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淋巴结转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日本学者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并把D2 根治术作为胃癌的标准术式。西方学者认为淋巴结清扫对改善预后并无帮助 ,它仅能用于判断预后[1] 。两种观点争论不休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但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症和死亡率 ,所以如何在术前术中了解淋巴结的状态 ,指导手术范围 ,术后依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判断预后 ,都是国内外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1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胃的淋巴引流是从胃的初级淋巴结逐步流向中间淋巴结(包括第二…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45例远端1/3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8.2%(208/545).黏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0%(2/99),且均局限于第1站淋巴结.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8.9%(18/95),明显高于黏膜癌(P<0.01);其中第2站淋巴结中No.7,8,9组转移率分别为5.3%(5/94)、3.2%(3/94)和1.1%(1/89);此外,有3.2%(3/95)的患者出现除No.7,8,9组之外的第2站淋巴结转移,包括No.1,11p,No.12淋巴结.当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更深层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于远端1/3胃黏膜癌,D1清扫即可;对于浸润肌层或更深层的肿瘤,应行标准D2清扫;而对黏膜下癌,需要扩大D1+清扫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103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PG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行胃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PG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站、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PG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78.6%;各站、组淋巴结转移率为:第1站70.8%.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o.3、No.1、No.2和4Sa、4Sb组淋巴结;第2站38.3%,频率依次为No.7、No.10、No.9、No.11、No.8a和No.4d组淋巴结;第3站及远处淋巴结22.3%.频率依次为No.5、No.6、No.16和No.12组淋巴结.Ordinal 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进展期P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进展期PGC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应根据其淋巴结转移风险选择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5.
胃癌淋巴结转移研究的进展与新规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胃癌外科治疗取得较大进步,这些成绩与其外科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相伴而行,相辅相成。本文仅就目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数点研究,结合作者经验体会简述如下。胃癌部位划分与淋巴结站属的新规定过去,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将胃分为3大部,其名称及代号为贲门部(C)、中部(M)、窦部(A),再分为5个区[1]。新规约改为上部(U)、中部(M)和下部(L),分为6个区,即①LMU/MUL/MLU/UML;②LD/L;③LM/M/ML;④MU/UM;⑤U;⑥E+。将“L”和“U”单独提出,各部区所属淋巴结亦有一定变动。将每区的D2清除术作为标准根治的清除术…  相似文献   

6.
近端胃癌手术时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及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端胃癌手术时淋巴结切除范围、数目、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D2或D3术式的近端胃癌标本,全数摘取淋巴结,比较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的淋巴结切除数目并判断预后。结果 本组31例共取淋巴结1971枚,平均63枚/例。近端胃切除57枚/例,全胃切除71枚/例,左半胰切除64枚/例,保留左半胰63枚/例。新分期N1、N2、N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0。结论 随着癌肿侵犯范围扩大,必须扩大淋巴结切除范围;保留左半胰不影响淋巴结切除数目;新的定量N分期在评价预后方面优于旧的定性N分期。  相似文献   

7.
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对胃癌患者的预后是否具有优势尚存争议。我们假定: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提高伴特定范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存活期。我们分析了456例曾行胃癌根治术加淋巴结清扫术的胃癌患者的数据。以探讨行局限性淋巴结清扫术与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存活期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15 8例 ,其中在D2 、D2 + 或D3 的基础上再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PALD组 )共 73例 ,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PALD组 )共 85例。 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PALD组的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均较非PALD组更晚期。 结果 PALD组手术时间为 (2 80± 93)min ,非PALD组为 (2 4 5± 91)min(P <0 0 1)。输血量PALD组为 (6 93± 32 4 )ml,非PALD组为 (46 0± 375 )ml(P <0 0 1)。 2组均无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除PALD组腹泻发生率较高外 ,其他并发症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组中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ALD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有助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且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限制性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行D2根治术时No.12b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行D2或D2+根治术,并均加行No.12b组淋巴结清扫术。分析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0例患者中发现12例有No.12b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0%。其中BorrmannⅢ、Ⅳ型者No.12b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1.25%(10/32),淋巴结转移N2~3期者为30.30%(10/33),肿瘤浸润T3~4期者为29.73%(11/37),明显高于BorrmannⅠ、Ⅱ型〔7.14%(2/28)〕,N0~1期〔7.41%(2/27)〕及T1~2期者〔4.35%(1/23)〕,P0.05;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No.12b组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进展期胃远端癌是必要且可行的,其远期效果有待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行D2根治术时No.12b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行D2或D2^+根治术,并均加行No.12b组淋巴结清扫术。分析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0例患者中发现12例有No.12b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0.00%。其中BorrmannⅢ、Ⅳ型者No.12b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1.25%(10/32),淋巴结转移N2~3期者为30.30%(10/33),肿瘤浸润T3~4期者为29.73%(11/37),明显高于BorrmannⅠ、Ⅱ型〔7.14%(2/28)〕,N0~1期〔7.41%(2/27)〕及T1~2期者〔4.35%(1/23)〕,P〈0.05;No.12b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No.12b组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进展期胃远端癌是必要且可行的,其远期效果有待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12.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清除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的淋巴结是胃癌根治术的主要内容,也是胃癌外科治疗由简单的胃切除术发展为胃癌根治术的主要标志.可以说,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胃癌治疗的进步,除了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外,主要得益于对胃癌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分析目前胃癌外科手术中关于淋巴结转移与清扫的不同观点。方法对当前国内外有关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清扫方法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胃癌周围淋巴结清扫是根据临床分期和肿瘤的位置整块清除周围淋巴结;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远期效果良好;前哨淋巴结在临床上应用于对早期胃癌的评估是可行的,准确率和敏感性均较高;胃癌周围淋巴结显像是一种有效、易行和安全的方法,对胃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胃癌的循证外科治疗给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论精确评估各种清扫方法是困难和复杂的,需要世界范围内的胃肠外科学者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并最终形成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胃癌是目前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程度(N)是评价肿瘤分期的重要依据,UICC及日本胃癌规约均认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因此,胃癌的淋巴结清扫程度与胃癌预后关系密切。东西方学者对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争论已持续多年,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把D2清扫术作为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5.
<正>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卫生部统计其居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3位。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外科医生对胃癌的手术切除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关注最多的是淋巴结清扫。现将有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早期胃癌日本学者Kojima等[1]报告9.1%的淋巴结阴性,临床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LN)转移的规律,指导胃癌LN廓清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D_2或>D_2手术并有完整记录的2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胃癌各组LN的转移情况。结果 术中LN肉眼检查与实际病理检查有一定的误差。D_2手术时,只要把No.12LN包括在内,部分LN归属哪一组,并不影响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在各组LN中,No.3、No.7、No.8、No.9 LN转移率最高,而No.13、No.17、No.18 LN对于不同部位的胃癌转移机会均很少,不同部位的胃癌No.3、No.4、No.7、No.8、No.9、No.11、No.16 LN转移机会大致相同。胃癌的LN跳跃式转移见于No.16 LN,而第3站的LN较为少见。探查时若无No.12 LN转移,No.13 LN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可不必清扫。组织学类型分化低的胃癌其第3、4站LN转移相对少见,这可能与分化低的肿瘤易引起远处转移,而使患者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有关。结论 掌握胃癌LN的转移规律,对胃癌LN的廓清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对预测各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意义。方法:使用美蓝-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Ab 3H11,对120例胃癌术中及术后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结果:119例找到胃癌SLN为转移淋巴结,其中8例为唯一转移部位;55例SLN为非转移淋巴结,其中5例非前哨淋巴结存在转移。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2.8%,假阴性率为7.3%,准确率为95.8%。T1期敏感性100%,准确率100%;T2期敏感性96.3%,准确率97.9%;T3期敏感性为89.7%,准确率92.3%,假阴性率10.3%。结论:胃癌SLN定位及活检技术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正>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2]。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根治肝癌的方法,但对于术中是否行淋巴结清扫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在肝外胆管癌的手术治疗中,常规清扫肝周淋巴结已达成共识[3]。然而,对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目前仍然争议不断。相对于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发生率较低。Watanabe等[4]在一项  相似文献   

19.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个多世纪以来,胃癌的手术治疗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就当前国内、外有关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研究报道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胃幽门下(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以探讨临床合理清扫第6组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8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有完整第6组及其3个亚组淋巴结送检资料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胃网膜右静脉为参照将第6组淋巴结分为第6a、6b和6c亚组,计算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并对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其他组(第7、8a和9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胃癌患者中第6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1.3%(33/80),转移度为26.0%(108/415)。第6a亚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5%(6/80),明显低于第6b亚组(16.3%,13/80)和第6c亚组(36.3%,29/80),P<0.001;第6a、6b和6c亚组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25.0%(8/32)、17.6%(13/74)和28.2%(87/3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第6a亚组阳性淋巴结与T分期(P=0.042)和N分期(P=0.006)有关;第6b亚组阳性淋巴结与N分期(P=0.002)和TNM分期(P=0.013)有关;第6c亚组阳性淋巴结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8)、T分期(P=0.003)、N分期(P=0.000)和TNM分期(P=0.000)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6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第8a组淋巴结转移(P=0.023)和N分期(P=0.002)均有关;第6a亚组淋巴结转移与第8a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第6b亚组淋巴结转移与N分期有关(P=0.005);第6c亚组淋巴结转移与第8a组淋巴结转移(P=0.016)和N分期(P=0.004)均有关。结论胃癌手术中要彻底清扫第6组淋巴结,尤其要重视第6a和6b亚组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