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影响着心肌梗死后疾病的进展,是随后的心室重构以及心肌衰竭程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心肌凋亡是心肌梗死各个阶段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能阻止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心脏肥大细胞(cardiac mast cell,CMC)是与心肌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之一,它通过脱颗粒作用,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直接参与心肌凋亡的过程。本文综述了CMC参与心肌凋亡的相关机制,并总结数种针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药物及其潜在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安心颗粒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安心颗粒小剂量组、安心颗粒大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各用药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分别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Bcl-2,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安心颗粒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促进Bcl-2蛋白表达,抑制Fas蛋白的过渡表达,其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结论安心颗粒能够上调心肌细胞Bcl-2蛋白、下调Fas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安心颗粒防治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ET)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法复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采用手术、电镜、放免法,评价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稳心颗粒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提高左室内压分值(LVBP)、+dp/dt,降低(LVEDP)、-dp/dt,减少大鼠血浆内皮素的水平,改善心肌细胞的结构,其稳心颗粒高剂量组的作用同地高辛对照组相当。结论稳心颗粒是防治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声咳喘宁对豚鼠哮喘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使豚鼠引喘,动物分四组,用药组用咳喘宁灌胃,连续八天,处死动物,取肺组织,石蜡切片,H-E,甲苯胺篮特染,镜下观察肥大细胞数量,脱颗粒现象。结果:用药组肥大细胞数量,脱颗粒百分率均低于模型组。药物抑制率为27.6%、32.5%。结论:先声咳喘宁能减少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抑制颗粒中化学介质的释放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美托洛尔(10 mg·kg-1·d-1)处理组,并给药6周.6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表达. 结果:美托洛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 结论:美托洛尔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Kinoshita  M  Okada  M  Hara  M  Furukawa  Y  Matsmnori  A  曹冬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6):766-766
近期研究强调慢性炎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生机制。肥大细胞释放多种免疫介质引起炎症反应,而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肥大细胞是否为内皮细胞活化剂。超声波降解人白血病肥大细胞制备的肥大细胞颗粒(MCGs),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对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内脏高敏感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可调控内脏敏感性,改善IBS的症状。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对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色甘酸钠(DC)组和微生态制剂组。采用急性束缚应激方法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以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结肠黏膜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组织和血清组胺、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内脏敏感性、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比例以及结肠组织和血清组胺、5.HT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经微生态制剂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D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可能与其抑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结肠组织和血清组胺、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肥大细胞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及大鼠肥大细胞蛋白酶1(RMCP1)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心肌梗死组和曲尼司特组(400mg·kg-1·d-1),共28d。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于第4周末,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用RTPCR检测RMCP1基因的表达,用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心肌梗死组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71±26)个/mm2〕、RMCP1基因表达〔RMCP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079±019〕和心肌羟脯氨酸含量〔(5687±1356)μg/g心肌〕均较假手术组〔(29±21)个/mm2,043±012,(3385±883)μg/g心肌〕明显升高(均为P<001)。在曲尼司特组RMCP1基因的表达(058±014)和心肌羟脯氨酸含量〔(4429±873)μg/g心肌〕均较心肌梗死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肥大细胞数量〔(51±24)个/mm2〕虽较心肌梗死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肥大细胞及RMCP1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爱东  代娜  王秀华 《心脏杂志》2007,19(4):424-42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ADR)法复制CHF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的含量,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129±26)ng/L比较,CHF模型组大鼠血浆ET的含量显著升高[(280±25)ng/L,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ET水平均显著降低[稳心颗粒低剂量组(239±35)ng/L,中剂量组(219±32)ng/L,高剂量组(191±15)ng/L,地高辛组(187±17)ng/L,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地高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稳心颗粒各给药组均不同程度改善CHF大鼠心肌细胞的结构。结论稳心颗粒能显著降低CHF血浆ET水平,明显改善CHF心肌细胞结构,是改善C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黏膜肥大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 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中食管黏膜肥大细胞的改变。方法选择14例NERD患者(NERD组)与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取食管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并计数肥大细胞,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结果NERD组患者食管黏膜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膜脱颗粒肥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观察到NERD组患者肥大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及内质网较多,有特异性分泌颗粒,存在较多脱颗粒后留下的空泡。结论NERD患者食管黏膜肥大细胞数增多,功能活跃,可能在NER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阐述强心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后负荷过重的模型。实验疗程结束后,分别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同时测量CHF大鼠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分别以地高辛、卡托普利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强心合剂可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能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 mRNA表达,即促进Bcl-2mRNA表达,抑制Bax mRNA表达,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其疗效与卡托普利组相当,且与地高辛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心合剂可能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延缓或部分逆转心脏重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与卡托普利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对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利用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NRG-1组、卡托普利组、联合用药组、伪手术组及对照组,除伪手术组实施主动脉-腔静脉穿刺手术外,其余四组在穿刺手术基础上造瘘制备成心力衰竭大鼠模型,NRG-1组和卡托普利组术后分别给予NRG-1、卡托普利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NRG-1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抑制与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术后8周,与伪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出现心功能指标下降、血浆BNP浓度升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心肌肥厚程度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NRG-1组、卡托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治疗8周后心功能、血浆BNP、血流动力学、心肌肥厚程度、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NRG-1组血浆BNP、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卡托普利组、NRG-1组(P0.05)。结论 NRG-1与卡托普利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时,均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而两药联合治疗会进一步提升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芪强心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术后4 w后开始给药,给药后1月结束试验,观察药物对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参芪强心口服液能促进Bcl-2蛋白表达,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参芪强心口服液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蛋白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逆转心脏重构的发生、发展,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卡维地洛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卡维地洛(CAR)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雄性Wa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8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的浓度、Fas和FasL的mRNA水平、K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及NF-κB的核结合活性的改变,并于MI后1周对大鼠进行7周的CAR和美托洛尔(MET)干预,观察CAR和ME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水平、Fas和FasL的mRNA水平、NF-κB活性增高,I-κB-α表达下调、总抗氧化能力下降(P〈0.05)。CAR和ME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功能指标(P〈0.05),CAR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浓度、Fas和FasL表达及升高总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MET,并上调I-κB-α表达、显著降低NF-κB活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激活NF-κB,启动Fas和FasL转录,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促进MI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CAR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抑制I-κB-α降解、降低心肌NF-κB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凋亡可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影响心肌梗死面积。心室重构中,凋亡也可能是决定AMI向心力衰竭转归快慢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桑杞清眩颗粒对高血压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8只4周龄雄性WKY大鼠和16只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WKY大鼠作为对照组(WKY),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和给药组(SQ+SHR组),每组8只。每组在治疗16周后处死大鼠,尾套法测量SHR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计算心脏重量指数;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来检测凋亡心肌细胞;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结果与WKY组相比,桑杞清眩颗粒显著抑制SHR大鼠收缩压的升高、心脏重量指数的增加、抑制高血压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Bcl-2的降低及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增加。结论桑杞清眩颗粒可以抑制SHR大鼠血压升高,减轻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心功能和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BMMNCs,并用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结扎大鼠前降支,建立AMI动物模型,分别于AMI后1 h(n=10)及1 w(n=10)梗死中央及周边局部注射BMMNCs(2×107个,0.2 ml),对照组(n=10)AMI后1 h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MI后8 w心脏超声检测三组大鼠心脏功能,然后取材,进行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TUNEL分析。结果AMI 1 w移植组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大鼠AMI 1 w后BMMNCs移植可以增加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减少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心力衰竭时心脏重构的重要方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能够减轻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没有统一定论。现将心力衰竭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心肌梗死后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假手术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组和心肌梗死后SPI干预组.测量大鼠左心室功能、观察标本病理形态改变,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免疫组化观察半胱氨酸蛋白酶8 (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结果 (1)MI组心功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SPI干预组较MI组改善;(2)假手术组心肌结构完整,MI组心肌结构损害严重,SPI组心肌结构损害较轻;(3)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组相比,SPI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4)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半胱氨酸蛋白酶8、半胱氨酸蛋白酶9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I相比,SPI组半胱氨酸蛋白酶8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半胱氨酸蛋白酶9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螺内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了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可能通过凋亡的内源性途径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益母草注射液(LHS)对链脲佐霉素(STZ)制备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 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建立STZ诱导DCM的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LHS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16周龄时处死。观察心肌细胞的凋亡百分数(TUNEL法)、Fas、FasL、Bax、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结果 与DCM组相比。DCM给药组大鼠心肌肌节对位仅见少部分错位,肌原纤维无溶解,线粒体结构完整;心肌细胞中促凋亡因子Fas、FasL和Bax的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的Bcl-2/Bax比值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NA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HS治疗后,心肌细胞凋亡比未治疗组明显减少.而增殖活性明显增强.LHS能有效防治大鼠DCM.改善超微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