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俊杰  陈辉焕  周婕  李淑蕾  陈红霞 《新中医》2023,55(24):188-192
中风多因风、火、痰、气、虚、瘀六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发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病。然历代医家对中风论治角度各有不同,治法繁多。中风论治从关键致病因素切入有助于取得更理想疗效,而痰湿与中风关联密切。本研究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理论出发,通过中医古籍和文献研究发现,痰湿既与中风危险因素高度相关,又是中风的关键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与气虚、瘀血等互相影响转化,贯穿于中风各阶段,并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故治疗中风应重视痰湿,注重调补脾肺,具体可按中风病情发展分期而治,早期应化痰通腑以祛邪实,后期宜培土生金以补脾肺。  相似文献   

2.
3.
痰是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是由于人体水液停积反应于临床的证候,对人的健康危害甚大。痰之为病非常广泛,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指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因病生痰、因痰致病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笔者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谈谈对中医痰的肤浅认识,供同道参考。痰的生成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中较稠浊的部分,包括能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以及瘰疬、痰核和停滞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又有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之分,前者即重型再障Ⅰ型.按发病特点中医学将其纳入"急劳"、"热劳"、"髓劳"范畴,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劳伤体气,邪气热毒乘虚而入,中伤骨髓精气,以令精血生化乏源、髓骨亏空是总的发病机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急性再障初期虽病情危重,尚处邪盛正不虚之阶段,以清解热毒,祛邪外出为要是明智的,而若在此基础上酌加祛痰化瘀之品,则将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痰”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痰"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整理归纳历代医家论痰,治痰的学术思想以及现代学者的学术成果;并探讨"痰"的致病性;希望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对17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41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分别于入院后治疗前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6项及血液流变学。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服用祛瘀化痰中药2周后再次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6项及血液流变学。结果: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对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脂代谢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为TG(甘油三酯)、ApoB(载脂蛋白B)和ApoB/Apo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升高,而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载脂蛋白A)减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脂水平有改善,主要表现为CHOL(总胆固醇)、HDL、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ApoB和ApoB/ApoA减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液高凝状态有改善,主要表现为200/s(全血高切黏度)、30/s(全血中切黏度)、3/s(全血低切黏度)、HCT(红细胞压积)、Arbe(红细胞聚集指数)、ηc(卡松黏度)、EPT(红细胞电泳时间)、HR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和IR(刚性指数)减低。结论:中医"瘀"和"痰"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痰瘀同治"能够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复制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取其血清诱导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同时用中药(单纯补肾、补肾祛痰瘀)灌给的大鼠血清作为治疗因素,体外共培养24h,观察有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A小鼠血清处理后,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两治疗组均能显著减轻AA小鼠血清的凋亡诱导作用(P〈0.01),抑制AA血清诱导下骨髓有核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P〈0.05),且以补肾祛痰方药的作用更明显(P〈0.05);两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骨髓细胞的Bax蛋白阳性强度与阳性率乘积(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A小鼠血清能显著诱导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过程,两治疗组均能通过Caspase-3/Bax途径起到抑制作用,且以补肾祛痰瘀较为显著,但两者疗效的差异与Bax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4,(8):1625-16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文章综合古今文献对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归纳总结出COPD本虚标实的中医病因病机,正虚为本,痰瘀内阻为标。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缺失和痴呆为临床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痴呆"的范畴。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肾虚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基础,由肾虚导致的津液疏布障碍、血脉闭阻等出现的病理产物——"痰、瘀",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并相互交结、加重病情,以致病情迁延不愈。本文以"肾虚痰瘀"着眼,从药理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数据挖掘等方面,浅谈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中医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