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40例,采用甲氰咪胍单剂和四剂治疗。甲组20例,用甲氰咪胍睡前一次口服0.8g。乙组20例,用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和0.4g  相似文献   

2.
对81例经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旋菌试验确诊的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无选择地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药效对比观察。一组42例为口服庆大霉素治疗组;另一组39例为口服甲氰咪胍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溃疡面积大致相同。结果:幽门螺旋菌的清除率,庆大霉素组为95.23%,甲氰咪胍组为2.56%;治愈率,庆大霉素组为83.33%,甲氰咪胍仅为48.71%,经统计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庆大霉素对多种抗溃疡药物疗效较差的幽门螺旋菌相关性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科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54例,按用药方案抽取甲氰咪胍27例,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27例。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结果甲氰咪胍与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0/54)、81.5%(44/54),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组明显高于甲氰咪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联合甲氰咪胍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对81例经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旋菌试验确诊的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无选择地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药效对比观察。一组42例为口服庆大霉素治疗组;另一组39例为口服甲氰咪胍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溃疡面积大致相同。结果:幽门螺旋菌的清除率,庆大霉素组为95.23%,甲氰咪胍组为2.56%;治愈率,庆大霉素组为83.33%,甲氰咪胍仅为48.71%,经统计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庆大  相似文献   

5.
甲氰咪胍(cimetidine)是一种组织胺H_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我们曾与重庆医学院合作应用国产甲氰咪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0例获得满意疗效。当时选择经内窥镜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门诊病人62例,随机分配成甲氰咪胍组40例及对照组22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和溃疡面积)大致相似,均在门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洛赛克、甲氰咪胍、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于胃窦、胃体各取2块活体组织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给予洛赛克20mg,一日2次,口服,甲氰咪胍0.4g,一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0.5g,一日3次,口服,共用4~6周。结果溃疡愈合率男性总有效率86%,女性总有效率100%,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男性76%,女性91%。结论三联药物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将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60例)和胃溃疡(11例)71例,随机分成两组门诊治疗.分别服用国产盐酸哌吡(艹卓)酮(PRZ,50mg/tid)及甲氰咪胍(200mg/qid),6周后复查胃镜.PRZ 组与甲氰咪胍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9.5%和50%.PRZ 对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且可逆.  相似文献   

8.
将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60例)和胃溃疡(11例)71例,随机分成两组门诊治疗.分别服用国产盐酸哌吡(艹卓)酮(PRZ,50mg/tid)及甲氰咪胍(200mg/qid),6周后复查胃镜.PRZ组与甲氰咪胍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9.5%和50%.PRZ对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且可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我院1984年6月~1985年7月经纤维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切片排除恶性溃疡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呋喃唑酮和甲氰咪胍治疗一个疗程后,第一周到第二周内再次纤维胃镜复查比较其疗效,发现呋喃唑酮比甲氰咪胍对各类溃疡的总治愈率高,尤以胃溃疡显著,且呋喃唑酮较甲氰咪胍疗程短。两种药物均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对1994年4月——1996年4月经内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0例,用羟氨苄青霉素合用呋喃唑酮加甲氰咪胍口服和单用羟氨苄青霉素加甲氰咪胍口服对照观察,在溃疡愈合,HP(幽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根除治疗后远期疗效。方法;将102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奥美拉唑、得诺两联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治疗,C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均为1周,以后统一用奥美拉唑治疗3周。结果:A,B,C三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3.3%,90.6%,94.1%。Hp根除率分别为50%,90.6%,91.1%。3年以后Hp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分别为:44.4%、6.9%、6.2%,溃疡复发率为55.5%,6.9%,0%。A组与B组,C组之间有显著差别。结论:B组和C组三联1周疗法用于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短程、Hp根除率高、阳转率低、成本/效益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洛赛克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7例经头颅CT检查确诊、浅昏迷至中度昏迷的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洛赛克组(Ⅰ组)43例、西咪替丁组(Ⅱ组)43例和对照组(Ⅲ组)41例。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Ⅰ组给予胃管注入洛赛克40mg,每天1次,连续使用10天;Ⅱ组用西咪替丁0.4g加液静滴,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10天;Ⅲ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Ⅰ、Ⅱ、Ⅲ组急性脑出血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2%、13.95%和39.02%,Ⅰ组和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1),而且Ⅰ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洛赛克、西咪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且洛赛克优于西咪替丁,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症状缓解的短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活动期DU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10 mg/天)治疗组与奥美拉唑(20 mg/天)对照组,2组均服药7天.观察指标为腹痛、腹胀、反酸和嗳气的缓解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完成了108例和103例患者的观察.治疗组腹痛平均消失天数为3.1±1.7天,与对照组3.2±1.8天无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服药期间每天腹痛消失率无明显差异.用药第1天时治疗组腹痛缓解率为56%,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5),其余时间内2组间无差异.治疗组第7天的反酸消失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2组患者每天腹胀和嗳气的消失率差异均无显著性.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对Du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雷贝拉唑在服药第1天对腹痛及第7天对反酸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雷贝拉唑短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当代医学》2022,28(4):99-101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诊治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B组采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次出血率、血红蛋白水平、留院观察时间及止血时间.结果 B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孝生  沈鼎明  何璐  张炼  高健 《重庆医学》1999,28(3):178-179
目的:探讨硫糖铝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5)和B组(n=42)分别接受硫糖铝+呋喃唑酮+兰索拉唑和胶体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C组(n=43)接受呋喃唑酮+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均为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了解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并随访1年。结果:停药4周后A组、B组、C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新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34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A组(三联疗法)、B组(含铋剂四联疗法)及C组(含益生菌四联疗法),疗程均2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根除疗效。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0例(87.72%)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A、B及C组治疗完成率分别为85.71%(96/112)、82.50%(99/120)和95.45%(105/110),C组显著高于A及B组(P<0.05)。在胃溃疡Hp根除率比较中,按意愿(方案)分析,A、B及C组疗法的Hp根除率分别为64.71%(75.86%)、71.43%(85.71%)及84.38%(87.1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根除率比较中,按意愿(ITT)分析,C组(85.90%)明显高于A组(62.82%)及B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3,P=0.001;χ2=4.650,P=0.031);按方案(PP)分析,B组(87.50%)与C组(90.54%)明显高于A组(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6,P=0.039;χ2=7.304,P=0.007),但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中,便秘、味觉异常及腹胀的发生率,含益生菌疗法组明显少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新四联疗法能够显著降低传统三联及四联根除疗法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3例HP阳性的胃和十二脂肠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A、B两组。A组43例,每次口服洛赛克20mg,1天1次,21天,羟氨苄青霉素500mg,1天3次,14天。B组40例,在A组服药的基础上再给甲硝唑400mg,1天3次,14天。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0%、95.0%,HP消除率分别为81.4%、85.0%。结论:两组溃疡治愈率和HP消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副作用明显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18.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NSAID所致溃疡用药方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给药方式、不同剂量以及不同疗程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确诊因服用NSAID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180例患者,按照疗程以及给药方式不同分为6组:A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d,连续服用2周;B组服用奥美拉唑40mg/d,单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C组服用奥美拉唑40mg/d,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D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d,连续服用4周;E组服用奥美拉唑40mg/d,单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F组服用奥美拉唑40mg/d,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比较不同治疗模式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以及3、12个月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疗程为4周的样本人群溃疡痊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5.56%,而疗程为2周的样本人群溃疡痊愈率为47.78%,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为4周的样本人群,采用40mg/d,分两次服用治疗模式,溃疡痊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PPI干预疗法,疗程4周的治疗模式较疗程为2周的治疗模式能够明显减少NSAID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近期发生率,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且40mg/d,分两次服用的治疗模式较20mg/d以及40mg/d单次服用的治疗模式,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铋剂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愈率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104例Hp相关性DU门诊患者,按2:1:1随机分成A组52例、B组28例和C组24例。A组: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继服泮托拉唑40mg qd×21d;B组: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改奥美拉唑20mg qd×21d;C组:雷尼替丁150mgbid+丽珠得乐100mg qid+阿莫西林500mg tid+甲硝唑400mg tid×14d,继服雷尼替丁150mg bid×28d。结果:ABC三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4.2%、92.9%和62.5%;Hp根除率分别为94.2%、92.9%和66.7%。结论:由泮托拉唑组成的低剂量短程新三联疗法,对DU的疗效和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铋剂四联疗法(P<0.01),成本效益比仅为B组的1/2~2/3,药物副反应不足C组的1/3。方案A是一种新的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与评估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10 mg/d)治疗组和奥美拉唑(20 mg/d)对照组。服药4周后,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程度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0%和93.6%,总有效率分别为99.0%和98.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腹痛消失更为迅速,治疗组第1天腹痛消失率为33.0%,而对照组为18.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具有良好疗效,而雷贝拉唑第1天对腹痛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