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钳术与胎吸术的新生儿评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梅  赵艳 《现代康复》1999,3(4):496-496
本组对第二产程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及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用产钳助产分娩的23例新生儿评分与胎吸术助产分娩的新生儿评分比较。结果表明,产钳助产无一例死亡.评分明显高于胎头吸引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阴道助产手术中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作用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40余年来共77064例分娩产妇中,胎头吸引术7899例,胎头吸引失败改产钳术593例,分析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主要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中以胎儿窘迫居首位(38.21%),其次分别为胎头异位及产程延长(29.43%、16.45%)、宫缩乏力(6.03%);巨大胎儿23例,发生产妇Ⅲ度会阴裂伤3例,不完全子宫破裂1例,宫颈严重裂伤4例,新生儿骨折2例,及发生面神经麻痹、头颅颜面损伤等。结论:应用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应严格掌握指征,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应以产钳术为首选,所有阴道助产手术都应视为尝试性操作,若发现困难及早改变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低位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蹦种助产技术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持续性枕横位150例,其中行低位产钳术肯85例,行胎头吸引术者65例,分别统计其助产成功率、助产时间、产后出血量、严重软产道裂伤、新生儿体重、围产儿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与胎吸组相比,产钳组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新生儿5min阿氏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5、P〈0.01);产后出血量、严重软产道裂伤及围产儿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位产钳术棚对于胎吸术助产时间短,成功率高,是一种在持续性枕横位分娩中能迅速娩出胎儿的安令助产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晓丽 《临床医学》2012,32(7):72-73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指征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362例,分娩方式均为阴道分娩,根据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胎头吸引助产组208例,产钳助产组154例。两组产妇均行会阴切开助产术,使用胎头吸引与产钳助产的指征为胎儿窘迫与第二产程延长。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失血量、胎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要求无痛分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胎头吸引组产妇胎位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产钳助产组。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助产方式,结合产钳助产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胎头吸引术在现代产科中的地位.方法对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胎头吸引术分娩的产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年间我院胎吸率为11.5%,以初产妇为最多,胎头吸引术指征以胎儿宫内胎儿宫内窘迫为主,无新生儿死亡.结论胎头吸引术在临床上仍然是一种方便,简单易行,安全的助产方法,特别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应用产钳的优势。方法:选择手娩胎头失败改用产钳助产291例为观察1组,因胎儿窘迫情况紧急、胎头高浮和深嵌直接使用产钳助产159例为观察2组,徒手取胎头15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产钳均1次助娩成功,娩头时间缩短,无一例发生产伤或因取头时间过长导致新生儿窒息。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可安全地娩出胎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产钳术与胎吸术阴道助产比较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617000)温沙洛现将我院2年来头位施行产钳术及胎吸术74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1412例,其中产钳术44例(31%...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镇痛下手转胎头并产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下第2产程持续性枕横(后)位手转胎头并产钳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43例硬膜外镇痛下第2产程持续性枕横(后)位合并胎儿窘迫或宫缩乏力等需尽快娩出胎儿者,行徒手旋转胎头并产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行手转胎头至枕前位并行产钳术40例,成功率为93.02%,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其产妇并发症主要为阴道侧切口延伸,新生儿窒息主要与胎儿窘迫相关。结论 硬膜外镇痛下第2产程持续性枕横(后)位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高,合并使用产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助产方式,但需注意操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2006-01/2007—06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5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64例,占6.1%。急救护理效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中发生轻、中度窒息儿56例,占87.5%;重度窒息儿8例,占12.5%。重度窒息儿中有1例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经复苏无效死亡。余63例复苏成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有孕周≤37周6例,≥42周的8例。妊娠合并症的22例,胎儿宫内窘迫20例,剖宫产4例,产钳助产和胎吸助产4例。  相似文献   

10.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5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殊  徐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15-2216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胎儿窘迫时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方法:对59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者及780例胎儿脐带无绕颈者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胎儿窘迫时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胎儿脐带无绕颈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试产中阴道顺产率71.9%。头位分娩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急诊剖宫产组最低,急诊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急诊剖宫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顺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窘迫,但对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不宜强行阴道助产。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胎儿脐带绕颈与正常新生儿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及分娩方式,结果是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率增高,产程延长,新生儿Apgar评分低分者和手术助产明显多于对照组.提出应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与监护,严密观察产程中的变化,做到早期诊断,适时分娩,减少脐带绕颈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和温馨助产对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6月在传统模式下分娩的6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传统助产组;2007年7~10月实行产前教育和温馨助产分娩的5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温馨助产组.对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温馨助产组较传统助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降低(P<0.01),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产前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79-1580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且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孕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即阴道顺产组35例、阴道助产组1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急性剖宫产组19例。分析比较每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其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优于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阴道顺产组差别不大,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可知,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增强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袁新枝  王天成  王改霞 《新医学》2001,32(10):605-606
1 引言 随着麻醉和手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术在解决难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产钳助产在产科临床中仍有一席之地.为积累临床经验,本文对 43例低位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95年1月至 1999年12月共行低位产钳术 (产钳组 ) 43例,占同期经阴道分娩总数的 2.4% (43/1820). 其中胎儿宫内窘迫 23例 (54% ), 胎位异常 10例 (23% ), 宫缩乏力 4例 (9% ), 第二产程延长 3例 (7% ), 其它 3例 (7% ), 本组病例具备以下行低位产钳术的条件: ①无头盆不称 ; ②胎先露为顶先露 ; ③子宫颈口已开全 ; ④胎儿先露部的骨质已达坐骨棘 3 cm以下,胎儿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以下 ; ⑤胎膜已破.以同期非产钳助产的阴道分娩孕妇 46例作为对照,其中胎儿宫内窘迫 23例 (50% ), 胎位异常 11例 (24% ), 宫缩乏力 5例 (11% ), 第二产程延长 4例 (9% ), 其它 3例 (6% ), 与产钳组比较具有可比性 (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方法产时诊断为胎儿窘迫的产妇96例,统计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胎儿宫内窘迫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50%,高于剖宫产(16.7%)及助产(12.5%);胎心率异常伴羊水胎粪污染1度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27.3%),其次是酸中毒(18.2%)。结论应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胎头位脐绕颈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70例单胎头位脐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胎心监护、产时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等方面与同期分娩的无脐绕颈单胎头位70例产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脐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阴道助产明显高于无脐绕颈组(P<0.05或0.01)。结论脐绕颈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之一,是影响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臀牵引术和产钳术在头位剖宫产取头困难时应用效果,探讨剖宫产取头困难的最佳办法。方法:61例头位剖宫产(其中胎头高浮31例,胎头入盆过深30例),分别采用产钳术21例,臀位牵引术30例。结果:臀牵引术能减少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子宫切口撕裂、出血量,优于产钳术。结论:对头位剖宫产娩头困难,采用臀牵引,不仅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还可降低因胎头娩出困难选择产钳助产引起的一系列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96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胎膜早破、脐带缠绕是剖官产组胎儿窘迫的主要影响因素;过期妊娠、产程延长是阴道助产组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剖宫产组Apgar评分明显优于阴道助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阴道助产组。结论:相比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床胎儿窘迫中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腹压助产用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并有助产指征的产妇200例,分别实施人工腹压助产及产钳助产,其中人工腹压助产组100例,低位产钳助产组58例,出口产钳助产组42例,比较3组的母胎影响。结果:人工腹压助产组的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胎儿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位产钳助产组(P<0.05),与出口产钳助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组在新生儿窒息及早期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工腹压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可取代部分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助产。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2 0 0 1 - 0 2~ 2 0 0 2 - 0 2住院分娩为 1 0 4 4例 ,新生儿窒息 64例 ,占 5.9%。以 Apgar评分法进行评分 ,新生儿出生 1 min、5min各进行评分 1次 ,2次中以最低 1次为标准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 ,≥ 8分为正常。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原因及分娩方式关系见表 1、表 2。表 1  6 4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原因的关系原因 第 2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 臀位 脐带因素过期妊娠宫内发育迟缓例  数 1816 10 882发生率 % 2 92 5.816 .112 .912 .93.2表 2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臀位牵引产产钳胎头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