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 ,5 0岁 ,偶感心悸 ,本次属正常体检。心电图 (附图 ) 导联示 :P波规律出现 ,PP间距 1.14S,频率 5 2次 /分 ,室性异位搏动 R′不规则发生与窦性心搏的联律间期不等。 R′的形态有四种 ,R′1 ,4,7为基本形态 ,时限0 .12 s。 R′8前可见窦 P,PR间期为0 .12 s,其形态介于 R′1 与室上性之间 ,为室性融合波 ;R′3,6 起始部有顿挫 ,为正常窦 P,R′落后于 P波顶端 ,形成Ron P现象 ;R′5 ,2 形态较 R′等略有不同 ,但因其呈明显的长短间歇 ,起始相量与 R′1 等相同 ,故为 3相性室内差异传导 ,其后还可见逆传心房的 P-波 ,使窦 P节…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4岁。因一过性意识丧失3h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表现。图1示:为长V1导联连续记录。P—P间距基本均齐,时限0.84s,频率71次/分,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QRS波群有多种形态,其中A条R1-3呈rsR′型。时限0.14s;R4呈rSr′型,时限0.08s;R5呈QS型,时限0.08s;B条R1~3呈QS型,时限0.14s。以后QRS波群重复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缓慢的交接性逸搏心律伴逆行P-波。QRS波群时限0.10s,形态正常。其后均可见一直立的逆行P-波,R-P-间期0.26s,每个P-波后均有一形态各异、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早搏(PVS)。R-R′间距为0.59~0.62s,偶联间期相图1等。QRS波群呈4种形态,时限0.14~0.16s不等。各种形态的R波后均无逆行P-波。除上、下行R3前的逸搏间期分别为2.03s及1.92s外,余均为1.85s,故4种形态的QRS波群与其前的逸搏周期无关。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停搏;②过缓性交接性逸搏心律伴逆行P-波;③多形性PVS二联律。讨论逸搏周期>1.50s的房室交接性自主心律称为过缓性逸搏心律,为交接性自律性低于自身40~60次/分的固有频率。当窦房结、心房、心室起搏点的自律性也显著低下或消失,或存在高度~三度传出阻滞时,则自律性已经低下的交接区被动发放缓慢的冲动,以维持心室的搏动。心电图上常表现为过缓的单一的交接性节律,多有R-R间距不规则。本例第一个交接性逸搏的R波后均有一逆行P-波,其后又紧随一宽大畸...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50岁。因右下肢腱鞘囊肿入院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近期无服药史 ,行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图 1 ,2为 导联同次非连续记录 ,图1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 0 .1 6s,QRS波群时限0 .1 0 s,Q- T间期 0 .40 s,P- P间期长短交替出现 ,短 P- P间期为 0 .72 s,长 P- P间期为 1 .1 8s,长、短间期的 P波形态无明显差异。图 1 患者心电图  图 2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P波和 QRS波群形态、时限以及 Q- T间期均与图 1相同。P- P间期为1 .0 0 s,规则出现 ,考虑为基本窦性 P- P周期 ,且短于长 P- P间期 0 .1 8s,长于短的 P…  相似文献   

5.
王某,男性,28岁,心肌炎,心律失常。图示Ⅱ导,四条系连续记录。P波顺序出现,P—P0.9~1.10s,P时限电压正常。P—R0.18s,下传的QRS时限电压正常,呈Rs型。各条中均可见提前出现之QRS(R′),呈qR型。联律(R—R′)时间0.42~0.68s。R′宽0.12~0.14s,伴继发性T波改变。各R′—R′之间最大公分母平均值1.26±0.06s,变异系数±4.76%。α条R_7、d条R_9宽0.09s,前有P波,其T波改变较R′之T为浅,P—R0.15s,可判为室性融合波。符合室性并行心律(VPSR)之诊断。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4岁。因头昏、心悸、胸闷,活动后加重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附图(见第172页)为入院时记录的Ⅱ、aVF、V_1导联。见窦性QRS与提前、畸形的QRS交替出现,形成二联律,提前的QRS前无P′波、配对间期均为0.44—0.48s(间距差<0.06s),后有代偿期。其特征性表现为:早搏配对固定,而畸形宽大的QRS形态不一,且有逐渐演变的规律。Ⅱ、aVF导联内高大R波渐低呈Rs型,时限均≥0.12s。V_1联由Q_r→qR→M型,即Q波渐小至消失,R波渐高,QRS时限由0.11→,0.16s,重复发生。且其ST-T亦随QRS有规律的演变。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多形性室早二联律,3.交替性室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手风琴样效应。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示:V_1导联连续记录,P波规律出现,呈正负双向,P-P间距为0.80s,75次/min,QRS波有四种形态;①rS型,时限0.08s,其前有相关P波,P-R间期0.16~0.28s,为窦性下传之QRS波,P-R延长者系伴有隐匿性传导所致。②rSR′型,时限0.11s,前无相关P波,后也无逆行P′波,为室性异位搏动,配对间期0.64~0.76s,连续发生时R′-R′间期呈长短交替,长R′-R′间期小于短R′-R′间期的两倍,长短R′-R′各自相同,可计算出异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4岁。临床诊断为:①冠心病;②乳腺癌。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56s,频率107次/分,P—R间期0.14s,下传的QRS波形态时限正常。R2,3为连续的室性异位激动。R6以后则呈窦性R波与室性R波交替出现,二者间距基本相等。R9形态介于窦性与室性R波之间,为室性融合波。夹有一个窦性R波的相邻两个异位R′一R′间距1.10~1.14s。R3~R7为1.14s的2倍。R′2-R′3间距0.54s,R4为R3的一次显性折返。偶联间期0.52~0.55s,长短异位R′-R′间距之间有(1.12±0.02)S的倍数关系,变异范围±1.8%。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偶联间期固定型室性并行心律伴显性折返;③室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87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2周人院。查体:血压158/70mmHg,心率65次/分,律不齐,无杂音。血清钾2.8mmol/L。心电图(图1)示:R1、R2呈rSr’型,其前有P波,P—R间期0.24s,P—P间距0.88s,QRS波时限0.12s,心率68次/分,为窦性节律。R,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节律的QRS波群形态略有差异,符合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45岁。临床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入院时 导联连续描记 (图 1)示窦性 PP间期 0 .96~ 0 .99s,P波呈二种形态 :一种位于 QRS波之前 ,P波直立 ,PR间期 0 .18s;另一种位于 QRS波终末部 ,与 QRS波融合 ,呈负正双向 ,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逆传心房所引起。 QRS波群呈 2种形态 :(1)窦性心律 ,呈 Rs型 ,时限为 0 .0 7s,如 a的R2 ,3 ,4,6 ,7, b 的 R8,1 0 ,1 1 ,1 4 , c 的R1 7,1 9, d的 R2 8;(2 )室性期前收缩 ,呈R型 ,各搏动形态略有差异 ,考虑为不同程度的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 ,时限0 .14~ 0 .18s,如 a的 R1 ,5 , b的R9,1 2 ,…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6 7岁 ,因心悸、胸闷一月余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二年。心电图 (图一 ) a、b、c、d为 V5 导联连续记录 ,P波直立 ,形态相同 ,P- P间期 0 .6 8~ 0 .92 s,6 5~ 88次 /分 ,互差>0 .12 s,呈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 )当频率减慢时部分 P未能下传心室。QRS- T波呈三种形态 ,一种为窦 P下传 ,呈 q Rs型 (如 c、d条大部分 ) ,PR间期 0 .12 S,QRS时限 0 .10 s,ST段无偏移 ,T波直立 ,频率 6 5~ 88次 /分 ;另一种呈 R型 ,R波升支顿错 ,(如 a条 ) ,QRS时限 0 .12 s,ST段压低 (融有 P波者 ST段变形 ) ,T波低小 ,间歇 0…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83岁。因间歇性心悸、胸闷 2月余而就诊。常规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电轴左偏 19°,P R间期 0 2 2s,宽大畸形的QRS时限 >0 12s ,与正常窦性QRS波交替出现 ,其前均有窦性P波 ,V2 呈RR′型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图A)。半小时后 ,复查常规心电图 :P R间期为 0 2 2s ,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61岁。临床诊断:乳腺癌。心电图(图1)示:为12导联同步记录,窦性P-P间距1.06s,频率57次/分,P-R间距0.13s,QRS波形态、时限正常,T波呈双峰。长Ⅱ导联R5呈室上性,其前有一提前出现与窦性P波相异的直立而尖的P′波,P′-R间距0.14s,其后的T波呈正常单峰。通过R5T波形态,再分析双峰T波的前峰,实质上是一次未下的房性早搏的P′波。在长Ⅱ导联中偶见连发房性早搏,而第2个房性P′下传心室,T波呈正常单峰。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3岁。因反复心累、心悸1周就诊。门诊拟诊心律失常,急查心电图。图1为3条Ⅱ导联非连续记录。窦性心律,频率86次/分,P-R间期0.13s,QRS波0.08s,QT/QTc间期0.37/0.447s,P/QRS/T电轴52°/20°/114°。上行为室性期前收缩(PVS)三联律。宽大畸形的R′波后伴有一逆行P-波,代偿间歇完全;中行为两个宽大畸形的R波连发,其前的R′波与上行PVS形态一致,后仍有一逆行P-波,与紧随其后的R″形态不一,形成连发性PVS四联律;下行第1个R′波后无逆行P-波,无代偿间歇,为间位性PVS。第1个R″波有一逆行P-波,代偿间歇完全。下行末出现一…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查动态心电图(DCG)示:心房颤动节律.QRS呈两种形态,一种为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另一种为窄QRS波,时限0.10s,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测量后发现,QRS波形态随R—R间距长短周期而变化.如图1示:R6—R6、R6—R7和R39-R11间距的R—R间距分别为0.744s、0.781s和0.939s时,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75岁。因发憋、气短10天,心悸3天入院。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表现。图1示Ⅱ导联连续记录。图中P波按顺序出现,P—P间距0.92~0.96s,P2、4、6、8、10、12之后无QRS波;R1、3、5、7、9、11呈R型,时限0.06s,R—R间距1.92s,频率31次/分,为交接性心动过缓。R2、4、6、8、10、12。呈QS型及rS型(R2、8),时限0.11s。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与前R波偶联问期相等;全图P波与QRS波无关。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男性,3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查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上行末与中行起始部重叠两个R波(5个大方格),中、下行为非连续记录。P—P间距0.52~0.58s。频率103~115次/分.P—R间期0.16s。下传的QRS波呈两种状态:①正常QRS波:呈Rs型,时限0.08s;②呈rsR’型,时限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R波形态更替时.R—R间距无变化,与频率无关。从上行R2至中行R10,长达9.14s中均为正常R波。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 ,5 6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左旋支狭窄直径减少 85 %。本例心电图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动过缓。其 P- R间期为 0 .12 s,R- R间期为 1.2 2 s。第 1个P′波为提前出现 ,形态与窦性 P波略不同 ,P- R间期为 0 .2 2s,其后的 QRS皮宽大畸形 ,呈左束支阻滞 (L BBB)图形。第二个 P′波亦为提前出现 ,埋在前一心动周期倒置的 T波中 ,其后的 QRS波亦为宽大畸形 ,但与前一宽大畸形的 QRS波略有不同。第 7个 R波呈宽大畸形 ,其前后均无相关的 P波 ,其后的 T波倒置 ,为典型的室性早搏。  分析 :提前出现的 P′波适…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38岁。常规体检作心电图。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88~1.00s,频率60~68次/分,少数P波下传心室,P—R间期0.16s,QRS呈qR型,时限正常。另有其前无P或与P波无传导关系的QRS波,形态、时限与窦性R波基本一致。R’-R’间距0.82~0.86s,频率70~73次/分,略快于窦性节律,为加速性交接性自主心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2岁。因心悸于1992年12月29日门诊就诊。临床拟诊:“心肌炎”。图为V_6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形态正常,P-P间距为0.72~0.76s(心率83~79次/min),P-R间期0.12s,下传的QRS时限、振幅均正常。图中频繁提前出现的QRS(R′),多数呈不全性右束支阻滞型(TRBBB),R′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