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目的 研究口腔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与病理分型。(2)方法 对12例口腔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3)结果 口腔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分布于各个年龄段,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可发生于舌根、颊、唇、牙龈等处,临床表现多样,以B细胞恶性淋巴瘤多见。(4)结论 口腔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转移性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预后进行总结,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转移性恶性GIST患者2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转移性恶性GIST肿块均较大,肉眼观质地嫩;镜下见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区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相多见;Dog-1、CD117和CD34均(+),Ki-67高表达,均大于10%(+),SMA、Des和S-100均(-)。结论转移性恶性GIST镜检及免疫组化指标与原发性GIST相似,病理医师需加强诊断意识并结合患者病史,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对本院6例肝血管肉瘤和5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进行研究,观察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点。患者年龄6个月至68岁,男:女为4:7。结果: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肿瘤呈单个或多结节、直径为3-13.7cm、常有出血和坏死。6例血管肉瘤的病理学特征表现多样化,呈血管瘤、梭形细胞和上皮样肉瘤形态;5例EHE的病理学特征为具有血管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和(或)胞质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细胞、间质黏液样变到致密纤维化。免疫组化因子Ⅷ和(或)CD34阳性。结论:肝原发性恶性血管肿瘤极少见,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血管肉瘤为高度恶性,预后差;EHE预后好于血管肉瘤,合理手术预后较好。根据其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可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0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位年龄34岁,双侧受累占80%,肿瘤平均直径10.95cm。10例均为B细胞性;其中小淋巴细胞性1例,中心细胞性3例,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4例。讨论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确诊的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结果 4例均为女性,且均发现尿道口赘生物,4例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虽不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B45、S100、Vimentin及Melan-A阳性表达,排除其他部位原发性肿瘤后,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4例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2例患者健在。结论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预后差,临床易与尿道其他良恶性病变混淆,及时准确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8例STUM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STUMP患者肿瘤直径为5.5~11.0 cm,镜下肿瘤细胞梭形,核分裂象(2~10)个/10HPF.3例可见凝固性坏死,细胞核无或轻度不典型性;5例细胞核弥漫性中到重度不典型性,未见凝固性坏死.8例p16呈局灶阳性、PR呈弥漫强阳性,1例p53弥漫强阳性.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STUMP的组织病理学介于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之间,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辅助诊断或预后评估可能有帮助,STUMP具有复发或转移风险,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等记录分析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等方法对该病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且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病理特点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手术胃部分切除样本一个,大弯部位15.3 cm,小弯部位8 cm,肿块大小7.1 cm ×6.2 cm ×5.1 cm,肿块切面颜色呈灰白色,质地较硬;肿瘤位置在黏膜肌层、下层,肿瘤细胞片状、巢状分布,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细胞质透亮、充盈,细胞核空泡形,染色后细胞核周围颜色最深;肿瘤细胞 S -100、vimentin(+),CD -57、bcl -2局部(+),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 CD -68(+),melan -A、HMB -45、DOG -1、CD -21/23/30/34/35/56全部(-);检测发现信号异常细胞占总数70%,说明 EWSRI 基因出现断裂。结论: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具有较为独特的形态学、免疫学、分子学特征,在临床中应注意和其他恶性肿瘤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然绝经后附件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自然绝经后附件肿块患者的病例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中恶性肿瘤共51例(占40.5%),交界性卵巢肿瘤6例(占4.8%),良性附件肿块69例(占54.8%);单房囊性肿块的恶性率明显低于实性、囊实性、多房囊性肿块(P<0.01),双侧肿块恶性率明显高于单侧肿块(P<0.01)。恶性卵巢肿瘤以60-65岁发生率最高,70岁以上发生率下降。在病理组织学上,良性卵巢肿瘤以黏液性囊腺瘤为多,恶性卵巢肿瘤以浆液性囊腺癌为多。结论绝经后妇女附件肿块恶性率高,多无症状,应定期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体格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影像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和病理检查,积极地进行治疗,尤其是双侧、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多房者,须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我院1975年1月至1984年12月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廇37例,其中无性细胞瘤14例(37.8%),恶性畸胎瘤11例(29.7%),内胚窦瘤10例(27.0%)及胚胎性癌2例(5.4%)。Ⅰ期11例,Ⅱ期5例,Ⅲ期15例及Ⅳ期6例。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2年存活率为54.1%。讨论了无性细胞瘤病理形态与预后的关系、未成熟畸胎瘤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内胚窦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70例GISTs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特征,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70例GIST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类似于其他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类似平滑肌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为100%(70/70),CD34阳性率为75.7%(53/70),S-100阳性率为40%(40/70),Desmin,Aetin,MBP,CK均为阴性。结论 GISTs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类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其预后治疗不同于其他类型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中肾管附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方案,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田伟  高晓  高爱红  张远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405-1406
目的加强对中肾管附件肿瘤(WAT)的认识。方法对4例WAT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35~52岁,平均42.8岁,临床表现不特异。皆单侧发生,位于输卵管系膜或阔韧带。大体:界限清楚,有包膜,最大径3.5~10.0 cm,平均6.9 cm,切面灰白色,质中。镜下: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小管状及小囊状排列,囊内可见红染物。细胞形态为短梭形或多角形,部分为上皮样,较良善。核分裂象0~2个/10 HPF。免疫组化: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质蛋白(CK)、CK7、波形蛋白(vimentin)均弥漫强(+),不同程度抑制素α(α-inhibin)、CD10、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Ki-67(+)6%~8%;CK20、上皮膜抗原(EMA)(-)。结论 WAT罕见,发病部位特殊,形态独特,无特异的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2~77岁,男女之比11∶.2。病变发生在胃肠道,以胃多见,其次为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束状、栅状,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可见核周空泡。免疫组化标记:15例(93.8%)CD117(+);12例(75%)CD34(+);6例(37.5%)Ki-67(+),强弱不等;1例(6.3%)S-100蛋白(+);2例(12.5%)SMA(+)或灶(+);1例(6.3%)desmin(+)。2例手术后4、5个月死亡;1例术后30月复发;1例失访,其他人至今尚在,无复发。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需要特异性抗体CD117、CD34的检测。恶性、高危程度组肿瘤预后不佳,综合各方面指标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判断是临床治疗与估计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上肿瘤富于细胞,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和乳头状。乳头中央为宽阔的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被覆一层或几层肿瘤细胞,部分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可见灶性坏死。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界限清楚,胞质空淡或淡嗜伊红,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状,核仁小,核分裂像高达10个/10HPF。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NSE,CK18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0%,而GFAP、CgA、Syn、S-100蛋白阴性。结论: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组织学最显著特征是肿瘤呈上皮样生长模式,光镜下不易与乳头状室管膜瘤、脉络丛肿瘤及转移性乳头状癌等鉴别,应用免疫组化标记可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乳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年龄分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年龄分布,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在发病年龄上的差异.方法:统计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乳腺恶性肿瘤1512例,按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进行病理分类.按年龄进行分组,30 ~ 69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30岁和>70岁分别为一个年龄组.将病理分类前5位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及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共14种,以浸润性导管癌居首位,占总病例数的71.1%,其次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及髓样癌.高发病年龄段在40 ~59岁(占65.0%),以40~ 49岁(占35.8%)为最高发病年龄段.浸润性导管癌(占36.1%)、浸润性小叶癌(占39.3%)、黏液癌(占35.4%)均以40~ 49岁为发病高峰期;导管原位癌以40~49岁(占35.3%)和50~59岁(占35.3%)为发病高峰期;髓样癌以50~59岁(占37.0%)为发病高峰期.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发病年龄与浸润性导管癌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原位癌、髓样癌发病年龄与浸润性导管癌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恶性肿瘤高发病年龄段在40 ~ 59岁,以40~ 49岁为最高发病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发病年龄高峰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病理诊断过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结果3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中,32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1例为绒毛腺型。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2.9%(15/35)。漏诊4例,其中1例宫颈涂片漏诊,1例宫颈活检漏诊,2例宫颈活检正常,宫颈活检见异形腺细胞,经宫颈锥切确诊为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5例病例中,26例(74.3%)CEA表达阳性,14例(40.0%)HPV表达阳性,其中8例伴有鳞状上皮病变。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诊断性锥切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617例肿瘤患者血清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多种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定量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实验结果.方法用蛋白芯片技术定量测定617例肿瘤患者和36例正常人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铁蛋白(Ferritin)、β-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242(CA242)、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抗原125(CA125)、人体生长激素(HGH)和癌抗原153(CA153).结果阳性率超过50%是:肝癌的阳性率(AFP、CA242、CA125、Ferritin)分别为86.96%、52.17%、54.35%、50.00%;肺癌的阳性率(NSE、Fessitin)分别为54.93%、50.34%;胃癌阳性率(CA19-9) 为57.90%;结肠癌阳性率(CA242)为59.52%.它们的特异度均》96.0%.结论采用蛋白芯片技术同时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多肿瘤标志物,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重要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潘海霞  邓春美  任刚  朱学强  邓颖  杨兰  敖睿  胡洪林  刘浩 《四川医学》2011,32(10):1522-1524
目的本课题研究我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状况及药物干预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化疗前血红蛋白正常的肿瘤患者82例,统计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含铂与非含铂方案对贫血的影响,对发生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8周治疗36例;联合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和蔗糖铁0.2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续8周治疗3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为85.37%,其中轻度贫血37例(45.12%),中度贫血22例(26.83%),重度贫血9例(10.98%),极重度贫血2例(2.44%),无贫血12例(14.63%)。单药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0.1±3.3)g/L,联合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2.1±3.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贫血发生以轻到中度为主(71.95%),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0.63%,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的明显不良作用。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含铂方案的化疗导致贫血的发生率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贫血,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简化流程图的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因附件肿瘤行手术切除的患者100例,根据附件肿瘤的超声特征,按照O-RADS简化流程图对其进行O-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RADS分类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同时评价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应用O-RADS分类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良性66例,恶性34例。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经典良性病变特征[O^R=0.006(95% CI:0.000,0.370)]、病变最大直径≥ 10 cm [O^R=16.268(95% CI:1.125,235.219)]、边缘不光滑[O^R=0.025(95% CI:0.001,0.653)]、内部回声不均匀[O^R=0.044(95% CI:0.003,0.765)]、乳头状突起[O^R=0.032(95% CI:0.002,0.440)]、病变以实性为主[O^R=45.180(95% CI:1.391,146.784)]、血流分级≥ 2级[O^R=0.007(95% CI:0.000,0.330)]共7个超声特征为恶性卵巢-附件肿瘤的危险因素(P <0.05)。O-RADS-A分类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7.06%(95% CI:0.829,0.998),特异性为71.20%(95% CI:0.586,0.814),曲线下面积为0.841(95% CI:0.763,0.919);O-RADS-B分类方式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为38.24%(95% CI:0.227,0.564),特异性为96.97%(95% CI:0.885,0.995),曲线下面积为0.676(95% CI:0.556,0.796)。O-RADS 4类为预测附件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2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应用O-RADS诊断结果一致性好(P <0.05),运用基于简化流程图O-RADS分类者较使用颜色编码记分表格者用时更短。结论 O-RADS分类系统对附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基于简化流程图的O-RADS分类方法用时更短,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运用O-RADS分类诊断一致性好,建议将O-RADS 4、5类肿瘤作为附件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因素,其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谭莫伟  张乐星 《重庆医学》2015,(18):2496-2498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198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MMM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行常规石蜡切片H 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超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者为一侧卵巢肿块,1例患者为双侧卵巢肿块。组织学检查,上皮成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3例,黏液腺癌1例;间叶成分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编织状或束状排列,或杂乱无章,其中4例可见软骨肉瘤成分,2例可见骨肉瘤成分;9例患者腺上皮细胞角蛋白(CK )检测均为阳性+,间质成分波形蛋白(vimentin)检测均为+;其中有3例雌激素受体(ER)检测为+;2例孕激素受体(PR)检测为+;2例结蛋白(desmin)+;1例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34)检测为+。结论组织学形态是MMMT诊断的主要依据,同时B超和CA125联合检查,能够使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