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艳 《护理学杂志》1999,14(6):352-35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梗塞导致脑损伤或大脑功能不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存在一定困难。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转入我院ICU的40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典型的脑梗塞表现,并经神经影象学证实为脑梗塞。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30例,年龄2~6岁,体重12~20 kg,随机均分为GSH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于预充液中加入GSH 50 mg/kg,并于切皮后即刻静注GSH 50 mg/kg,C组给予等容量5%葡萄糖溶液.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CPB后2 h(T3)、6 h(T4)、12 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T2~T5时G组血浆MDA的浓度和RI明显低于、血浆SOD活性和OI明显高于C组(P<0.05).T2~T5时C组TNF-α、IL-8的浓度高于T1时及G组(P<0.05).结论 GSH可减轻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PB的炎性反应及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目前心肌保护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如温血灌注、钾通道开放药干预等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浅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应,并与传统中低温心脏停跳CPB心内直视手术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病人认知功能近期损害的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在术前与术后的10~15 d用韦氏智力量表、Benton视觉保持测验对30例病人评估,病种包括法乐氏三联征及四联征矫治术各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双腔右心室矫治术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置换术8例。并对体外循环中所测数值与手术前后智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言语智商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前101±16,术后94±16,P<0.01),总智商亦明显下降(术前.104±16),术后100±15,P<0.01),操作智商未见下降。(2)术后领悟及总智商的差异与体外循环时的动脉流量呈正相关性(P<0.05)。(3)术后言语智商的下降与最低pH值呈正相关性(P<0.05),与.PaCO2值呈负相关性(P<0.05)。(4)Benton视觉保持测验提示手术对病人视觉记忆保持能力及视觉空间结构能力有较明显的损害。结论 亚低温对脑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术后近期仍有认知功能损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大脑具广泛影响。体外循环时,动脉流量过大、氧流量过高及CO2的过度降低加重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对体外循环病人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27例择期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小剂量异丙酚组(LP组)和大剂量异丙酚组(HP组),每组9例.LP组和HP组于麻醉诱导后分别输注异丙酚5、10mg·kg-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60例于CPB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均分为小剂量丙泊酚组(LP组)、大剂量丙泊酚组(HP组)和对照组(C组)。LP组给予丙泊酚3mg·kg^1·h^-1泵入,HP组给予丙泊酚8mg·kg^-1·h^-1泵入。分别于CPB前(T1)、CPB10min(T2)、主动脉开放10min(Ts)、20min(Tt)、术毕(Ts)、术后24h(Ts)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丙二醛(MDA)、红细胞LPO、红细胞MDA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膜NatKt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各组CPB后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O、MDA水平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开放后红细胞SOD、Na^+-Kt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HP组各时点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0、MDA水平较C组低(P〈0.05),红细胞s0D、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较C组高(P〈0.05),L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期间,大剂量丙泊酚通过减轻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小儿红细胞膜ATP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患者肾小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丙泊酚组(LP组)和大剂量丙泊酚组(HP组),每组30例。LP组和HP组于麻醉诱导后分别输注丙泊酚5、10mg·kg^-1·h^-1至术毕。分别于术前(T0)、转流后2h(T1)、转流后4h(T2)和术后24h(T3)留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结果与T0比较,三组患者T1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恢复至基础水平;与C组比较,HP组T1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剂量丙泊酚能减轻CPB所致的肾小球功能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重45~80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Ⅰ~Ⅲ级,随机均分为NAC组和对照组(C组)。NAC组:麻醉诱导后CPB前静脉输注NAC 100mg/kg,CPB开始后静脉持续输注NAC 40mg/kg至术毕。C组:等剂量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输注。于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CPB前(T1)、术毕关胸后(T2)、术后5h(T3)、24h(T4)和48h(T5)检测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气道阻力(R)。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RI、A-aDO2明显升高(P0.05)、OI明显降低(P0.05)、T2和T3时两组患者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NAC组RI和A-aDO2明显降低(P0.05)、OI明显升高(P0.05)、T2和T3时NAC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CPB导致的肺功能损伤,对肺脏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60),B组(对照组,n=60),AB两组均在主动脉阻断后行冷晶体停跳,至开放关作末次温血灌注。  相似文献   

10.
总结5例纵隔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提出注意监测全身病情变化,重点观察体温及切口变化.加强心包及纵隔引流管的护理.以及胸骨后封闭式灌洗的护理等是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纵隔感染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变化的临床观察解水本姚松朝荣阳贝亚军胃动素是由胃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脑-肠肽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我们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胃动素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与测定,对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 6%羟乙基淀粉 (HES)与 4 %改良琥珀明胶 (MFG)用作心肺转流 (CPB)预充液及术中容量补充对凝血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CPB心内直视术患者 4 0例 ,根据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配方分为两组。Ⅰ组 :MFG5 0 0ml +晶体 13 0 0ml;Ⅱ组 :HES5 0 0ml +晶体13 0 0ml。每组晶体均为甘露醇 5ml/kg +碳酸氢钠 2 5ml/kg +复方乳酸钠液。CPB中若容量不足 ,则分别输注MFG和HES ,总量均≤ 2 0ml/kg(包括预充液用量 ) ,超此量时则改用血浆。 结果  ( 1)与术前相比 ,两组患者CPB2 0分钟时WBC均显著下降 (P <0 0 1) ,术毕及术后 18小时WBC均显著上升(P <0 0 1) ,但MFG组高于HES组 (P <0 0 1)。与术前相比 ,两组患者CPB2 0分钟、停机、术毕及术后 18小时RBC、Hb、Hct及Pt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2 )凝血功能指标组间组内均无差异 (P >0 0 5 )。 ( 3 )术毕时明胶组尿素氮有显著上升 (P <0 0 1)。肌酐值组内组间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HES与MFG均适用于CPB心内直视术病人 ,对凝血指标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但HES组白细胞数的上升较MFG组少 ,炎症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小儿心内直视术3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9月至 2 0 0 1年 6月 ,312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全组男 16 0例 ,女15 2例。平均年龄 (3 2 5± 1 34)岁。平均体重 (14 6 1± 3 72 )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房室通道、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肺动脉瓣狭窄、三房心和三尖瓣下移。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手术 2 13例 ,中低温停跳下手术 99例。结果 全组无脑气栓发生。随访 2~ 36个月。术后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6例、支气管痉挛 3例、肾功能衰竭 2例、血红蛋白尿 32例。全组死亡 7例(2 2 4 % )。结论 不阻断升主动脉 ,浅、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 ,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 ,心肌保护安全有效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和研究了18例成人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脑血流以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结果表明:心脏功能明显影响Vm,麻醉可致Vm下降26.3%±16.7%,但某些心功能很差的患者Vm增快,体外循环转流中较转流前Vm下降42.7%,转流期间 Vm受体温、转流流量、通气、血液稀释等因素影响,体外循环毕较转流前 Vm提高 18. 1%。因此,许多因素影响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TCD是目前研究麻醉期间脑血流及其影响因素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改变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内直视术后部分患者常出现较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但其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为了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发病机理,本文选择40例择期心内直视术(CPB)患者,在围术期间动态监测其细胞免疫、红细胞及体液免疫等多项参数的变化,借以判断CPB术后宿主免疫功能变化,并探讨与CPB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择期心内直视术患者40例,大部分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15±10岁,体重37±18kg,术前均无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患。选用静吸复合麻醉,芬太尼用量33±12μg/k…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82年至今收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00余例,伴发精神症状者7例,均为成年人,并经神经内科会诊确诊。其中谵妄型3例,抑郁型3例,妄想型1例。对此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细心观察,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现浅谈体会如下。 1 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1周或2天内护士应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自己或亲属中有无精神失常史,交谈时注意病人的一般举止动态、情绪、语言态度及反应等,探索病人自己对心脏病的想法和了解程度,对心脏手术有无顾虑,对手术有无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心脏病人在术前多少有些担心,这是正常的情况,但过分焦虑必然会给病人带来术后不良反应。如发现病人反复提问,因焦虑而失眠,提示病人处于高度忧虑之中,应注意这样的病人常会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择4~12岁患有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观察短效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对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6例,年龄4~12岁,男9例,女7例,心功能Ⅰ~Ⅱ级,体重(24.3±7.6)kg  相似文献   

18.
氨甲苯酸减少体外循环后失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应用抗纤溶药物是推荐的心肺转流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措施之一。氨甲苯酸 (PAMBA)应用简单、有效、无过敏及干扰抗凝监测等副作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 1999年起 ,CPB中应用PAMBA ,并对其不同剂量减少术后失血的效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 6例心脏手术患者 ,男 19例 ,女 17例 ,术前均无肝、肾功能或凝血异常 ,1周内未服用阿斯匹林。分为三组 ,每组 12例。A组先心 8例 ,换瓣 2例 ,升主动脉置换 1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1例 ;B组先心 6例 ,换瓣 2例 ,冠状动脉搭桥 3例 ,左心减容术 1…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心肺转流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术会引起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婴幼儿患者的改变比成人更明显[1]。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药,对于CPB导致的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蛋白酶的释放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围CPB期血浆中乳酸(Lac)浓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0·5~5岁,体重6~20 kg。房间隔缺损(ASD)10例、室间隔缺损(VSD)16例、法洛四联症(TOF)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PECD)6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A组,n=20)、对照组(B组,n=20)。所有患儿术前均无呼吸道炎症,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原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治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复习1996年1月~2003年12月心内直视术后30例疑为心包填塞而行二次(开胸)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pH值等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T组(心包填塞组23例)和C组(非心包填塞组7例),T组包括19例急性心包填塞(含6例局限性心包填塞)和4例延迟性心包填塞。结果经二次探查后17例康复出院,13例死亡(其中T组7例,C组6例)。两组患者在探查前心率、中心静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血压、脉压差、尿量均明显下降(P<0.05),T组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差;在心包探查后T组血压、尿量迅速回升(P<0.01),心率、中心静脉压明显回落(P<0.01),C组除pH、碱剩余显著下降(P<0.05),心率进一步增快(P<0.05)外,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与T组相比c组探查后血压、碱剩余、氧分压均较低(P<0.05),探查引流总量显著少于T组(P<0.01),死亡率明显高于T组(P<0.05)。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血流动力学紊乱;及时准确的诊断有赖于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并应排除心源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0S)。紧急心包探查仍是解除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主要方法,心包穿刺抽液适用于延迟性心包填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