE阳性率都根高.胆石症时TBA明显升高且在阻塞的不同阶段几乎保持不变.结论总胆汁酸联合肝脏酶谱检测对急性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石症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室采用人的乙型肝炎HBsAg—EIA和PCR诊断试剂盒检测鸡肝脏和心脏、肾脏内类乙型肝炎病毒。结果经HBsAg检测140份鸡肝脏浸液,阳性率为48.5%(68/140),取此140份肝浸液中的高、中、低OD值标本共18份 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64%(11/18)。而心脏浸液17份,肾脏浸液12份,均未检出阳性。表明鸡肝脏内有类乙型肝炎病毒,并且与人HBV有着相同的核酸型和部分相同的核酸序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ADA、GPDA、PAB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住院肝病患者(男98例,女73例,年龄35岁~78岁),按不同肝病分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癌术后组,肝硬化组,肝良性肿瘤组。正常对照组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结果:ADA在各肝病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PAB在各肝病组中同样也以肝硬化组下降最为显著。GPDA在各肝病组中只有肝癌组跟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A、PAB和GPDA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肝硬化、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也为肝硬化、肝癌的演变和预后提供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Ⅳ型胶原 (Ⅳ -C)的表达 ,探讨VEGF及Ⅳ -C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 (NC组 )和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 ,每组 2 0只 ,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 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肾组织中VEGF及Ⅳ -C的表达。同时检测肾功能。结果  8周肾组织中VEGF及Ⅳ -C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 ,而且分别与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呈显著正相关 (r =0 893 ,P <0 0 1;r =0 72 6,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及Ⅳ -C的表达明显增强 ,而且其表达与肾脏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