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常辉  王玉君 《重庆医学》2001,30(5):403-405
目的:为研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价值及与尿α1-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A1b)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RBP,用放射免疫法(放免法)测定了白蛋白排泄量(UAE)及尿α1-MG。结果:糖尿病组尿RB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UAE的增高,尿RBP明显增高,尿RBP与UAE及尿α1-MG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在正常白蛋白尿组中,当尿白蛋白排泄的正常时,发现已有10例尿RBP增高,7例尿α1-MG增高,提示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肾小球损害前,可能已存在肾小管的损害。结论:尿RBP排泄量增高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损害的检测指标之一。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中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和α微球蛋白 (A1M )。结果 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 ,尿TRF增高 ,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1 ) ,尿mALB、RBP和AlM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 >0 0 5 ) ;尿TRF增高患者尿液中RBP增高者仅占 6 8 9%,而尿RBP增高患者尿液中TRF增高达91 6 ;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时 ,尿TRF、mALB、RBP和AlM均增高 ,与尿蛋白定性阴性时相对应各组值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 ,同时尿TRF与RBP和RBP与AlM均呈正相关 (r =0 6 4 ,t=4 5 7,P <0 0 0 1 ;r=0 72 ,t=5 5 2 ,P <0 0 0 1 )。结论 尿TRF和RBP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指标 ,糖尿病的肾损害先是肾小球继之损害肾小管。  相似文献   

3.
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分析及缬沙坦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139例及正常对照 6 8例 ,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2 4 h尿微量白蛋白 (U AE) ,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 (N组 )、白蛋白尿组 (NU A组 )、微量蛋白尿组 (MU A组 ) 3个组 ,检测尿 α1- MG、β2 - MG、NAG和 RBP。将 MUA组 (70例 )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潘生丁组 35例口服潘生丁 ,缬沙坦组 35例口服缬沙坦 80 mg每日 1次 ,共 12周。第12周复查上述诸项指标。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 N组、NUA组、MUA组尿系列蛋白呈逐组升高的趋势 (P<0 .0 1) ,χ2检验显示 MUA组小管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 NUA组 (P<0 .0 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 RBP、β2 - MG、α1- MG分别与UAE、病程、年龄呈正相关 (P<0 .0 1) ,尿 NAG与上述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干预结果显示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 ,而潘生丁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即已发生小管功能的损害 ,且与小球损害呈正相关。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功能损害具有一定可逆性 ,及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 ARB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小管功能 ,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以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sis,DN)的研究多着重肾小球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糖尿病肾小管的病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科测定了282例病程<5年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DM)患者的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与微量白蛋白(A1b)进行比较,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更敏感指标,并了解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管病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诊断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3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尿中RBP、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比较分析。RBP、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NAG采用终点法测定。结果尿蛋白阴性的DM1组,RBP、NAG、m-AL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的DM2组,RBP、NAG、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M1组与DM2组RBP、mALB和NAG比较也有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中,尿RBP的阳性率高与NAG(P<0.05)和mALB(P<0.01)。尿RBP、mALB、NAG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RBP敏感性高于mALB、NAG,是肾小管功能的又一敏感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监测尿RBP、尿NAG、尿mALB水平变化,可以了解DM的早期肾损害,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禁水13h尿渗透浓度,评估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型DM患者77例,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泌量将其分为DMⅠ组(尿清蛋白<30mg)、DMⅡ组(尿清蛋白30~300mg)和DMⅢ组(尿清蛋白>300mg),观察各组之间尿NAG、RBP和尿渗透浓度变化的差异以及DM的病程、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NAG、RBP增高,尿渗透浓度减低;随尿清蛋白排泌量的增加,尿NAG、RBP明显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尿清蛋白排泌量呈密切的平行关系;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者尿NAG、RB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病情控制较好者(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DN)较普遍地存在肾小管间质受损。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加强DN标记物的检测,对DN早期诊断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肾小管功能检测在IgA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小管功能检测在IgA肾病 (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32例IgA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探讨肾小球及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与肾小管功能 (尿NAG酶、尿LYS及尿渗透压 )的关系。结果 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 :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占 4 3 8% ( 1 4 / 32 ) ,中重度者占 34 4 % ( 1 1 / 32 ) ,无肾小管间质肾损害者2 1 9% ( 7/ 32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管功能的关系 :肾小管间质损害中、重度者尿NAG酶 ( 4 2 7± 2 4 1 )U/ (mmol·cr)、尿渗透压 ( 4 99 6 1± 1 2 4 6 7)mOSM/ (kg·H2 O) ;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尿NAG酶 ( 1 75± 0 5 4 )U/ (mmol·cr) ,尿渗透压 ( 6 5 3 92± 2 4 1 86 )mOSM/ (kg·H2 O) ;无肾小管间质肾损害者尿NAG酶 ( 1 5 3± 0 4 3)U/ (mmol·cr) ,尿渗透压 ( 783 35± 1 6 3 4 3)mOSM/ (kg·H2 O)。肾小管间质中重度损害者同其他两组比较 ,其尿NAG酶及尿渗透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尿LYS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常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管功能中尿NAG酶及尿渗透压改变与肾脏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发水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水肿,将78例患者分为伴发水肿组59例和未伴发水肿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伴发水肿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3.5 g的人数比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人数比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白蛋白(ALB)、尿比重、尿渗透压、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未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水肿组和不伴发水肿组患者的肾小管间质评分在4~6分[47.5%(28/59)vs 21.1%(4/19)]、7分以上[27.1%(16/59)vs 5.3%(1/19)]的人数比较,伴发水肿组高于不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水肿组患者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为27.1%(16/59),明显高于不伴发水肿组的5.3%(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发水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较高,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肾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胱抑素C联合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70例糖尿病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尿液RB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单纯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为21.79%,尿RBP阳性率为32.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6.15%;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为阳性率为89.13%,尿RBP阳性率为91.30%,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83%.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尿RBP均是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胱抑素C和尿RBP能明显提高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尿系列微量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璋琳  陈天照 《医学文选》2000,19(4):439-441
目的 研究分辨肾小球与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AL B)尿转铁蛋白 (TF)尿视黄醇蛋白 (RBP) ,终点法测尿 N-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结果正常对照组 AL B (3.0 8±1.0 6 ) mg/L ,TF (0 .5 1± 0 . 32 ) mg/L ,RBP (0 .1± 0 .0 6 ) mg/L ,NAG (7.6 8± 3.5 7)μ/g,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甲亢及尿路感染患者尿 AL B、TF、RBP及 NAG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0 .0 1)。尿蛋白定性阳性的 AL B、TF、RBP及 NAG值较阴性组高 (P <0 .0 1)。AL B与 TF联合检测与 RBP与 NAG联合检测不及四项检测阳性率高 ,在糖尿病可达98% ,在高血压、甲亢、尿路感染分别达 72 %、 40 %和 75 %。结论 联合检测 AL B、TF、RBP、NAG是肾脏损伤早期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肾小管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程度。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法对71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A1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排泌值测定,根据A1b排泌值分为尿Alb排泌正常组(DM1)和尿A1b排泌异常组(DM2),并与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结果:71例2型糖尿病尿RBP和尿α1-MG排排泌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DM1组与对照组比较此两项排泌值均增多,DM1组排泌值较DM2组有所增加,且DM1组中有8例(28.6%)尿RBP升高和5例(17.8%)尿α1-MG增高。结论在2型糖尿病早期就可能存在肾小同害,甚至可在肾小球损害之前已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12.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祝伦  唐波  张娟 《重庆医学》2004,33(8):1156-1158
目的探讨非浓缩尿蛋白(UTP)电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技术,在法国Sebia电泳仪上检测分析70例2型糖尿病人尿微量蛋白的组成.结果 70例2型糖尿病人尿液经SDS-AGE 电泳发现:36例正常蛋白尿(UTP<120mg/L)组中,有2例肾小管型蛋白尿,1例肾小球性蛋白尿,33例生理性蛋白尿;15例微量蛋白尿(120300mg/L)组中,有1例肾小管性蛋白尿,9例肾小球性蛋白尿,7例混合性蛋白尿,2例生理性蛋白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小管型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患者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ho)和载脂蛋白A1/B100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舒张压、甘油三酯(TG)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程、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蛋白电泳比传统总蛋白检测法估计肾脏损伤程度更为可靠;测定血压、Glu、TG、TCho和载脂蛋白A1/B100,联合尿蛋白分析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7例糖尿病人及30例正常人尿RBP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尿mAlb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尿RB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中,其尿RBP、mAlb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24小时尿mAlb与尿RBP呈正相关(P<0.01).结论尿RBP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与尿mAlb比较能更早地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痛(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T2DM并发冠心病患者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RBP4水平增高(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RBP4无差异(P〉0.05)。②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降低(P〈0.01),TNp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IR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15.
对262例有胸痛等症状而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糖尿病者79例,无糖尿病者183例。糖尿病者出现斑块及发生狭窄节段数、非梗阻性狭窄节段数、非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节段数均多于无糖尿病者(P值分别为〈0.01,〈0.05,〈0.01和〈0.05),混合斑块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重、非梗阻性狭窄节段数多,类型以非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肾功、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肾功、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肾功、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指标与健康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肾功、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肾功能损害,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脂、肾功、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检测及高脂血症和肾功能损害的纠正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2型糖尿病3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正常对照41例。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各水平纵向应变(GLs)和短轴各水平径向应变(GRs)和圆周应变(GCs),通过左室短轴二尖瓣和心尖水平计算扭转角度峰值(LVt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平均纵向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显著减低(P〈0.01),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径向应变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各水平圆周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减低(P〈0.05),各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增大(P〈0.05);两组GLs、GRs、GCs及LVtw与LVEF显著相关,对照组GLs、GC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LVEF=29.81-1.5GLs-0.91GCs(P〈0.01);糖尿病组GL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LVEF=31.83-2.72GLs(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血脂及其脑梗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山东汉族T2DM患者为T2DM组,其中64例合并脑梗死(ACI)者为T2DM合并ACI组、72例未合并ACI者为T2DM未合并ACI组;60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ApoE基因多态性,并探讨ApoE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和脑梗死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 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② T2DM患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等位基因∈4组最高,在∈2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 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4组11例,与无脑梗死糖尿病患者中∈4组4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P<0.05)。结论ApoE∈4等位基因与高脂血症有关,且∈4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其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方法测定42例正常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41例2型糖尿病肾病(UAER>20μg/min)患者的血清CRp的含量,并与4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2型糖尿病肾病组的CRP值高于正常人组,也高于糖尿病组(均为P<0.01).结论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记忆能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记忆能力的变化,为制订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每例均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测查记忆能力。结果:糖尿病组记忆测验记忆商和各分项成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记忆能力减退,其联想能力尚好,学习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