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温病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基本大法。汉代张仲景虽未为温病立方,但详明治温不可用熏、灸、火攻、发汗等,为后世治疗温病确定了原则。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开始明确提出“以存津液为要旨”。汪讱庵也说:“叶氏必以保津液为要。”吴鞠通继承叶氏思想,并将之系统化、条理化,使保津养阴成为治疗温病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加减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为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为温病名家吴瑭所创立,本方属于“辛凉平剂”,用治“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因认为其有辛凉疏风清热之功,后人以之治疗温病初起,热郁肺胃  相似文献   

3.
银翘散是常用的辛谅解表剂,始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指出银翘散是宗《内经》古训“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而设,并阐明温热之邪,非辛凉不足以解之的论据,为温病学说充实了辛凉透表法则。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本方有些粗浅认识,愿提  相似文献   

4.
《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倡“六淫主治” ,于后世立法组方颇多启发 ,兹不揣简陋 ,以方为例 ,浅析如下。1 风淫治则  “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甘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观后注疏多家 ,鲜有歧见。以风属木 ,辛为金 ,金能胜木 ,故治以辛凉。辛主发散 ,过辛则易伤真气 ,故佐以苦甘 ,以苦能胜金 ,甘能益气故 ,木性急 ,故以甘缓之 ,木喜条达 ,故以辛散之。此又与“五脏苦欲补泻”中“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之义合。  《千金》小续命汤被誉为六经中风之通剂。方剂组成 :防风、桂枝、麻黄、川芎、白芍、人参、黄…  相似文献   

5.
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名著《温病条辨》一书。是治疗温热之邪侵袭体表,为风热犯卫证候的代表方剂。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汗出或汗出不畅,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等症。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之旨,为温病学说充实了辛凉透表法则。因此,本方是治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6.
风病从火热论治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其后为历代医家广泛推崇和运用。如河间学派刘完素谓:“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热则风动。”对这种由火热所生之风病,每用清凉之剂治疗而收捷效。余遵法施治中风亦颇收效验。  相似文献   

7.
银翹散、桑菊饮见于吴瑭温病条辨温热病上焦篇中,为湿热病初起邪在卫分时的常用方剂,由于该方轻清灵活,至今仍为一般学者所推重。因此,有必要对银翹散、桑菊饮之理论基础及其临床运用加以讨论,从而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它。一、关于银翹散、桑菊饮之理论基础“风淫于内,治以辛涼,佐以苦甘”,这是内经治风邪干人引起某些病症的一个总则。中医认为“风”是六气之统帅,风可兼寒、兼热、兼暑、兼湿……。所以,要深入了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治则,首先必须把“风”之涵义弄清楚。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因此,风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44-445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共载医案32则,记载了叶天士治疗中风一病的辨治思路和处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治中风的学术思想:叶氏将前人对中风一病的认识融会贯通,临证之时灵活运用,有独到见解。治疗以"补虚熄风"为总则,根据内虚的具体情况又有滋液熄风,阴阳并补,交通上下,培中制木之治法;用药讲求温柔濡润,忌过补攻伐助邪伤正;对中风出现心火上炎之证,根据营亏热盛的程度不同灵活选方用药;完善了"阳化内风"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 5.银翘散类方鉴别运用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和喻嘉言芳香逐秽法,叶天士辛凉清上法,由东垣清心凉膈散去黄芩,加银花、荆芥、牛蒡子组成。其方辛凉轻清,药性平稳,为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故吴氏称本方为辛凉平剂,“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素为临床医家所常用。银翘散自吴鞠通创制以来,后世治疗风温、温热,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治当辛凉清解者,其所用方剂多从银翘散化裁而来,且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银翘散类方。这类方剂从源流关系来谈,大致是:由清  相似文献   

10.
殷二航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66-1067
银翘散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方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甘草等药组成。笔者临床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肾炎,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银翘散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卷一,本方遵循《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炙甘草组成。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风热表证的常用方。谯凤英主任医师从医济世三十余年,在耳鼻喉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谯师悟银翘散成方之意,循辛凉解表之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地次流感的症候群和发病季节,我們认为是属于溫病范疇中的“风温症”。按中医治疗原則,风溫病宜辛凉甘寒之剂,忌用辛温或辛散等药物。温病条辨云:“初受之时,断不可以辛溫……喜辛涼甘寒咸寒。”这是符合内經所谓:“风淫于內,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的原則。依据这个原則,我們选用了雷少逸氏微辛轻解法加味,定名为“流感合剂”在門診与病房大批使用。本合剂方药和制法,詳表一。  相似文献   

13.
熟读《临证指南》可以看出,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有不少创新之处。可是后来有些从学于叶氏的同志,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曲解其说,以致造成很多流弊。为了使叶氏的温热学说能够存真并发扬广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治春温初起用黄芩汤苦寒直清里热,不尽为“辛凉轻清”叶氏治新感温病常用辛凉轻清以解外,治伏气温病则主以苦寒直清里热。叶氏说:“春夏通热之病,必自内而及外。”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  相似文献   

14.
中药性味配伍意义及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平 《江苏中医药》2005,26(11):44-45
中药的性味是药物的特有属性,反映了药物的本质特征,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性味配伍则是遣药制方的关键环节。本文就中药性味配伍意义及其应用规律择其精要,探讨如下。1中药性味配伍意义1.1性味配伍是遣药制方的关键环节配伍是中医用药特色,经过适当配伍,方能达到既用药性之偏以疗疾,又防其偏之有弊,“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的制方目的。而性味是进行药物配伍的重要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  相似文献   

15.
银翘散是治疗上焦温病的代表方剂,组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法,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适应”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是方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正> 温病的治法很多,目前常归纳为十法,各有其代表方剂及适应范围。以下只谈治疗中几个具体法、方的临证运用。一、辛凉解表法及桑菊饮银翘散的运用(一)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是“解表法”之一。它具有轻清透邪,祛邪外解的作用。吴鞠通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在仔细研究叶天士经验的基础上,本初病宜“轻”的原则,又按病变轻重、依法定方,拟订了辛凉解表的轻、平、重三方。其中的轻剂是桑菊饮,为治风热兼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论治中风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489-48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家,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丰富临床经验的汇集,笔者仅就书中有关中风论治的特色略举数端。1 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唐宋以前,对中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才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持“心火暴盛”;李东垣认定“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等,都偏重于内在因素,此乃中风认识的重大转折。叶天士上溯前贤之医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见解。叶氏强调,中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1在卫汗之可也 对于卫分证的治疗,叶天士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与《伤寒论》倡用辛温有明显的区别。叶氏说:“辨卫气营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认为温病卫分证,为温邪郁于肺卫,以郁热为主,病虽轻浅,已有轻度津伤,绝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以免再度伤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银翘散方论中说:“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可见“在卫汗之可也”之汗绝非用发汗之法,而是辛凉轻散、甘凉清化、辛凉清解等法。待表解里和。自然邪透汗泄,虽然不发汗而达到汗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共载医案32则,记录和体现了叶天士诊治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叶氏认为肝肾亏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以涵养肝肾,补虚养阴为治疗大法,为后人治疗中风病留下了诸多精辟的理论法则及方药。本文通过对中风篇所载医案进行分析,从中探求叶天士诊治中风的思路、处方用药规律和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20.
姜霞  何再安  刘焱文 《中成药》2007,29(7):1073-1075
银翘散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理论创制的经典方[1]。银翘散是现代中医抗流感病毒的常用药,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