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俊枝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212-2214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9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A组产妇采用平卧位,B组取10°头高位,C组取20。头高位,比较三组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①T0、T1、T4时点各组HR、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比较,A组T2、T3时HR上升,SBP、DBP降低(P〈0.05),而B、C两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A组T2、T3时HR、SBP、DBP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麻醉不同时间B、C组左右侧感觉阻滞平面差异低于A组(P〈0.05),麻醉8min、10min及术毕,三组左右侧阻滞平面差异均缩小,B、C组缩小幅度高于A组(P〈0.05);③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B、C组麻黄碱使用例数低于A组,C组低于A组(P〈0.05),A组麻黄碱用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C组追加局麻药例数高于A、B组(P〈0.05),B组体位调整例数低于A、C组(P〈0.05);⑤B、C组血压降低、胸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10°头高位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理想体位,产妇麻醉平面控制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献群 《护理学报》2007,14(9):75-7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24例选择剖宫产术的产妇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常规组162例和观察组162例,麻醉成功后常规组取仰卧位,观察组取仰卧位的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或将右侧臀部抬高15°~30°。结果:常规组有21例发生SHS,而观察组中仅1例发生S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产妇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00例产妇进手术室后监测其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在行急诊或择期剖宫产时不同麻醉方式、不同体位情况下发生SHS的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600例产妇中发生sHS75例(12.50%)。其中急诊手术14例(18.67%),择期手术61例(81.33%);腰一硬联合麻醉52例(69.33%),硬膜外麻醉23例(30.67%);平卧位手术56例(74.67%),左倾卧位手术19例(25.33%)。以上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体位选择所致SHS发生率和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体位,对降低SHS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镇痛在急诊下肢骨折手术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股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摆放体位前30S内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u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1;对照组(B组):摆放体位前不给任何镇痛药物,每组30例。记录入室后15min(T1)、摆放体位前(T2)、摆放体位后即刻(T3)及穿刺结束时(T4)MAP、HR、SpO2;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体位摆放过程中VAS评分;评估患者满意率。结果:与T1时比较,A组T2~3时MAP、HR均下降(P〈0.05),B组T3~4时MAP、HR均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3~4时MAP、HR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SpOz未见明显变化;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体位摆放过程中VAS评分则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股骨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疼痛,提高麻醉穿刺成功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HI级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扩容的同时,A组产妇右侧臀部垫一方垫,手术开始时去垫取平卧位,B组取平卧位。观察两组BP、SPO2、ECG、HR的变化,比较体位干预和非体位干预两组产妇手术中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A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和血压下降幅度的均值小于B组(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示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是引起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斜坡形垫架组(A组)、沙袋组(B组)、手术床左倾斜组(C组),每组150例,麻醉后3组进行相应体位干预,使产妇腹臀向左倾斜15~30°。分别观察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2 min、5 min、10 min、胎儿取出前各时间节点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3组发生SHS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体位摆放使用时间。[结果]3组产妇麻醉后5 min、10 min血压、SHS发生率、体位摆放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能有效预防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比重与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90例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重比重单侧腰麻组、轻比重单侧腰麻组和常规腰麻醉,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三组分别推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10mg。重比重组:侧卧位穿刺,患肢朝下,腰麻针缺口朝下,注药后继续侧卧10min;轻比重组:患肢朝上侧卧,腰麻针缺口朝上,注药继续侧卧10min;对照组注药后即平卧,观察三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15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效果,Bromage评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比重、轻比重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HR与麻醉前比较下降不显著(P〉0.05),对照组麻醉后的MAP和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和HR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战的例数明显多于单侧腰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比重和轻比重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副作用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刘明 《中国临床研究》2014,(4):447-448,450
目的比较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纠正血压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足月妊娠,单胎,ASAI~Ⅱ级,随机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和麻黄碱组(E组),每组各50例。腰-硬联合阻滞后每分钟测量血压1次,当收缩压下降值超过麻醉前收缩压20%时,分别静脉给予等效剂量的去氧肾上腺素0.1mg(P组)和麻黄碱8mg(E组),直至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即刻,取胎儿脐带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期间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均能很好的纠正产妇的血压下降,两组麻醉中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心率麻醉中最大值与麻醉中最小值均大于P组(P均〈0.05),E组的HR波动大于P组;E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P组(P〈0.05);E组脐动静脉血pH值和碱剩余低于P组(P〈0.05),PCO2高于P组(P〈0.05)。结论与麻黄碱相比,去氧肾上腺素在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对母婴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亚宁定对妊高征产妇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中重度妊高征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宁定组各30例,分别在注药前后观察两组产妇动脉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新生)LApgar评分。结果:亚宁定组患者术中SBP、MAP和HR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升高。结论:亚宁定能有效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中产妇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充羟乙基淀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60例,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实验组(T组)麻醉前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对照组(C组)预充乳酸钠林格氏液500 ml,速度控制在20 ml/(kg.h),后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记录入室时(T1)、腰麻注药前(T2)、腰麻后15 min内MAP最低值(T3)、胎儿娩出后15 min内MAP最低值(T4)、离室时(T5)的MAP、HR及手术时间、术中输液总量、出血量、尿量。结果在T3时点,C组的血压明显要低于T组(P〈0.05),且C组的输液总量明显多于T组(P〈0.05)。结论预充羟乙基淀粉500 ml较晶体液可更有效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先注射和补救性注射间羟胺对择期瘢痕子宫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单胎妊娠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间羟胺静脉预注组(观察组)和间羟胺静脉补救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前均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0 mL/kg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在腰麻药注入后,即刻静脉预注间羟胺0.5 mg ,如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下降>20%或收缩压(SBP)<90 mm-Hg ],再静注间羟胺0.5~1 mg ;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在腰麻药注入后,暂不预注间羟胺及其他升压药物,患者麻醉后出现低血压时静脉注射间羟胺0.5mg,如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再静注间羟0.5~1mg。记录麻醉前(T0)、腰麻后1 min(T1)、3 min(T2)、5 min(T3)、7 min(T4)、10 min(T5)、15 min(T6)和20 min(T7)时血压(BP)、呼吸(HR)以及两组新生儿 Apgar评分。记录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7时观察组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T0、T7时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观察组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预注间羟胺能有效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相对于补救性静脉注射间羟胺,其应用能使循环更加平稳;两种方式对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管内麻醉体位垫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9例剖宫产产妇按剖宫产时间分组,2017年1月至3月行剖宫产的99例产妇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6月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协助产妇摆放低头侧卧双手抱膝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椎管内麻醉体位垫。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时使用椎管内麻醉体位垫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朱雯霏  葛亚力  王永浩  王帅 《全科护理》2012,(35):3285-3287
[目的]观察充气式病人加温系统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寒战的作用。[方法]将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且在术后恢复室发生寒战的产妇48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曲马多组,分别给予充气式加温系统保暖和曲马多(1.5mg/k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及干预后5min、15min、30min体温、寒战发生率、寒战强度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0min加温组产妇体温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15min、30min寒战发生率和强度与干预前比较均下降(P〈0.05);加温组在干预后5min的寒战发生率和强度较曲马多组高(P〈0.05);加温组产妇干预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充气式病人加温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发生,且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纵向体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林  何虹  黄唯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48-3349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三种纵向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120例.ASAⅠ~Ⅱ级,无麻醉禁忌证或体位性低血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头低足高15°.B组水平卧位,C组头高足低150,麻醉前按5mL/kg预充输液,常规吸氧3L/min,然后施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为L3/4,0.75%布比卡因1.4mL混合1.6mL脑脊液,推注时间30s,注药后按0.25mL/(kg·min)补液。观察注药前、注药后各个时间点的SBP、DBP、HR、SpO2、麻醉平面变化情况以及血压下降幅度〉20%时麻黄素干预情况。结果:B组SBP、DBP下降及心率上升幅度比A、C组显著(P〈0.05);B组需要麻黄素提升血压的频度比A、C组显著(P〈0.01):B组无痛觉麻醉平面≥74发生率较A、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采取头高足低或头低足高住并采用0.75%布比卡因1.4mL+1.6mL脑脊液这一种配方行腰硬联合麻醉,较水平卧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咪达唑伦与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8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伦组(I组)和依托咪酯组(Ⅱ组),并对所有病例均监测HR、MAP、CVP。两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后2min的HR、MAP、CYP的变化。结果两组HR、MAP、CV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但I组MAP、CVP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Ⅱ组(P〈0.05);插管后2rainII组HR与诱导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MAP、CVP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HR、MAP、CVP与诱导前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并且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伦与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依托咪酯的血管系统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咪达唑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PaO2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h的MAP、ECG、HR、SpO2及PET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连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面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h PaCO2值与气腹前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气腹后3hpH值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水果香味型彩色面罩和普通型无味透明面罩用于小儿全凭吸入安氟烷全麻诱导时的作用。方法将80例年龄2~7岁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小儿在全麻诱导时采用具有水果香味型彩色面罩进行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普通型无味透明面罩实施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o)、麻醉诱导后入睡即刻(T1)、手术进行10min(T2)、术毕(T3)、气管插管10min(T4)HR、MAP、RR及Sp0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在T1和T4时点,两组的HR、MAP及RR值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它时点(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SpOz值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以水果香味型彩色面罩用于小儿全凭吸入安氟烷全麻诱导优于使用普通型面罩,患儿全麻诱导期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躁动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30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单麻组)15例和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组)15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胎儿Apgar评分。同时用放免法测定麻醉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娩出后即刻(T2)和术毕即刻(T3)产妇血清肾素(RE)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结果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诱导时间、局部麻醉药诱导用量、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联合组出现牵拉反应、需用麻醉辅助药病例数较单麻组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胎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麻组RE和AT-Ⅱ浓度在胎儿娩出后即刻(T2)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麻组RE浓度在术毕即刻(T1)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抑制RAAS的应激反应,改善硬膜外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用于焦虑产妇剖宫产术前准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Zung氏焦虑自评分(SAS)〉30分的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穴位电刺激,取耳神门穴,频率为1.5Hz,强度由产妇自己掌握,持续刺激30min。对照组(n=30)不进行电刺激。比较两组产妇入室时(T0)及刺激30min后(T1)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胎儿心率变化;比较产妇焦虑VAS评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妇刺激30min后HR为(72±9)次/min,MAP(84±11)mmHg,焦虑VAS评分(49.8±20.8)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73.9±21.8)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43,2.648,3.576,2.163;P均〈0.05);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具有明显的镇静、降压、抑制应激反应作用,可用于焦虑产妇剖宫产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20.
夏萍萍  梁思  叶治  钟涛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42-2245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芬太尼是否能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保持满意的麻醉深度以及艾司洛尔是否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五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艾司洛尔+芬太尼3gg/kg组;Ⅳ组:芬太尼6beg/kg组;Ⅴ组:芬太尼3μg/kg组。全部采取七氟醚面罩吸入12min复合罗库溴铵1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诱导开始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2、3、5、8min(T3、T4、T5、T6、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Narcotrend指数(N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并观察插管前与插管后各时点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1)相比,五组病人诱导后HR、MAP、BIS、NI均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而Ⅰ组在插管后1、2、3、5min(T3、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其它4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除Ⅳ组外,其余各组在插管后1、2、3、5min(T2、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Ⅲ组(P〈0.05)。Ⅳ组与Ⅲ组插管前后HR、MAP、BIS、NI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