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医师问答     
问:艰难梭菌可引起什么感染?答: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导致该菌过度生长。1978年起认识到艰难梭菌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关,可引起假膜性肠炎(C.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也称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D。CDAD主要在卫生保健机构传播,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患者多数表现为轻至中度腹泻,重症者出现暴发性结肠炎,约1%~5%患者需结肠切除、重症监护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艰难梭菌是一种产芽孢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可在健康人肠道定植。当肠道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时,肠道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艰难梭菌大量生长并释放毒素,引起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CDI包括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和伪膜性肠炎  相似文献   

3.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导致该菌过度生长。1978年起认识到艰难梭菌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关。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近年来发现CDAD可出现爆发流行,其流行株出现基因变异,产生毒素的能力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以下对CDAD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一般认为是环境和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可导致该菌过度繁殖,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其产生的芽胞抵抗力强,很难消除,可在医院环境长期存在。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性在逐渐增加,成为了医院内获得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艰难梭菌致病主要因为产生A、B两种毒素。CDAD的临床表现可从轻度的自限性腹泻到严重的致命性结肠炎[2]。尤其  相似文献   

5.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可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导致一系列的肠道感染症状。CDA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高,尤其是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内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近年来,国外相继出现了耐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艰难梭菌的报道,传统的治疗方法面临严重挑战,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对CDAD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艰难梭菌是医院环境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滥用抗生素将降低内源性肠道菌群的定植抗性,易发生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infection,CDI)。艰难梭菌主要通过分泌毒素A、毒素B及二元毒素导致肠黏膜炎症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CDAD随着其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不断增加,遂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关  相似文献   

7.
导读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媛 《疾病监测》2021,36(4):318-318
正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全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革兰阳性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医疗机构相关性腹泻的重要病原。2016年,Lawson PA等根据基因型等将Clostridium difficile重新命名为Clostridioides difficile,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两个名字都可以使用,但目前国际主流杂志和学术团体都已采用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国内也有学者建议将艰难梭菌改为艰难拟梭菌。  相似文献   

8.
艰难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一般认为是环境和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使耐药的艰难梭菌产毒株过度繁殖并释放毒素是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主要因素.CDA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尤其是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引起了医院内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在此对艰难梭菌的致病机制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CD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 infection)是指艰难梭菌所致的感染。它是导致医院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AAD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1],故又称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艰难梭菌感染的确诊依赖于检出艰难梭菌或艰难梭菌毒素,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现就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过程中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了解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特征,寻找有效防治措施,保护肠道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及感染的发生。对44例allo-HSCT后腹泻患者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采用厌氧培养方法进行艰难梭菌的分离、鉴定。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微生态研究;采用光冈复合式法对目的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4例腹泻患者中共检测出12例艰难梭菌阳性,阳性率为27.27%;CDAD的发生与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有关;CDAD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对CDAD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并配合给予益生菌治疗效果好,但有一定复发率(16.67%)。结论:allo-HSCT并发CDAD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有关,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扶植肠道菌群,这样的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