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胚胎移植周期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临床妊娠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周期中 ,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及异常增厚患者 6 4例 ,其中 32例在胚胎移植前 1~ 2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为研究组 ,32例未行机械刺激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不育原因、激素反应、受精方式和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研究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 2 5 .6 1%、5 9.38%和 4 6 .8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8%、18.75 %和 15 .6 3% (P <0 .0 5 )。 结论 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显著提高IVF ET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轻创术后的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共237例,其中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220例为研究组,未行轻创术者17例为对照组,并根据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将研究组再分为正常月经期内膜组、分泌反应欠佳组和子宫内膜息肉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虽然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活产率明显低于月经期内膜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子宫内膜异常的病理学改变是导致活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助孕治疗失败后要求再次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失败后要求再次行IVF-ET患者91例,根据第二次IVF-ET前接受宫腔镜检查情况分为宫腔形态正常组(A组)与宫腔形态异常组(B组),分析宫腔镜检查情况,并比较两组在重复IVF-ET周期中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91例中宫腔镜检查宫腔形态正常49例(54%),发现宫腔内微小病变42例(46%),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宫腔轻度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和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宫腔形态异常组经宫腔镜矫治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结论 宫腔镜可以发现存在于宫腔内的微小病变;IVF-ET失败患者应放宽宫腔镜检查指征,以提高重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助孕结局。方法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521个助孕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的419个周期为研究组,同期的10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窦卵泡数目、基础FSH、基础E2、腹腔镜术前癌胚抗原(CA-125)值、体重指数、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临床病理类型比例及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比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助孕前CA-125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5.6±11.2)U/ml vs.(20.7±14.3U/ml)](P0.05);研究组术后GnRH-a治疗周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7%vs.55.9%)(P0.05);研究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9%vs.47.7%)(P0.05)。两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7%vs.14.6%),而活胎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7%vs.28.4%)(P均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冻存后首次行FET其临床妊娠率与鲜胚移植相似,但早期流产率更低,活胎分娩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2次胚胎着床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既往有≥2次胚胎着床失败的1 547例患者(共2 140个解冻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LMWH分为LMWH组(n=182)和未使用LMWH的对照组(n=1 958)。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胚胎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匹配两组样本量后,分析匹配后LMW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MI)、移植胚胎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基础FSH水平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MWH组的HCG阳性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M后,结果仍显示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性差异(44.51%vs. 38.19%,P>0.05),LMWH组的HCG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新鲜胚胎及冷冻胚胎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对胚胎种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2 221个周期,长方案2 744个周期。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分为5组,内膜厚度8~10mm组;内膜厚度10~12mm组;内膜厚度12~14mm组;内膜厚度14~17mm组;内膜厚度≥17mm组。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无论在新鲜周期还是冷冻周期中,12~14mm组的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8~10mm组和10~12m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新鲜周期中,12~14mm组流产率最低,与8~10mm组和10~12m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FET周期中,各组流产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的厚度影响IVF-ET结局,厚度≥12mm时,更适宜着床,内膜过厚不影响妊娠结局,不建议取消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胚胎移植后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反复着床失败行冻融胚移植的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常规冻胚移植前内膜准备,月经第10天起给予TEAS;对照组94例:常规冻融胚移植前内膜准备,不予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前与月经第10天内膜增厚差值、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化妊娠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膜生长差值、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提高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此类患者冻融胚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中,胚胎的种植成功依赖于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进展,控制性超促排卵(COH)、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得到优化,故IVF-ET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子宫内膜厚度与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密切相关,当子宫内膜厚度〈8mm时,妊娠率很低或无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服避孕药(OC)妈富隆预处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IVF患者450例,其中OC组193例服用妈富隆,于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GnRH-a降调节治疗,对照组257例自发排卵后一周同法治疗,比较两组促排卵过程及第一次胚胎移植(鲜胚或冻融胚胎)结局。结果 OC组与对照组在降调节时间、促性腺激素(Gn)用药天数、Gn用药量、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宫外孕率、流产率、卵巢囊肿及OHSS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C组HCG日血清LH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冻融胚胎移植周期OC组与对照组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流产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nRH-a降调节长方案使用OC预处理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厚度降低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似乎不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不孕症患者首次行体外受精(IVF)/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新鲜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首次IVF/ICSI助孕治疗并接受新鲜胚胎移植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不同年龄组患者(35岁组及≥35岁组)依据助孕前6个月内是否进行宫腔镜检查各自分为未行宫腔镜检查组和宫腔镜检查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进行1∶4匹配,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助孕结局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活产结局的因素。结果 35岁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组与未行宫腔镜检查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活产率和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岁组中,宫腔镜检查组的胚胎着床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未行宫腔镜检查组(25.98%vs.16.36%,33.04%vs.14.29%,P0.05),但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高龄(≥35岁)患者中,年龄增加会降低活产率[aOR=0.780,95%CI(0.676,0.900),P=0.001],但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活产率[aOR=3.414,95%CI(1.475,7.903),P=0.004]。结论首次IVF/ICSI助孕治疗之前行宫腔镜检查能有效改善高龄不孕症患者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来曲唑/尿卵泡刺激素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治疗结局。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111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使用微刺激方案(实验组),51例使用微量长方案(对照组)。对两组的周期取消率、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平均获卵数分别为(4.0±1.3)和(3.0±2.0)个,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周期取消率、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来曲唑/尿卵泡刺激素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不同促排卵方案采用监测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比较内源性LH峰前后注射hCG的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探讨内源性LH峰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各种因素不育患者202例、344周期为对象。其中选用氯米酚(CC)促排卵189个周期(CC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155个周期(HMG组)。用尿LH试纸监测内源性LH峰。结果(1)总周期妊娠率为9.3%(32/344)。临床妊娠与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LH值,基础雌二醇(E_2)、睾酮水平及hCG注射日内膜厚度无显著相关,而与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呈正相关,与卵泡直径呈负相关。(2)LH峰阳性组与LH峰阴性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12.8%vs 7.1%,P0.05)。在189个CC周期中,LH阳性组的临床妊娠率为14%(7/50),而LH阴性组为5.0%(7/139),有显著差异(P0.05);在155个HMG周期中,二者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12.0%vs 11.1%,P0.05)。(3)两组LH阳性率为32.8%(133/344),阳性组基础LH、E_2水平显著低于LH阴性组(P0.05),但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却明显大于阴性组(P0.01)。结论CC促排卵中等待内源性LH峰出现后注射hCG有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而HMG促排卵中内源性LH峰是否出现可能不影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男方精子畸形率对受精率、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接受IVF的344对及ICSI的178对夫妇,分为常规IVF组和ICSI组,组内按照男方精子畸形率分为正常形态组(IVF266/ICSI76)和畸精子症组(IVF78/ICSI102)。受精后分别统计IVF及ICSI两组内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别。结果在IVF中,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的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64.32%/60.09%、33.78%/37.02%、42.03%/54.62%及12.5%/4.23%。两组间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别,畸精子症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性低于正常形态组,而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正常形态组(P〈0.05);ICSI组中,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的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68.01%/64.59%、32.26%/33.78%、43.75%/52.63%及4.76%/5%。畸精子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较正常组显著性降低(P〈0.05)。将两种受精方式的畸精子症组间比较,IVF的患者早孕流产率显著高于ICSI者(P〈0.05)。结论常规IVF中畸精子症不影响正常受精。对于畸精症子患者,其临床妊娠率均较精子形态正常组低,但是采用ICSI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早孕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倪丰  张莹莹  姜宏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805-808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在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共19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胚胎类型分为2组:A组:新鲜胚胎移植组(n=120),B组:冻融胚胎移植组(n=74)。随机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共388个周期,按移植胚胎类型分为2组:C组:新鲜胚胎移植组(n=182),D组:冻融胚胎移植组(n=206)。分别比较组间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妊娠率(24.2%vs.43.2%)和胚胎种植率(16.1%vs.23.7%)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两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vs.18.8%,P0.05)。C组和D组的临床妊娠率(49.5%vs.46.6%)和胚胎种植率(28.6%vs.2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1%vs.9.4%,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选择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可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但不能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IVF-ET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6个IVF-ET治疗周期,HCG日经阴道B超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按子宫内膜厚度分为5组,分别为:1组≤6mm14例、2组7~8mm158例、3组9~12mm843例、4组13~16mm564例、5组≥17mm112例;按内膜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A型1267例、B型286例、C型13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1)①五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1%、39.9%、46.7%、53.2%、51.8%(P〈0.05),2、3、4、5组各组之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其他各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2%、22.1%、29.1%、34.2%、32.8%(P〈0.05),2、3、4、5组各组之间胚胎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其他各组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期流产率分别为0、2.6%、3.4%、3.4%、1.8%(P〉0.05);④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5.2%、2.3%、1.9%、0.9%(P〉0.05),7~8mm的异位妊娠率高于≥9mm的异位妊娠率。(2)①A、B、C型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8%、45.7%、41.3%(P〉0.05);②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0.3%、30.3%、26.7%(P〉0.05);③早期流产率分别为3.1%、2.1%、5.1%(P〉0.05),C型内膜的流产率高于A型和B型的流产率;④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4%、2.1%、0.7%(P〉0.05)。结论 IVF-ET临床治疗的结局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当前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IVF)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殖遗传中心659对IVF-ET治疗夫妇,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4组,A组(2%)112个周期,B组(≥2%~4%)180个周期,C组(≥4%~5%)74个周期,D组(≥5%)29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4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有差异。C组(71.90%)和D组(72.89%)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A组(57.97%)和B组(63.29%)(P均0.05),C组与D组间、A组和B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正常受精率(57.16%)显著高于A组(46.52%)和B组(50.89%)(P均0.05),C组正常受精率(54.67%)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可移植胚胎率(55.62%)显著高于B组(45.75%)(P0.05),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无可移植胚胎患者比例(8.87%)显著低于A组(20.54%)和B组(18.89%)(P均0.05),C组(12.16%)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间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VF-ET的受精率及胚胎形成有一定影响,用于评估IVF受精结局时,5%临界值略优于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患者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行芬吗通激素替代方案时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内膜厚度与胚胎种植结局的关系,并分析不同17β雌二醇剂量和用药方式对血清E_2水平、内膜厚度和种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患者(曾行戊酸雌二醇激素替代方案因内膜厚度未达标而取消周期)行芬吗通激素替代方案的41个FET周期,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着床组与未着床组,分析胚胎种植结局与血清E_2水平和内膜厚度的关系。并根据不同雌激素剂量和用药方式分为三组:A组仅口服雌激素6 mg,B组口服雌激素4 mg+阴道给药2 mg,C组口服雌激素6mg+阴道给药2 mg。三组两两比较其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和妊娠结局是否有差别。结果胚胎着床组与未着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基础E_2水平、移植日E_2水平、注射黄体酮第3日(D3)E_2水平、用药第7天内膜厚度和移植日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着床组的内膜增厚值明显大于未着床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与A组相比,移植日E_2水平、注射黄体酮D3日E_2水平和内膜增厚值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B组相比,除内膜增厚值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芬吗通激素替代方案适合用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患者,其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可达到满意效果。内膜增厚值是影响FET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雌激素用药剂量与方式以口服17β雌二醇4 mg+阴道给药2 mg比较适宜内膜生长及胚胎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