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纳洛酮联合黄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围产期的严重疾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 1999- 0 3~ 2 0 0 1- 0 3试用盐酸纳洛酮与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一定疗效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 1996年 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 ,6 0例均为中、重度 HIE,年龄出生 30 min~ 4日龄 ;体重 16 0 0~ 390 0 g;足月儿 42例 ;早产儿 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两组年龄及临床表现、临床分度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综合治疗 ,包…  相似文献   

2.
宋春梅  钟文欢 《护理研究》2004,18(14):1276-127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999年10月—2 0 0 3年10月通过综合治疗,精心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 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为依据[1]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均有围产期窒息史,在产房或手术室复苏后转入我科。其中男3 0例,女2 3例;体重2 5 0 0 g~40 0 0 g ;胎龄3 7…  相似文献   

3.
宋英娇  吴国玄 《临床荟萃》2001,16(11):F002-F0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生期窒息所致的 ,以脑病损的一系列表现为临床特征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易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 ,我院 1997年 5月至 1999年 5月对 5 2例 HIE患儿进行高压氧、脑活素治疗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新生儿病房的患儿 ,筛除早产儿外 ,共10 0例 ,年龄 2小时至 1天 ,男 5 8例 ,女 42例 ,胎龄 37~ 42周 ,体重 2 .5~ 3kg30例 ,3 0 0 1~ 3 75 0 g70例 ,出生时有重度窒息 40例 ,合并宫内窒息 16例 ;轻度窒息 34例 ,…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缺氧性脑损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和颅内出血。 2 0 0 0 - 0 1~ 2 0 0 2 - 10我们收治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16 0例 ,对其血清电解质的变化的意义探讨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0 5例 ,女 5 5例 ,其中 HIE118例 ,诊断均符合 1996 - 10杭州第四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1 ] ,颅内出血 4 2例。胎龄平均为 (38.8± 2 .5 )周 ,出生体重 (3410± 12 0 0 ) g。Apgar评分轻度窒息 112例 ,重度窒息 4 8例 ,宫…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存活者常遗留脑功能障碍。我科1997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用纳络酮抢救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69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69例中 ,重度HIE病人 ,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 ,其中男 49例 ,女 2 0例 ;胎龄 <3 7周 18例 ,3 7~ 42周 46例 ,>42周 5例 ;体重 <15 0 0 g 12例 ,15 0 0~ 2 5 0 0g 3 9例 ,2 5 0 1~ 40 0 0 g 14例 ,>40 0 0 g 4例。窒息原因 :急产 14例 ,胎头吸引 1…  相似文献   

6.
我科应用高压氧对4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进行了早期辅助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观察对象入院时均为胎龄满38周,日龄小于24 h的足月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出生1minPager评分0-3分19例,4-6分27例。  相似文献   

7.
张平夷 《临床医学》1999,19(12):46-4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且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96年10月~1998年12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为胎龄满38周之足月新生儿,入院日龄<24小时,均符合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共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出生1分钟Apgar评分0~3分17例,4~6分15例。对照组30例,其性别、年龄、出生体重及窒息程度等方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1998- 0 3~ 2 0 0 1- 10我院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4 6例 ,其母职业 :农民 37例 ,其他职业 9例 ;新生儿性别 :男 32例 ,女 14例 ;体重 2 10 0~ 5 5 0 1g,平均 32 6 8g;胎龄 35~ 4 3周 ,平均 38+ 2 周 ;住院时间 :轻度 2 3例 ,平均 11.18d;中度 16例 :平均 16 .19d;重度 7例 :5例均住院 2 0 d,住院 3d死亡 1例 ,住院 5 d自动出院 1例。其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均符合 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 ] 。2 结果2 .1 HIE与产科因素的关系见表 1。表 1  HIE与产科因素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报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 ,并探讨其在新生儿 HIE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 .患儿组 出生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 37例 ,按我国分度标准 ,其中轻度 1 3例 ,中度 1 6例 ,重度 8例 ,其中 2例患儿分别于第 5天、第 8天死亡。2 .对照组  1 1名同期出生的 1~ 7天无脑病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异。二、检测方法  1 .标本采集 患儿组分别于入院后 1天、3~ 5天及一周左右经股静脉采血 3~ 4ml,30 0 0 r/ min…  相似文献   

10.
董清荷 《临床医学》2003,23(7):59-59
本文收集我院儿科 14 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头颅CT资料 ,以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4 0例新生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临床分度按 1996年 10月杭州会议制订标准[1] ,其中临床表现轻度 90例 ,中度 3  相似文献   

11.
阴离子隙间称 AG,临床应用及其重要性已为临床医生所关注。本文对 5 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者进行了AG值的计算 ,探讨了 HIE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 0 3~ 2 0 0 0 - 0 3我院新生儿科 NICU及外院收入的 HIE患儿 5 0例。诊断标准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入院前均未做过正规治疗 ,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平均日龄为 9.2 h,平均胎龄为 39.8周 ,平均出生体重为 375 0 g,临床分轻度 12例 ,中度 2 8例 ,重度 10例。呼吸次数、轻度平均 39次 / min,中度平均 4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进行纠正低氧血症、低血压 ,抗惊厥 ,控制脑水肿及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 2 4h内抽搐停止率、72h内意识障碍消失率、1周内原始反射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 2例和 4例在住院期间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以中西医结合疗法 ,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明显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研究组在两组均采用的对症、支持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1次·d-1,疗程均为 10d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3.75 % ,对照组 73.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80 ,P <0 .0 5 )。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许多病例同时伴有心肌酶的活性改变 ,本组就心肌酶活性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2 0 0 0 - 0 8收治新生儿 HIE 81例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 1996 - 10在杭州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 ]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46例 ,女35例 ,平均日龄为 3.6 d。入院后全部病例均抽静脉血查心肌酶活性 ,其中 36例心肌酶活性异常。1.2 方法 本组全部入院后 ,即经股静脉抽取 2 ml血 ,离心后取血清备检。采用北京尼泰克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s…  相似文献   

15.
黄芪与胎脑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我们应用黄芪与胎脑联合治疗 HIE取得一定疗效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将我科 1998- 0 2~ 2 0 0 2 - 0 3住院 HIE患儿 86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病情平稳后应用美国安科公司0 .16 T全身磁共振在 2 7h进行脑 HRI分类 ,HIE诊断标准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的临床分度 ,见表 1。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评分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 2。表 1 两组患者分度比较组 别 n轻中重治疗组 51 1 5 2 1…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我们对HIE 3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脑活素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胎龄满 37周 ,日龄小于 2 4小时内的足月新生儿共 6 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宫内窘迫或生产窒息史 ,均符合 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 [1 ]。其中随机分 30例作为脑活素治疗组 ,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男 16例、女 14例、轻度 14例 ,中度 10例、重度 6例 ;对照组男 18例、女 12例、轻度 …  相似文献   

17.
赵湘萍 《护理研究》2004,18(12):1079-1080
围产期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新生儿后期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HIE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我院2 0 0 0年7月—2 0 0 3年1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按照新生儿HIE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确诊。其中男65例,女2 7例;足月儿78例,早产儿11例,过期产儿3例;体重<2 5 0 0g 14例,2 5 0 0 g~40 0 0 g 75例,>40 0 0 g 3例;入院日龄:出生后1d~3d ;有窒息史,异常分娩3 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25%硫酸镁.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进奶、脑白质CT的改变,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周后,脑白质CT值、NBNA评分、进奶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疗效,无呼吸抑制、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和2018年3—4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2月未实施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3—4月实施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护理仍然是各种治疗的关键环节,因此科学的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我科2011年下半年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