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74-76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以脾胃为中心。建国后随着中医诊疗标准的不断更新,正式确定了"脾胃湿热证",并详细归纳总结其证候特点,对中医规范诊疗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相关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型多见,不仅局限于脾胃病系,还涉及多系统疾病,脾胃湿热致病特点及治疗倍受关注,脾胃湿热理论体系逐渐形成。脾胃湿热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凝集了众多医家的传承总结,其理论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独立的以脾胃为中心的湿热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的创新和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细胞超微结构、胃肠动力学、水通道蛋白、微生态学等方面对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可使脾胃本质得到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3.
脾胃湿热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证型,其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脾胃病在治疗上存在见效快但易反复的特点。脾胃湿热理论可较好地指导脾胃病的治疗。闻新丽主任从湿热论治脾胃病,临床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及幽门螺杆菌 ( H 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12 4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总结 ,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 ,同时观察各型 Hp感染的情况。结果 :糜烂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证型中 ,脾胃湿热型占 61.3% ,肝胃不和型占 2 1% ,脾胃气虚型占 17.7% ,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 76.3%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由此证明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 H 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 Hp在病因学上是同一种致病原的观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学、免疫学、水通道蛋白、能量代谢、微生态学等方面对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清脾胃湿热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1)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21例(77.9%),幽门螺杆菌阴性者91例(22.1%)。(2)慢性胃炎患者证型以脾胃湿热(30.1%)和脾胃气虚(29.4%)最为常见,约占60%;其余依次为湿浊中阻(16.3%)、肝胃不和(8.7%)、肝胃郁热(8.5%)、胃阴虚(4.3%)、胃络瘀血(2.7%)。(3)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湿热型(32.7%),而阴性患者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气虚型(45.1%)。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脾胃湿热和脾胃气虚;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脾胃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5例脾胃疾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225例健康人正常值对照。结果表明:脾胃阳虚、脾胃气虚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值;湿困脾胃、脾胃湿热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则较正常值明显增高。提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为临床脾胃疾病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研究的主要基础证型。而中医证候客观化、标准化是实现中医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对于脾胃湿热证的量化诊断研究较少,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研究该证,兹就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化及相关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胃湿热证是湿热证中的常见证候之一,也是脾胃病中最常见的临床证型.脾胃病的诸多症状,都可由脾胃湿热产生.因此,从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脾胃湿热证有一个全面、正确、系统的认识,对于进一步加强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和提高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50例,其中脾胃湿热证93例,脾胃气虚证57例,正常对照组10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测Hp;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脾胃气虚组的表达率略高于脾胃湿热组,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中,Hp感染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存在差异,二者与证候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脾胃湿热证为主线,简单介绍劳绍贤教授学术成就,围绕劳师研究岭南脾胃病湿热证的思想源流,以及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确立劳师"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认真总结其临证治疗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经胃镜、病理诊断为肠化型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型,同时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无局部淋巴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中医证型的百分比依次为脾胃湿热证42.50%,脾胃虚弱证29.50%,肝胃不和证21.00%,胃络瘀血证4.00%,胃阴不足证3.00%;其中脾胃湿热证胃黏膜中、重度萎缩显著高于轻度萎缩(P〈0.05);各证型Hp检出率显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证、肝胃不和证,分别为56.47%、52.54%、30.9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3种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即(X^2=7.65,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湿热证最多见。  相似文献   

13.
脾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具有广泛的临床基础,脾胃病的中医证型临床上常见的有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脾虚气滞证等。随着辨证规范化研究的进展,脾胃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及肝胃不和证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专家学者结合临床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就近年来关于脾胃湿热证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稳态调控功能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故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的重要证型之一。所谓"清浊相干",是水谷精微与糟粕不归正化、不行其道,气机升降逆乱的病机概括,是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的关键环节。据此,本文提出对脾胃湿热相关的肠道菌群自稳态失衡,应立足脾胃,采用清热祛湿、燮理气机、平调寒热为主要治法,以恢复清浊协调状态。从"清浊相干"理论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肠道菌群自稳态调控的关系,可进一步深化脾胃湿热证的理论内涵,为今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 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 Hp 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 NF-κB和 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 NF-κB和 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 Hp 感染率,NF-κB和 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17.
武一曼  任彦  葛振华  柯晓  周凡  王若愚 《中医杂志》2005,46(6):449-450,453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NF-κB和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NF-κB和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Hp感染率,NF-κB和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18.
正胃脘痛系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其中脾胃湿热型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脾胃气滞、湿热不化、蕴居体内,久之则发病[1]。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贴敷中脘穴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60  相似文献   

19.
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及疾病分布规律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证候中一个常见的实性证候,在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生,尤其在岭南地区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纵恣口腹、偏嗜肥甘或嗜食辛辣等导致脾胃损伤、蕴湿生热者也逐渐增多。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与发病,探讨其疾病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发展.提高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道坤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王道坤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分为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中虚气滞、寒热错杂7型进行施治,并提出调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