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洪余清 《中外医疗》2010,29(14):19-20
目的探讨蓝光加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1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2组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病因及程度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连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观察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胆红素值(258.6±35.6)μmol/L,48h为(212.5±35.6)μmol/L,72h为(192.8±34.1)μmol/L,黄疸消退情况:平均每2.9天降至标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较,24、48、72h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2.73,3.73,2.71,5.94;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加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利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患儿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B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间隙、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均比较好,但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时患儿黄疸水平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及退黄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抚顺市眼病医院治疗的10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便次数及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08%)比对照组(78.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每日排便次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3 d、7 d的胆红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胆红素水平,缩短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使用蓝光照射疗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13.6μmol/L、146.3±16.2μmol/L、1.3±0.5d和96%,对照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19.8μmol/L、103.8±11.3μmol/L、2.5±0.8d和76%。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和治疗起效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其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起效快,可有效地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3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和蒙脱石散,观察组另接受间断蓝光照射,而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性蓝光照射,连续治疗3d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皮肤黄染消退情况、精神和神经症状、总胆红素值,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25.1%,远低于对照组的42.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蓝光间断照射与连续照射具有同样的疗效,同样能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但间断照射蓝光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连续照射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仅给予蓝光照射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患儿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7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为(154.37±15.53)μmol/L,治疗组为(112.81±13.4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对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55-58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采取蓝光照射与茵栀黄治疗,观察组采取蓝光照射与白蛋白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胆红素指标波动情况及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儿的胆红素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蓝光照射及白蛋白治疗对改善黄疸等临床症状具有积极影响,可进一步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05-308
目的:探讨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服抗生素、吸入氧气、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等,并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每次照射3~5 h,停止2~4 h后继续照射,连续治疗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82.22%,P<0.05);观察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1.97±0.28)g/L vs.(1.63±0.25)g/L,P<0.05];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93.28±15.70)μmol/L vs.(115.74±20.08)μmol/L],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74±0.83)d vs.(4.36±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显,有助于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血清转铁蛋白、胆红素的表达及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为(153.1±18.6)μmol/L,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为(197.8±25.0)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蓝光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冯惠蓝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7-2268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采用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恩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经皮胆红素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08、11.75,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可观,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均给予蓝光光疗、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口服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5 g温水冲服,3次/d,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5 g,温水冲服,3次/d,茵栀黄口服液5 mL,口服,3次/d。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光疗总时间、光疗总费用、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18.78±23.4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106.89±22.3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41±28.66)μmol/L、(123.31±27.77)μmol/L,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患儿口服不同剂量琼脂加蓝光治疗与单纯蓝光治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方法16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对照组。观察I组口服琼脂250mg(kg.次),1次/6h,观察Ⅱ组口服琼脂500mg/(kg.次),1次/6h,两组均加蓝光治疗8h/d;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8h/d。比较两观察组之间以及两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影响变化。结果两个观察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血清TBIL、IBIL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患儿的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观察组患儿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琼脂加蓝光治疗对于降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但是两个观察组患儿TBIL、DBIL、IBIL的下降幅度没有显著差异。口服琼脂安全、方便,经济、有效,推荐采用琼脂剂量为250mg/(kg.次),1次/6h,能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51.74± 16.55) μmol/L,对照组为(80.96±23.17) 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97±0.13)d,对照组为(5.86±0.1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茵栀退黄汤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2012年共收治新生黄疸患儿79例,所有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茵栀退黄汤,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退黄时间为(5.3±1.2)d,TBIL血清含量为(18.6±2.2)μmol/L,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退黄时间为(9.8±1.5)d,TBIL血清含量为(26.1±1.7)μmol/L,总有效率为6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茵栀退黄汤联合蓝光照射能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黄疸早期预测及综合干预对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产科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不给予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生后1、7、14、28 d的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值,以及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 ①随孕龄的增加,总胆红素、AFP、ALT逐渐降低.不同孕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脐血AFP成正相关关系,(r=0.562,P< 0.01).②观察组干预1d黄疸指数(6.83±1.09)与对照组(6.97±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14、28 d黄疸指数[(7.19±1.16)、(9.26±2.26)、(9.03±1.90)]均低于对照组[(7.82±1.69)、(13.56±1.84)、(13.8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5.30±1.74)h]与胎便转黄时间[(28.66±1.31)h]均早于对照组[(18.69±3.20)、(60.23±2.1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预测及综合干预,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在产科应该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均给予酶诱导剂、益生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一组给予间歇蓝光照射(间歇照射组),另一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持续照射组)。照射72h后,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照射72h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间歇照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照射组(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可达到与持续蓝光照射相同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申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57-2058
目的观察酶诱导剂加腹部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足月黄疸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用蓝光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酶诱导剂加腹部按摩,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8 h/d。比较2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BiL、IBiL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DBiL下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酶诱导剂加腹部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韦伟 《中原医刊》2011,(8):34-35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每隔24h用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量患儿血清胆红素1次,至血清胆红素下降至119.7μmol/L以下时结束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治疗所用时间。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时,能增加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并缩短治疗所用时间,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秋芳 《中外医疗》2016,(18):28-29
目的:对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时连续蓝光照射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发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着和长时连续蓝光照射同样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和不良发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