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舒颈丸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液和损伤区脊髓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中药药理试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8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只暴露颈椎椎板,不放置硅胶颗粒。其余50只均在不剪除第4,5颈椎情况下,将硅胶颗粒置于其间,造成脊髓型颈椎病模型。根据组间均衡一致的原则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5组:丹参舒颈丸高、中、低剂量组、颈复康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造模后1周开始灌胃给药,共30d(从造模后1周开始)。丹参舒颈丸高、中和低剂量治疗组:灌胃含丹参舒颈丸(主要成分:丹参、葛根、羌活、白术、木瓜、白芍、杜仲、西红花等;批准文号:(2005)京药制字[365]第F-2181号,9g/袋;由北京万和颈椎病医院提供)生药6,3,1.5g/kg溶液;颈复康组:灌胃含颈复康(承德中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批准文号:ZZ-5464-翼卫药准字(1995)第080193号,5g/袋)生药1.7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②干预结束后,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试剂盒说明,测定脊髓匀浆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SD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丹参舒颈丸中剂量组和颈复康组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丹参舒颈丸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血液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丹参舒颈丸低剂量组(P<0.05)。②丹参舒颈丸各剂量组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5~0.01),模型组和颈复康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丹参舒颈丸各剂量组脊髓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低于其他5组(P<0.05)。结论:丹参舒颈丸可以降低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和脊髓内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发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作用;其中低剂量丹参舒颈丸对血液中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剂量和颈复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丹参舒颈丸对大鼠颈髓受压模型损伤区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6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50只在第4、5颈椎间植入硅胶颗粒,复制脊髓压迫模型.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5组:丹参舒颈丸高、中、低剂量组,颈复康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造模后1周开始灌胃给药,共30 d.对颈髓受压区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和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 药物干预组损伤程度及范围显著小于模型组(P<0.001),残存正常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 丹参舒颈丸可以减轻颈髓受压模型大鼠受压区的损伤,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背景:磁疗历史悠久,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研究恒磁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能为非药物、无创伤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治疗依据,开辟物理因子治疗新途径。 目的:观察恒磁场治疗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宏观水平的血液流变学、亚细胞水平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分子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设计。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2002-05/1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实验室进行,取40只健康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5只)、磁疗组(n=15只)。 方法:①模型组、磁疗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线栓不阻塞动脉血流。②磁疗组脑缺血后立即将其头颈部置于40mT的恒磁场中30min,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暴磁处理。3组大鼠手术7d后麻醉状态下眼球取血、断头取脑。 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三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②各组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指标变化。③各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铜蓝蛋白含量变化。④各组大鼠脑组织丙二醛、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液流变学指标:模型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磁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②红细胞膜流动性指标:模型组荧光偏振度、平均微黏度、各向异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磁疗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P〈0.05)。③模型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铜蓝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磁疗组高于模型组(P〈0.01),并略高于假手术组。④模型组大鼠脑组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经过磁场治疗后,磁疗组大鼠各指标均较模型组好转(P〈0.05,0.01)。 结论:恒定磁场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及机体的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自由基、一氧化氮对神经组织的损伤,阻断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05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每组10只。制造人鼠火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沌模型。20mg/kg何首乌组和40mg/kg何首乌组于缺血前30min及缺血后1h分别给予何首乌提取物20mg/kg、40mg/kg腹腔内注射。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4h检测脑缺血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高于缺血组[(85.1&;#177;10.2),(103.2&;#177;12、9),(62.8&;#177;8.7)NU/mg,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②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20mg/kg何首乌组、40mg/kg何首乌组明显低于缺血组[丙二醛含量:(6.58&;#177;0.62),(5.41&;#177;0.58),(9.24&;#177;0.88)μmol/g,P〈0.01;一氧化氮含量:(5183&;#177;0.77),(4.71&;#177;0.59),(7.65&;#177;0.86)mmol/g,P〈0.01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①何首乌提取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的升高,表明何首乌提取物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②何首乌提取物的疗效与剂昔有关.高剂量的疗效明显好于低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山药合剂改善糖尿病大鼠肝功能减退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湖北咸宁学院药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雄性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50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72h后尿糖阳性(++-+++),血糖16-20mmol/L的30只大鼠定为造模成功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山药合剂0.5g/ks组和山药合剂1.0g/ks组,每组10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及0.5,1.0s/kg的山药合剂(由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和西洋参等十几味中药组成)灌胃,1次/d,连续8周。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肝功能指标: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葡萄糖、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②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肝系数(肝质量/体质量)。 结果:造模组有7只大鼠不符合实验要求剔除。经8周施药处理,正常对照组8只和山药合剂1.0mg/ks组10只均全部存活;山药合剂0.5mg/ks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死亡2,3只,共计3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肝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血清葡萄糖、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肝系数、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而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山药合剂两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肝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血清葡萄糖、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而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比值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0.01)。⑧与山药合剂0.5g/ks组比较,山药合剂1.0g/ks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肝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血清葡萄糖、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 结论:山药合剂对糖尿病大鼠的肝功能减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沉积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疗效确切的降脂药非诺贝特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9/2004-12空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主要成分:普通饲料0.788、猪油0.1、蛋黄粉0.1、胆固醇0.01和胆酸盐0.002),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黄芪多糖(颗粒剂型,国食健字G20040383,生产批号20040301,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以16.68,8.34.3.52g/ks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非诺贝特组[将非诺贝特胶囊(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制造,200mg/粒。批号78879)以0.067g/kg的剂量加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6组动物均连续喂养12周,每周测体质量。②喂养12周后,取肝组织称质量,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215;100%)。用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水平和含量;用微弱化学发光方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谷耽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诺贝特组三酰甘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值低于高脂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②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的三酰甘油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非诺贝特组的肝脏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三酰甘油含量和肝指数与模型组相近(P〉0.05)。③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模型组相近。黄芪多糖各剂量组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而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与模型组相近(P〉0.05)。非诺贝特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黄芪多糖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提高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氧化损伤。非诺贝特虽可降低血脂,但因促进脂质的肝脏代谢,而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进行。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30只和缺血再灌注组30只。每组分3个观察时间点,分别为手术后6,12,24h,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缺血再灌注组,但未插栓线,不造成脑缺血。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6只大鼠死亡,缺血再灌注组有8只大鼠手术后模型评价为0级,被排除实验,随机补充14只大鼠,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仍为60只大鼠。①缺血再灌注组术后6,12,24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低于假手术组[(289.72&;#177;10.67),(534.77&;#177;22.67)μkat/L;(330.57&;#177;18.17),(539.11&;#177;11.50)μkat/L;(377.58&;#177;14.67),(550.78&;#177;11.50)μkat/L,P〈0.05]。②缺血再灌注组术后6,12,24h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5.06&;#177;0.59),(6.78&;#177;0.25)μmoL/L;(13.53&;#177;1.11),(6.78&;#177;0.26)μmol/L;(11.31&;#177;0.97),(6.80&;#177;0.26)μmoL/L,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丙二醛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说明自由基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摘要:观察微波对急性胰腺炎大鼠亚细胞器功能的影响。实验于2003—05/06在大连医科大学病生实验室完成。采用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微波治疗组,每组10只。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微波治疗组大鼠剖腹后经十二指肠乳头向胰管内缓慢逆行注入1.5%去氧胆酸钠溶液0.5μL/kg体质量,诱发急性重症胰腺炎;假手术组剖腹后适当翻动腹腔脏器后关腹。微波治疗组于造模后每天2次上腹部行微波照射。各组大鼠于术后48h经内眦采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清丙二醛的变化;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和溶酶体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实验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108.341&;#177;7.324),(115.802&;#177;1.918)NU/mL,P〈0.05]。②血清丙二醛含量: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6.778&;#177;1.610),(5.116&;#177;0.573)μmol/L,P〈0.05]。③胰腺细胞溶酶体酸性磷酸酶释放率: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微波治疗组[(33.257&;#177;9.462)%,(13.618&;#177;6.978)%,(21.246&;#177;9.511)%,P〈0.01]。④胰腺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和微波治疗组[(0.180&;#177;0.082),(0.362&;#177;0.126),(0.284&;#177;0.074)mkat/g,P〈0.01,0.05]。急性胰腺炎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胰腺亚细胞器功能的损害。微波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氧自由基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减轻了对胰腺亚细胞器功能的损害,维持了亚细胞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芪丹通脉片对海马梗死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4—09/12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理疗科实验室完成。选用SD雄性健康成年清洁级大鼠48只。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②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双侧海马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后光纤插入照射。芪丹通脉片(主要成分为黄芪、丹参、桂枝、红花等)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术后当13以3.24,1.08,0.36mg/kg的剂量,10mL/kg溶液灌胃7d,1次/d。模型组、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伐等体积灌胃,余同中药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③分别在大鼠术前,术后3,5,7d用Morris水迷宫评价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改变。④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15D检验。 结果: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芪丹通脉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损伤较模型组轻。②平均逃避潜伏期:术前各组大鼠差异不明显;术后3d,模型组及芪丹通脉各剂量组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证明造模成功,芪丹通脉各剂量组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术后5和7d,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及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明显短于缺血组(P〈0.05)。 结论:芪丹通脉片能改善海马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局部脑梗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预防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远隔多器官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梅  崔乃杰  崔德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04-106,i0002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是否可致远隔多器官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可能途径和牛磺酸的预防作用。 方法:实验于1997-05/1998—03在天津医科大学毒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18只,鼠龄12周,雌雄不拘。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切开双下肢股三角区),模型组(夹闭双侧股动脉,阻断循环2h再灌注5h,造成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和牛磺酸组[每天给予200g/L牛磺酸(南京制药厂生产,含量99.7%,生产批号595D35D)3mL/只灌胃,7d后按模型组方法制备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②各组再灌注5h时取下肢骨骼肌、远隔器官胃、肾、肺、肝及脑组织,采用电镜(&;#215;9900)观察超微病理改变;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采用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心肌酶、肝酶活性。③采用亚硝酸盐法测红细胞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血清和肝、肺、脑组织丙二醛含量;采用生物化学法测血清谷胱甘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肺、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远隔器官损伤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超微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下肢骨骼肌、远隔器官肺、肝、肾、胃及脑存在弥漫性损伤,而牛磺酸组各器官损伤明显减轻。(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外周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③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牛磺酸组(P〈0.05),而牛磺酸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明显(P〉0.05)。④肝、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近(P〉0.051。⑤肝、肺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牛磺酸组(P〈0.05);脑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牛磺酸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 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使中性粒细胞激活,释放大量氧自由基、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使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引起远隔多器官损伤.牛磺酸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可明显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远隔多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