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30例及同期就诊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330例,调查患者21岁时、5年前及目前的BMI指数。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5年前BMI指数、绝经、被动吸烟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是1.465(1.016-2.112)、2.347(1.459-3.777)和1.384(1.009-1.897)。结论:5年前超重可明显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绝经和暴露被动吸烟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年期体质指数(BMI)与上海市区居民膀胱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膀胱癌新发病例608例,以及性别、年龄配对的人群对照607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估计20岁时、成年期最高体重时及参...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与体重有什么关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与我国居民体重超标比例逐渐升高和活动减少不无关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腹部肥胖很可能是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超重和肥胖不但与患乳腺癌人群的总体死亡率和乳腺癌死亡率增加有关,还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并发症增加有关.西方的研究发现,体质指数(BMI)超过35的女性与BMI低于25的女性相比,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要高出58%.  相似文献   

4.
乳腺相关生理及病理因素对妇女患乳腺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相关生理及病理因素对妇女患乳腺癌的影响,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1997年1月至2007年4月入院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生存病例200例及同时段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人群200例。利用SPSS10.0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生理及病理危险因素为体重指数(BMI)较大、绝经年龄大、乳腺增生、乳腺癌家族史;保护因子为月经持续天数长。结论BMI较大、绝经年龄大、乳腺增生、乳腺癌家族史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月经持续天数长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流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流产与女性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1989-2005年公开发表的有关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6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共累计病例1440例。对照1785例。6项研究间无一致性(Q值=17.03,P〈0.05);流产的OR合井(随机效应模型)及其95%CI为2.04(1.50-2.76)。[结论]流产与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联,有流产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无流产史女性的2.04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及体质指数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防治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术前乳腺癌患者9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2例,健康对照103例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瘦素水平,并进行体质指数的测量与计算。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人群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P<0.001),0.416(P<0.001),0.52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为1.14(95 %CI:1.076 ~ 1.209)。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体质指数升高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检测MDM2 启动子区309 位点T>G 单核苷酸多态(SNP 309)在中国女性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分析其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病例组698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及对照组525 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分析法,检测MDM2 启动子区309 位点基因多态性,确定此位点三种基因型,即T/T、T/G、G/G 基因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MDM2 SNP 309 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各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研究的病例组与对照组整体人群中,经年龄、月经状态、家族史及生育史等因素校正后,与MDM2 SNP 309 T/T基因型比较,T/G 型及G/G 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T/G,adjusted OR= 1.2,95%CI:0.8~1.6,P=0.30;G/G,adjusted OR= 1.0,95%CI:0.7~1.5,P=0.88)。 进一步分层分析后显示:在绝经后人群中,与T/T基因型比较,T/G 基因型及G/G 基因型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T/G,adjusted OR= 1.8,95%CI:1.2~3.0,P=0.011;G/G,adjusted OR= 1.9,95%CI:1.2~3.3,P=0.014)。 提示绝经后人群携带T/G 型、G/G 型者比携带T/T基因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升高约1.8、1.9 倍。在绝经前人群中,各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MDM2 启动子309 位点突变型G 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流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流产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江苏省泰兴、无锡、淮安和金坛市用问卷表调查669例乳腺癌患者和682名健康对照的生殖、生理资料,分析流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与无人工流产史者相比,有人工流产史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其调整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职业、身体质量指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初潮年龄、初胎生育年龄、足月产数和非足月产数后的OR值为1.52(95%CI:1.21~1.92),且OR值随人工流产胎数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趋势检验P=0.0001)。与绝经前相比,人工流产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癌发病危险更高。绝经后妇女有自然流产史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也有升高的倾向。[结论]人工流产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且绝经后妇女危险性高于绝经前妇女。  相似文献   

9.
余艳琴  贾萌萌  郝金奇 《中国肿瘤》2018,27(11):881-888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中国女性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要求是三阴性乳腺癌,对照组是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表时间截止至2017年5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20个病例对照研究入选,研究总病例数37 273例;病例组6732例,对照组305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生产次数、体质指数(BMI)、吸烟、流产次数、饮酒、居住地区、生育年龄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无相关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发病年龄60岁以上者、绝经、肿瘤家族史、不哺乳、服用避孕药、无生育史是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北方地区初潮年龄大于13岁是保护因素,家族史和年龄超过60岁是危险因素。南方地区结果显示不哺乳、家族史、服用避孕药为危险因素。[结论] 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绝经、肿瘤家族史、不哺乳、服用避孕药、无生育史、发病年龄60岁以上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杨念念  段纪俊 《中国肿瘤》1999,8(6):250-251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居第二或第三位,预测到22年将居第一位[fi。而关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还有很多不明确或不一致的地方。武汉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预防乳腺癌,我们对武汉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l材料与方法1.l研究对象从武汉市卫生防疫站恶性肿瘤登记部门,抽取了350例1995年至1996年经医院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病人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从与病例同一居委会年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